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0-08-09 08:50何锡亭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研究小学数学

何锡亭

摘 要 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对知识展开独立自主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性质及规律。其中,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且数学知识理论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开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2,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97-02

回顾以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很多教师急于传授课程知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很容易被困难打倒,进而不愿主动参与知识。为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开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有利于总结出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良好的独立学习和思考。

一、结合微课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独立展开课前预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那么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课前预习内容,独立解决课前预习问题,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先进的微课教学手段来辅助学生独立展开课前预习。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将教材中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数学知识模块。然后,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模块整理成微课视频,并配合知识要点讲解,从而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最后,要求学生跟随着微课视频内容做好知识点的记录和归纳,尝试分析和理解知识概念,并将自己的预习问题记录下来,从而在课前预习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分模块对课程教学内容整理成微课视频。比如,分别从认识“百万、千万、亿、十亿”计数单位、认识数位数级和整理数位顺序表、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将课程知识归纳到不同的模块,并运用微课视频展示出来,同时加入适当知识概念的讲解,促使学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对课程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让学生提前熟悉所学的课程知识。然后,在微课视频中布置一些简单的预习题,引导学生展开具体的实践探究。如要求学生想一想一百粒米有多少?一千粒米又有多少呢?一萬粒米呢?然后,让学生在家里亲自数一数,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运用有趣且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

(一)利用情境创设方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

教师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受到冲击,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顺势提出相关的课程教学问题,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走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得学生对问题展开研究,并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

以《混合运算》知识为例,教师先提前准备一段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购物影片,让学生跟随着主人公去购买不同价格和数量的商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被生动的视频内容带入到具体的购物场景之中,去体会主人公是如何计算自己购买物品的价格。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购买问题。如:今天时妈妈的生日,我要为妈妈准备好吃的。所以,我在商场买了一个蛋糕,两只烤鸡,三瓶可乐,每个蛋糕的价格是5块钱,每只烤鸡的价格是10块钱,每瓶可乐是3块钱,那我要准备多少钱才能买得到这些东西呢?”在问题情景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混合运算”有关知识之中,并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学生展开深入地思考,进而借助情境教学的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组织游戏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展开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抽出课堂部分时间,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并在游戏中融入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游戏问题,使得学生在玩乐中也能学习到知识,也可以对数学知识展开独立的思考和探索

以小学数学《认识图形》知识为例,教师除了创设问题情境之外,还可以增加适当的游戏比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师先提前收集不同形状的生活物品,如学生的水壶、书包、课本,学生学习会用到的三角尺、橡皮、铅笔,日常锻炼和玩耍中的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物品。然后,将学生以两两为一组,互相展开物品形状辨认比赛,要求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辨认出这些物品的形状,并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看哪些物品可以归为一类。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想法,展开独立的物品辨认。同时,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对学生的独立学习给予肯定,进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信心,最终让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动力。

(三)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互相借鉴各自学习想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知识、互相探讨知识的空间,将有助于传递好的学习想法和意见,进而充实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更好地展开独立思考。其中,教师可以抽取课堂部分的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配好学习小组,学习组员不易过多,尽可能保持在3-4名为宜。然后,明确好合作学习的主题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的研究,使得学生有机会展开独立的思考。最后,鼓励学生展开组内交流,互相分享学习意见,并思考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从而迸发学生的思维。

以小学数学《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内容为例,在探究新知时,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并借助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日常生活数据进行整理,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进而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结合课本“小小鞋店”案例,学生可以根据班级同学的鞋号来思考如何为鞋店进货。这就需要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对班级学生的鞋号进行整理和表示。首先,小组学生独自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将自己思考出来的数据整理方案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以检查自己思考的逻辑是否正确。最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完善自身的学习想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思考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才会自觉地展开知识的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开始,结合先进的微课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地预习课程知识。然后,在正式教学过程中,结合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独立探索和思考,进而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参考文献:

[1]韩贵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科技展望,2016,13(19):129-129.

[2]甘佳佳.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32(31):159-159.

[3]陈晓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32(16):1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研究小学数学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