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及监测的临床应用

2020-08-10 08:09段春宁
人人健康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电信号声带气管

段春宁

(庆阳市人民医院 甘肃庆阳 745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早期发现各种甲状腺微小癌症,早期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保护喉返神经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目前来说,许多基层医院因为对喉返神经保护不足造成的二次手术情况发生非常多[1]。肉眼难以识别喉返神经,需要通过神经监测技术辅助进行喉返神经的保护,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及监测的临床应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阶段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研究患者数量为120 例,被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60 例)中,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在30-76 岁,平均年龄在(58.9±6.4)岁;男女比例为6:4;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38-78 岁,平均年龄在(59.2±7.4)岁;男女比例为7:3。被选患者病情、病程及其他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中有结节性甲状腺肿40 例,甲状腺腺瘤30例,恶性肿瘤40 例,其他10 例,

1.2 喉返神经肉眼识别法

肉眼识别确认主要遵从“寻找,确认,保护”三步。术中充分暴露甲状腺后,将其向上牵拉,分别向内外两侧牵拉气管和颈动脉鞘,使甲状腺,气管和颈动脉鞘组成一个扩大的三角区域,钝性分离气管周围软组织,在各个位点寻找喉返神经,具体位点包括甲状腺下极下方,甲状腺下动脉处等。看到白色发亮的束状物即为喉返神经,确认是否为喉返神经的方法为,再次向气管内牵拉甲状腺体,触诊白色束状物为紧绷的琴弦样感。确认后使用4 号线缠绕标记[2]。

1.3 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标准化步骤及非返性喉返神经监测方法

1.3.1 标准化步骤:

手术前通过纤维喉镜记录声带运动情况,检查术中所用监测系统功能正常,电极连接良好,位置准确。神经监测不同肌电信号代表不同意义,分别为,其中V1 信号是来自喉返神经同侧迷走神经的肌电信号,R1 信号是在气管食管处定位喉返神经后的肌电信号,R2 信号是在喉返神经暴露后可以在近心端探测到的肌电信号,V2 信号是手术结束后再次探查喉返神经获得的信号。当V2,R2 信号未见异常时,说明手术并未影响喉返神经,当这两个信号完全丢失时,说明手术损伤了喉返神经,此时需要查找损伤部位及损伤原因。手术结束后,再次拍照并通过喉镜记录声带运动情况。部分患者不能探测到信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极接触不良,再次探查时,需要排除这一原因。

1.3.2 非返性喉返神经简介监测:

在甲状腺下极水平探测迷走神经,如可以接收到肌电信号,可以继续探测喉返神经的走行,从而确定喉返神经的位置。如未接收的肌电信号,换到甲状腺上极水平继续探测,此时如可以接收到肌电信号,说明可能出现了非返性喉返神经,如还是无法接收到信号,需要确认是否仪器出现故障,或电极连接松动等问题[3]。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术中通过照相记录喉返神经走向,保留电波图形,术后第一天复查声带功能,对于声带运动不良的患者,每2 周进行一次喉镜检查,观察声带恢复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确认率及确认时间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1

?

2.2 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发现,全部患者在术后1 个月内,声带运动均恢复正常,无1 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

3 讨论

目前学者们对于在实施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是否会暴露尚无统一的结论,早期部分学者认为,为免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在手术切除甲状腺肿瘤时应该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从而有效保护喉返神经,这一理论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纳,导致手术时甲状腺肿瘤切除不完全,术后患者的复发率高。现代临床技术通过识别喉返神经,在保护神经的同时彻底切除肿瘤,不仅减少了神经损伤,也保证了手术效果[4]。但是,即使临床医生经验再丰富,对于癌症晚期或者再次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难免会出现损伤喉返神经的情况。如果损伤是非离断性的,肉眼完全难以识别,做好喉返神经的监测,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监测可以精确判断喉返神经位置,具有明显的优势[5]。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术中做好喉返神经保护及监测,可有效提升喉返神经识别率,缩短声带运动不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电信号声带气管
声带也会长“茧”?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基于Code Composer Studio3.3完成对心电信号的去噪
基于随机森林的航天器电信号多分类识别方法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