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印中关系 挖掘合作潜力

2020-08-10 09:19JosukuttyC.A.
中印对话 2020年2期
关键词:印中两国印度

Josukutty C. A.

印中两国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应更加努力把握机遇,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利共赢。

印度和中国和平共处了几千年。20世纪40年代末期,两国都希望建立友好关系,双方关系进入了“中印亲如兄弟”的时期。尽管两国有交好的初心,但之后双边关系发展却跌宕起伏,削弱了两国之间的有效合作。双边关系的起伏反映出两国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两国关系逐渐演变为着重管控分歧,避免分歧恶化,而不是利用潜在的合作空间来实现更大的互动和互利。两国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阻碍了双方急需建立信任的通道。现在双方均认识到,印度和中国的整体关系必须是友好的而不是敌对的。

我们从中总结的重要教训是,印中关系如果仅限于管控分歧,将无法充分发挥双方互惠互利的潜力,这对于两国和世界都没有裨益。两国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更加努力把握机遇,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利共赢。

合作基础和范围

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一直保持着似有若无的联系。即使自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进入当代社会之后,双方的合作潜力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1954年,印度和中国确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The Panchsheel Agreement),为印中双边关系发展搭建了最好的框架,但是从1962年开始,双方亲如兄弟的关系日渐凋零。尽管双方的特别代表和联合工作组进行了多轮磋商,边境问题仍给两国关系蒙上一层阴影。相较于中国与其较小的邻国,比如韩国和越南,印中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一直匮乏,而贸易不平衡也是双方矛盾的导火索。双方人员往来也十分有限,每年约有70万印度人去中国旅行,而每年前往印度的中国游客约有20万人,仅占中国出境游客极少的一部分。此外,只有为数不多的科研人员和学生研究和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双方秉持互相理解的精神,加强交流。

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潜力无限。目前,双方每年的双边贸易额为1000亿美元左右。印度巨大的市场拥有长期的增长潜力,对于中国的贸易伙伴和企业来说充满机遇。印度在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法律、IT产业以及医药和医疗产业方面具有优势,与中国在制造业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互为补充。此外,印度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旺盛,尤其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而中国既有资金也有技术承接此类项目。

世界上有些地区深受各种问题困扰,对于中国来说,印度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目的地。作为近邻,印度具有巨大的市场、相对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司法体系,而且政治稳定。印中两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巨大的经济契机,推进合作。伴随着纺织业、玩具制造、制衣业、皮革制造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印度,印度的失业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

着眼两国共同利益,印中关系在各个层面上都大有可为。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面临很多类似的问题,其中包括疾病、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男女比例失衡以及较高的社会保障负担等。流行病、气候变化、海水酸化以及能源危机等全球性威胁,同样影响印度和中国的发展。

海盗行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以及大数据的使用同样带来挑战,促使印度和中国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在与西方世界争夺话语权以及与世界分享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印度和中国具有共同立场,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鉴于两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人才济济,双方在包括绿色科技、水资源利用、零排放汽车和致命疾病的疫苗研发等领域也可以开展合作。

同时,两国有必要摒弃对彼此的误解,改变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态度。边境问题的认知分歧,导致双方人民对彼此印象并不友好。历史上,印度和中国文明都尊重差异,和平共处了几千年。两国尊重多元化、追求和谐共生的传统,标志着两国必能求同存异,美美与共。

共创亚洲世纪

进入21世纪,印度和中国同时崛起,这成为全球政治格局演变最显著的特征。两国有必要在多維度开展合作,保持互惠互利的关系,共创亚洲世纪。已故的印度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二十多年前就强调:“如果中国和印度可以建立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21世纪将成为亚洲世纪。”两国有责任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然而,如今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印度将其视为威胁;而印度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战略和防务协作,中国视其为对中国的打压。由于印度和中国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包容的世界秩序,两国之间的合作基础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印度与中国,再加上其他有意愿的国家,一起开展密切且广泛的合作,才能共同抵制西方霸权。印度和中国只有开展精诚合作,共同崛起,才能实现亚洲世纪。

印度和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全球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主要政治体的崛起或衰落都伴随着不安、动荡甚至是冲突。但是印中两国均倡导包容性的全球治理模式,愿意同现存的国际体系合作,并通过改革而非革命的方式完善这些机制,共创民主、平等和包容的世界秩序。

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印度和中国在一系列多边和区域平台进行合作,包括世贸组织、G20、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和印度在亚投行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在气候变化和全球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印度和中国也共同发声,表达关切。印度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协同合作,增强了区域联通,改善了海上合作方式,以保证在印度洋区域有效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救助行动。

在当代,印度和中国在不同层面上既有一致也有分歧,双边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尽管印中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两国在经济、外交和文化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在地区层面,还是全球层面,这都符合双方的战略和地缘政治利益。现在,需要印度和中国一起甩开历史包袱,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开启更有意义的合作,通过加深了解,消除民众对于彼此的成见,克服双方关系的不确定性,这将是给印中建交70周年最好的献礼。

本文作者Josukuttv C.A.是印度喀拉拉邦大学副教授,政治系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印中两国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期待印中领导人会晤
莫迪:印中边界40年没开过一枪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最高警察
“两国”演义
印度数字
本 期 导 读
印度地毯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印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