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棉木新品种的引种选育及应用研究

2020-08-11 07:37张行杰刘金凤董瑞胜陈志刚徐文刚
种子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应用

张行杰 刘金凤 董瑞胜 陈志刚 徐文刚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文明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骨干,林木对推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营地区由于成陆晚、海拔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毛细作用强、蒸发量大等,林木资源匮乏,造成造林成活率低、成本高,近年来虽然加大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但造林绿化树种较为单一,结构简单,难以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丝棉木;引种选育;应用

林木引种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为更高效地开发丝棉木的绿化生态效能,本项目在进行引种试验的同时开展新品种的选育驯化工作,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为在东营市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植树造林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对东营市发展生态卫生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自2016 年10月起,逐年陆续从全国各地引种丝棉木新品种,引进的品种有桃叶卫矛、陕西卫矛、火焰卫矛、肉花卫矛、欧洲卫矛、栓翅卫矛、北海道黄杨、扶芳藤等40余种,在林场试验地进行栽培种植,建立种质资源汇集区。

1.2   试验地概况

项目设在胜利油田胜大生态林场,该林场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位于东营区六户镇、黄河下游淤积平原黄灌区内,平均海拔3.5 m,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4-7]。

1.3   试验方法

1.3.1   株高和地径

测量引进品种的株高和地径,每年秋、冬季节植株落叶后,跟踪测量每个品种植株的年生长量。对样株采用随机抽取法进行选取,每次测量10株。

1.3.2   生物学特性研究

自2017年开始对资源汇集区丝棉木进行物候期调查,物候观察按照林木常规观测方法进行,自芽萌动期到落叶期,7~10 d观察1次,变化明显期视生长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每个品种观测10株。

1.3.3   生态适应性研究

1.3.3.1  越冬形态表现观测

每年11月起至翌年3月,对引进丝棉木品种的越冬表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采用随机抽取法,耐寒等级由轻到重分为I~V级,每15 d左右观测1次,每个品种观测10株,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1.3.3.2  越夏形态表现观测

每年夏季对引进丝棉木品种的越夏表现进行观察记录,采用随机抽取法,耐热等级由轻到重分为I~V级,每15 d左右观测1次,每个品种观测10株。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1.3.3.3  病虫害防治

每年夏季高温期间对引进丝棉木品种的抗病虫害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统计其受病虫侵害情况,筛选出一批表现优异、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采用随机抽查方法,每个品种观测12株,抗病虫害等级由轻到重分为I~V级,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1.3.4   优良品种筛选

根据上述观察记录的生物学特性、观赏价值、生态适应性的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观赏价值高、抗旱、抗寒、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表现

自2016年引种以来,按照丝棉木物候期观察调查标准,将资源汇集区比较典型的11个丝棉木种源进行物候期调査,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不同丝棉木品种之间物候期也有一定差异。

萌芽期最早的是桃叶卫矛,时间为3月8日,最晚的是长叶丝棉木,时间为3月16日,其他品种萌芽期在3月12日左右,发芽最早与最晚之间相差8 d;最早进入新梢生长期的为大圆叶丝棉木和陕西卫矛,时间为3月30日,最晚进入生长期的为肉花卫矛和长叶丝棉木,时间为4月13日,新梢生长期开始时间最早和最晚相差14 d;桃叶卫矛、大圆叶丝棉木和陕西卫矛最早进入开花期,时间为3月30日,栓翅衛矛最晚进入开花期,时间为6月28日,花期之间差异最大,最早和最晚之间相差88 d。7月底8月初大多数品种进入种子成熟期,种子开始变红,少量的丝棉木会延迟到8月中旬种子才开始变红。到了10月中下旬,除金边黄杨类常绿树种外其他品种开始进入落叶期,最晚落叶为欧洲火焰卫矛,11月底才全部落完。

2.2   生态适应性表现

2.2.1   引进品种的越冬形态表现

由卫矛科13个引进品种越冬期间各方面的抗冻害程度及植株生长状况可以看出,各引进品种的耐寒性差异明显。耐寒性强(Ⅰ)的品种有桃叶卫矛、肉花卫矛、金边黄杨、栓翅卫矛、长叶丝棉木、欧洲卫矛、欧洲火焰卫矛、张家湾1号和早果卫矛;耐寒性中等(Ⅱ)的品种有麻皱叶丝棉木、金叶丝棉木和陕西卫矛;耐寒性差(Ⅲ)的品种有大圆叶丝棉木。

2.2.2   引进品种的越夏形态表现

东营地区极端最高温多数出现在7月中下旬,高温持续时间为4~7 d。经过3年的夏季越夏形态观察发现,引进的13个丝棉木品种中,除桃叶卫矛新叶边缘有不同程度焦边发干外,其他品种表现良好,未见灼烧现象。由此看来,引进的大部分丝棉木品种耐热性能较好,大多能适应东营地区的夏季气候条件,只有桃叶卫矛相对较差一些。

2.2.3   引进品种的病虫害防治

自2016年10月引种以来,丝棉木品种病虫害较少,主要有金星尺蠖等虫害,病害不多见。调查结果表明,抗病虫害能力强(I)的品种有肉花卫矛、麻皱叶丝棉木、栓翅卫矛、大圆叶丝棉木、长叶丝棉木、欧洲卫矛和欧洲火焰卫矛;抗病虫害能力中等(Ⅱ)的品种有金叶丝棉木、金边黄杨和陕西卫矛;抗病虫害能力较弱(Ⅲ)的品种有桃叶卫矛。

2.3   优良品种筛选

通过观察记录各丝棉木品种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多方面对比分析研究,筛选出欧洲火焰卫矛、肉花卫矛、长叶丝棉木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见表4)。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收集全国优良丝棉木资源46份,进行了嫁接或播种保存,完成初步评价,建立了档案,开展了丝棉木种质资源国内的分布、生长状况、生物学特性的调查,进行分类鉴定,建立种质资源汇集区。

通过观察记录各丝棉木品种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多方面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欧洲火焰卫矛、肉花卫矛、长叶丝棉木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3.2   討论

引进品种丝棉木时,因受树龄等植物自身因素及养护管理措施、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物候表现与原产地相比较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部分品种秋叶变色比原产地提前,部分品种秋叶变色比原产地延后。笔者分析随着引种栽培年限的增加,物候期会逐步趋于稳定。

本试验仅从形态指标对引进品种的耐寒、耐热、抗病虫害等适应性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适应性评价标准及体系,下一步研究应结合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适应性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 1 ] 李宁宁.华北卫矛嫩枝扦插生根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 2009(1):16-17,75.

[ 2 ] 纪永利.丝棉木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2(1): 63-64.

[ 3 ] 史政宾,杨亚敏.丝棉木培育技术及园林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

[ 4 ] 郭永玲.丝棉木育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3(5):56-57.[ 5 ] 房义福,王翠香,吴晓星,等.丝棉木特性及播种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1):59-60.

[ 6 ] 唐春慧,唐建宁,杨斌.宁夏地区丝棉木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J].宁夏农林科技,2015(1):25-28.

[ 7 ] 花学娟,惠学东,唐建宁,等.宁夏灌区丝棉木播种育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2(5):4.

作者简介:张行杰(1981-),男,汉族,山东莱西人,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林木育种。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