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父母双全的孤儿”

2020-08-12 09:02崖柏
现代家长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海刘女士孤儿

崖柏

“我和小海的爸爸早就过不下去了。我们天天冷战,哪有心情照顾孩子……”

小海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因为性格孤僻,难以融入班集体,整天闷闷不乐。小海的班主任郭老师通過朋友介绍找到我,请求我对小海进行心理辅导。

“小海的学习成绩虽然不佳,但我看得出来,他很聪明,只是缺乏学习动力。”预约电话里,郭老师向我简单介绍情况,“我猜,小海可能有心理问题。我和同学们几乎没见他笑过,我在班里讲笑话他也不开心,始终绷着脸。他在班里没有朋友,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走,没有父母接送。对了,他的作文里经常出现‘活着没意思‘不如去死之类的词句。一个11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念头不正常。”

郭老师告诉我,小海的父母好像很忙,从来没有参加过家长会,来开家长会的总是小海的奶奶。“老人家耳朵背,我和她交流有困难。”郭老师说,“不过我今天已经打通了小海妈妈的电话,我们明天会陪小海去找您咨询。”

第二天,小海在妈妈刘女士和郭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我的咨询室。我让小海在休息室看动画片,我先同刘女士和郭老师聊一聊。

沟通中我得知,刘女士和丈夫武先生都是县民政局的职工,工作并不繁忙,之所以不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是因为小海的学习成绩不佳,去了嫌丢人。

郭老师生气地说:“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不好的孩子,我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什么时候让您难堪过?”

刘女士自嘲地笑了笑:“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哪来的面子?其他家长鄙夷的目光我看得懂,不想受那份罪。”

“岂有此理!”郭老师更生气了,“那也不想想办法,帮小海提升成绩?”

刘女士脸红了,小声回怼:“教育孩子,不是老师的工作吗?我和小海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在行。”

郭老师不知道说什么好,用眼神向我求助。

我问刘女士:“小海的性格有孤僻倾向,您在家经常与他交流吗?”

刘女士无奈地摇头:“他作业中的题我都不会做,真的帮不了他什么。”

我笑道:“不是辅导功课,而是与他聊天,比如问他今天开心不开心,交到哪些朋友,喜欢哪个明星,等等。”

刘女士不安地左顾右盼,斟酌半晌才回答:“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我又问:“小海有没有主动找您交流,问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

刘女士的眼中突然流出了眼泪:“我和小海的爸爸早就过不下去了。我们天天冷战,哪有心情照顾孩子。这孩子要是毁了,我也活不下去了……”

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情况基本搞清楚了。小海性格孤僻,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不佳。小海虽然父母双全,其心理状态却与孤儿无异。

甩锅型家长,要么把教育责任甩给配偶,要么甩给祖辈或保姆。最要命的是父母一起甩锅给老师

“父母双全的孤儿?”郭老师说,“这简直太讽刺了!”

“没错,我们把这样的孩子称为‘心理孤儿。”我告诉郭老师和刘女士,心理孤儿指的是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怯于交际的儿童和青少年,“孤儿,通常是指丧失了父母的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虽然父母双全,但与父母缺乏情感的联系,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心理状态,慢慢就会形成孤独心理,体验到类似孤儿的痛苦,有时甚至比失去双亲的孤儿更痛苦。”

郭老师看了一眼刘女士,转头问我:“父母为什么不愿意与孩子亲亲热热地在一起呢?”

我告诉她们,“心理孤儿”大多出自以下三类家庭:

第一类,甩锅型家庭。有些父母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家庭教育上做甩手掌柜,要么把责任甩给配偶,要么甩给祖辈或保姆。最要命的是父母一起做甩手掌柜,把教育责任甩给老师。因为长期与父母缺乏交流,孩子就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孩子将会出现自卑、焦虑、退缩等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孤儿”。

第二类,粗暴型家庭。有些家长不尊重孩子,不注意倾听孩子说话,与孩子发生分歧时总是粗暴地逼孩子就范,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交流日渐枯竭。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虽然父母就在身边,但经常感觉自己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第三类,分裂型家庭。如果父母关系不睦,孩子往往处于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成出气筒。如果父母离异,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和自尊感都会大打折扣,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恨等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种情况,我家占全了!”刘女士苦笑,“我家是两年半前从安徽搬来定居的,陌生环境是否对小海也有不好的影响?”

我说:“没错,同龄人的交往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心理学实验证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孩子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会拘谨,不能达到畅所欲言的自由境界,而与同龄人在一起,孩子的那股高兴劲儿是成人难以理解的。如果与父母难以交流,与同龄人的交流也有困难,可想而知,孩子有多可怜。”

刘女士与郭老师对视一眼,迅速达成了默契。郭老师说:“我们都不再甩锅,联手帮帮小海吧!”刘女士使劲儿点头。

一家人在一起,

这是所有孩子心中最大的快乐

随后,我与小海进行了交流,确定他不需要心理干预,只要环境改善,就能逐渐改变孤僻个性。但是,改善小海的生活环境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做到以下4点:

1. 父母要增强责任感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父母不能因个人的事业进步和情感纠纷而置子女于不顾。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天然的,而天然的依恋关系需要在交往中发展,特别是在生命的早期,孩子难以理解很多道理,感受和体验便是他们的全部。一家人在一起,是所有孩子心中最大的快乐。

2. 重视精神沟通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要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3. 父母要扮演多种角色,既做孩子的长辈,也做孩子的朋友

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实施教育。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辈、循循善诱的导师,更应是心心相印的朋友。

4. 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

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比如上学、放学少接送,让孩子与同学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孩子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鼓励孩子课余时间与同学电话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等等。只有学会与人沟通,孩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孤独。

刘女士和郭老师认真记下上述要领,决定双管齐下,尽快让小海开朗起来。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海刘女士孤儿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清单
删完转账短信才知上当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赵氏孤儿
梦鸟
宠物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