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五种,食疗中药各不同

2020-08-12 09:09夏公旭李芳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0年2期
关键词:川贝风热鼻塞

夏公旭 李芳

很多人感冒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吃药。但是,中医有很多食疗方法对于感冒初期的患者还是有很好作用的。

中医辨证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燥邪感冒、气虚感冒和暑湿感冒。其对应的五种食疗方法及常见的中成药,可供大家参考。

风寒感冒

冬季最常见的感冒类型就是风寒感冒,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怕冷、低热,鼻塞声重,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

从食疗的角度来说,一般应选择一些能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

神仙粥

【食材】 糯米100克、葱白7根、生姜15克、食醋30毫升

【制法】先将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粥,再将葱、姜捣烂,沸后煮5分钟,加入食醋搅匀起锅。温热服,上床覆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

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颗粒: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正柴胡饮颗粒: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夏季比较常见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流稠的鼻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一般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的治疗方法来防治风热感冒。

三花茶

【食材】 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

【制法】将金银花、菊花、茉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常用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以及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有上述证候者。

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双黄连口服液: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初期用最好。

燥邪感冒

由于很多人工作忙的时候来不及喝水,又喜食火锅类的辛辣食品。久而久之,也会被燥邪慢慢伤害,导致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质淡红等燥邪感冒的症状。

这类感冒如果较轻的话不妨食用具有清肺润燥、宣降肺卫功效的食疗方来调理身体。

最常见的就是雪梨冰糖饮,但是为了增加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效果,建议在中医师或者中药师的指导下添加一味中药——川贝,疗效更佳。

雪梨川贝冰糖饮

【食材】 大雪梨1个、川贝末5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雪梨洗净,切顶去壳。川贝末与冰糖放入梨内,加适量水,上笼隔水武火蒸30分钟即成。食梨饮汤。

常用中成药

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百合固金丸: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气虚感冒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体力和精力都明显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运动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 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范畴。

气虚体质的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虚汗,一旦感冒也不足为奇。对于气虚体质者,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进行调养。

一般来说,应选择补气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等。这些食物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但食用的量不可过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餐,也可以配合药膳,效果会更好。

什锦麦胚饼

【食材】 葡萄干20克、龙眼肉10克、花生仁10克、大枣10枚、麦胚粉100克、白糖(或红糖)20克

【制法】葡萄干洗净,与龙眼肉一起切碎,花生仁炒熟,大枣洗净去核,上述两种食物同样切碎,将麦胚粉用开水稍烫,加入上述原料后,揉合均匀,制成薄饼,烙熟。

在食疗过程中,患者还可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以配合治疗,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保健操等,可以起到固肾气、壮筋骨的效果。

常用中成药

玉屏风颗粒: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常发生于夏季,患者会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一般需要清暑祛湿解表来防治。

绿豆粥

【食材】 绿豆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绿豆、粳米洗净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常用中成藥

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十滴水: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甘露消毒丸:用于暑湿蕴结,症见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猜你喜欢
川贝风热鼻塞
咳嗽有痰 喝雪梨川贝盅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Black Gold
“热咳”用川贝
热伤风,喝薄荷粥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