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

2020-08-12 02:08付康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卒中

付康

摘 要: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聊城市光明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两组进行不同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用于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用于实验组;以治疗疗效、FMA、SF-36为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SF-36表中各项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所有治疗后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在对脑卒中患者继发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其治疗效果明显,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关节运动功能,总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16-03

手综合征不仅可以由脑卒中引发,还可因心肌梗死、颈椎病等疾病而诱发,因此可以称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1]。肩手综合征别名又可称作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因此不仅是神经的损害,还会因交感神经的异常而造成肩关节疼痛、手部浮肿的一种临床表现,在疾病加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机体其他部位、关节发生异常改变[2]。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继发过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人群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3],而大部分患者仍受疾病影响,而如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目前面临的巨大难题,为此,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聊城市光明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本次实验计划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在57~81岁之间,平均年龄(67.65±5.67)岁;病程在0.5~2.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26±0.32)个月。实验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24±5.53)岁;病程在1.0~2.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46±0.27)个月。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突发脑卒中后并继发肩手综合征;②明确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均良好。

排除标准:①虽突发脑卒中,但肩关节疾病在脑卒中发病前就已存在;②患者身体情况不容乐观,无法进行此项实验;③患者家属阻挠患者参与此次实验。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康复治疗为主:主要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疾病部位的肢体训练,例如活动肩关节、按摩手部肌肉,同时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利尿药品静脉滴注等治疗。

实验组患者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①患者基本功能评估:根据患者的血常规、CT结果以及治疗前的FMA、VAS评分等资料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其专属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以求取得最大的治疗疗效。②改善疼痛、减轻肌肉牵拉负担:利用肌内效贴布稳定患者肩关节,能够支撑、稳定肩关节,同时肌内效贴布还有镇痛的作用,因此能缓解患者肩疼痛并减少肌肉牵拉、活动受限。③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于无法接受外部创伤的患者,通过冲击波治疗,促使组织产生抵抗疼痛的化学物质,增加患者机体对疼痛的抵抗能力,以此改善病情。④穴位注射:对能接受创伤治疗的患者,可选择穴位注射,直接作用疼痛部位,将药物注入对应的穴位,经渗透作用,发挥其药效,最终达到预防疼痛的目的。⑤肢体按摩:对患者的双肢进行按摩,按摩15min/d,加速血液循环,且在穴位的刺激下,也能达到快速消除手部水肿的目的。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治疗疗效、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生活质量表(SF-36)。

治療疗效:显效:手部水肿基本消散,按压手部,皮肤反弹正常;肩关节疼痛好转,活动不受限,正常使用状态。有效:手部水肿大部分消散,按压手部,有轻微凹陷,几秒钟后恢复;肩关节疼痛好转,但活动轻微受限,无法完全正常使用。无效:患者手部水肿无消散或有加重现象,按压手部凹陷明显,且长时间未恢复;肩关节疼痛明显,活动完全受限。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FMA:此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评估功能,上肢测评内容包括上肢反射活动、各肌肉协调活动、屈伸活动、外展活动、关节活动、力量测定、感觉距离障碍等,其上肢测评总分值为0~6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强。VAS:利用1~10刻度值表示患者所感观的疼痛程度,患者所感观的数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SF-36:主要测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四大板块,每板块分值均为0~100,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数据处理

将本次所有数据按数据性质进行分类,治疗疗效指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 检测;其余FMA、SF-36等均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测,并均采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4.00%和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的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疼痛情况基本无明显差异,但经治疗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VAS所得评分值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SF-36评分情况比较

从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无论是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还是情感职能,其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感觉障碍、屈伸受限、肌肉牵拉疼痛、手指关节屈伸受阻等症状均为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4],不管是因疼痛还是活动受限,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疾病复发几率高、病程长、治疗较困难且难以根治[5],像中风、心肌梗塞、颈椎病、上肢外伤、截瘫、肺疾病、肩关节等疾病均可引发肩手综合征,并且在以上疾病发生之后的1~3个月内,有18%左右的人群会继发此种疾病。该疾病初始表现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自由发展,肩、手出现强直畸形,最终发展为上肢功能丧失。治疗分为多种模式: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西医治疗、物理治疗等。临床的药物治疗能产生一时效果,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的疗效显著[6],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延长疾病的复发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恢复肩关节功能更需要花精力去研究。

本次实验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要手段,对比常规康复治疗效果发现,其最终结果中,实验组的疗效已远超出对照组,为此可表明,通过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评估,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康复治疗的作用;以体外冲击波作用于患者能够在不产生创伤情况下,提高对疼痛的抵抗能力;通过穴位注射,刺激肌理活跃,渗透药效,达到预防疼痛目的;通过肢体按摩,加速血流,促进水肿消散。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而经过整个实验证实,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就:①治疗效率较高;②上肢运动能力得到较好恢复;③有效减少疼痛;④提高了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红,徐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6):272-274.

[2]陈莉萍,王莹,李海峰,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1):84-85.

[3]徐菁鑫.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42-43.

[4]周晶晶.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69-70.

[5]高翱.不同針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7,34(02):86-89.

[6]赵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中西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6):9-10.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