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0-08-13 06:21沈呈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氧分压血氧动脉血

沈呈献

(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岛)

0 引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分解代谢性疾病,致病机制与腺体循环障碍、组织消化能力受损、脏器功能损伤等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1-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极易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其中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多脏器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因素[3]。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无创正压通气疗法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4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患者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肺炎等因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予以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胸部X线片、CT检测、血常规等辅助检查。入选患者中包含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3~89岁,平均为(54.98±3.23)岁。病因:高脂血症19例、胆系结石5例、原因不明6例。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1.2 治疗方法

予以入选患者常规治疗处理,即液体复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治疗、镇痛治疗等[4]。随后运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模式选用S/T,通气方式为面罩正压通气,潮气量为 5~8 mL/kg,吸气压力为 12~24 cmH2O,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通气频率为8 h/次。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入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接受治疗2 h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P<0.05),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5),心率略有降低,但下降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12 h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增高(P<0.05);接受治疗24 h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进一步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前后入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对照( )

表1 治疗前后入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对照( )

呼吸频率(次/min)时间 心率(次/min)动脉血氧分压(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氧合指数(mmHg)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119.23±10.2333.35±2.37 61.54±5.45 32.33±7.37 213.43±20.340.882±0.043治疗 2 h113.23±5.4724.34±2.0281.23±12.34 35.56±3.45 289.33±31.230.955±0.052治疗 12 h102.35±6.5821.23±5.02105.55±17.65 42.34±5.12 366.65±45.460.999±0.024治疗 24 h96.66±5.4619.64±4.55117.32±20.34 41.23±3.83 390.34±24.540.994±0.023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具备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炎性介质、凝血功能异常、炎性细胞等因素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极易产生肺泡换气功能障碍、肺水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症状[5-6]。机械通气疗法是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用手段,包含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与无创正压通气两种[7]。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该疗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繁杂,而且极易引发出血、感染、气道损伤等并发症。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有助于增大机体肺泡的通气量,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呼吸肌的负荷,从而达到预防呼吸肌疲劳的目的[8-9]。此外,无创正压通气疗法还能够自动转换呼气压力,通过迷走神经及胸壁的传导作用增强上气道肌群的相关功能,从而扩张支气管,增大通气量。有研究指出[10],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缓解,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本次研究发现,相较于治疗前,接受治疗2 h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呼吸频率明显降低,心率略有降低,但下降幅度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12 h及24 h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增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愈率,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纠正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而且不会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具有操作简捷、实用性高、容易掌握等优点,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器官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缩减患者在院治疗的时间,减缓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院内的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氧分压血氧动脉血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