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骨水泥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020-08-13 06:21白刚刘起孟令军徐帅令周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清创优良率创面

白刚,刘起,孟令军,徐帅令,周涛

(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创伤骨科医院 骨科,安徽 亳州)

0 引言

软组织缺损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暴力。软组织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轻微损伤能够自愈,但软组织严重缺损通常伴随感染情况,不及时治疗可致残并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手术[1]。软组织缺损会导致创伤部位组织失活,需要清创术进行治疗,促进患者软组织修复[2]。抗感染治疗是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重点,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彻底性,并能够避免软组织粘连,可刺激肉芽生长,对患者预后起着积极影响。本次研究选取45例软组织缺损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5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开放伤。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三组,分别为普通清创包扎(A组)、VSD负压吸引(B组)以及抗生素骨水泥治疗(C组),每组15例。A组:年龄30~60岁,平均(43.57±6.84)岁,男性8例,女性 7例;B组年龄31~60岁,平均(43.64±6.75)岁,男性9例,女性6例;C组:年龄30~59岁,平均(43.54±6.74)岁,男性7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符合手术治疗要求;无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患者合并多处骨折、创伤,情况需特殊手术治疗者;出院后随访未完成者,不同意参加研究者。

1.3 方法

A组:实施普通清创包扎治疗。进入手术室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先对患者行全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多余软组织进行清除,特别是感染灶。清理后探查周围软组织损伤状况,确保无残留失活组织。了解患者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无菌敷料包对患者进行包扎,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3]。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

B组:VSD负压吸引。在清创之后采用VSD敷料完全覆盖创面,采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周围,用生物透气薄膜封闭创面,超出创面边缘以便贴合。在创面边缘处连接负压装置,压力在30 kPa左右,连续引流7 d可拆除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对创面修复不佳者可多次置入引流。

C组: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先行清创术,清创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处,在软组织缺损处植入抗生素骨水泥,骨水泥塑形凝固前在骨水泥上面通数个孔,以便渗出液流出;检查患者组织正常,无卡压情况、张力适度,进行缝合。面团期塑形通多个孔道,散热期离开软组织,散热结束后覆盖软组织并固定。待5~7 d新鲜肉芽形成进行游离皮片植皮加压包扎或进行复合皮瓣吻合血管神经覆盖[4]。对患者术后按时换药,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必要时给予患者止痛药镇痛,并给予抗凝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1)对比患者住院康复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软组织修复生长时间;(2)对比治疗效果的优良率。

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根据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渗出、创面修复情况,客观情况结合主观分析对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别记为优、良、差3个级别,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指标对比

C组感染控制、创面愈合、软组织生长时间优于其他两组,P<0.05,分别见表 1、表 2。

表1 C组与A组住院指标对比( , d)

表1 C组与A组住院指标对比( , d)

组别 例数 感染控制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 软组织生长时间C 组 15 16.18±3.51 20.65±4.16 35.48±5.56 A 组 15 20.56±4.83 24.84±4.28 42.64±5.78 t 2.841 2.718 3.457 P 0.008 0.011 0.001

表2 C组与B组住院指标对比( , d)

表2 C组与B组住院指标对比( , d)

组别 例数 感染控制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 软组织生长时间C 组 15 16.18±3.51 20.65±4.16 35.48±5.56 B 组 15 19.76±4.35 23.90±4.84 39.80±5.68 t 2.480 2.058 2.105 P 0.019 0.048 0.044

2.2 患者治疗效果

C组的优良率最佳,优于B组、A组,差异P<0.05,见表3、表 4。。

表3 C组与A组治疗效果对比[n(%)]

表4 C组与B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骨水泥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生物材料,常用于手术治疗当中[5]。近年来,抗生素骨水泥被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治疗。抗生素骨水泥主要作用是采用医疗生物材料将患者缺损组织进行填塞,能够使抗生素在患者病灶处持续释放,起到局部抗感染作用[6]。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局部填塞抗感染,避免口服抗生素治疗,起到局部杀菌作用,能够降低药物的全身性影响[7-8]。手术填塞后,骨水泥在患者软组织缺损处凝固时,塑性后离体散热,以免发热损伤创面软组织。采用骨水泥对软组织缺损进行填充,有利于周围组织的连接和生长修复,对提高患者愈合效果具有积极意义[9]。有研究表明,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软组织缺损患者,能够尽早开展康复锻炼,锻炼患者关节和肌肉功能,从而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血栓、便秘、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C组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从采用普通清创包扎、VSD负压吸引治疗的患者;C组治疗优良率远高于前两组。

综上所述,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感染情况,还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清创优良率创面
不同清创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清创消毒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记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