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8-13 06:21金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针刺肢体有效率

金源

(吉林省珲春市中医医院,吉林 珲春)

0 引言

糖尿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异常分泌所致,长期的血糖过高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死亡风险较大[1]。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感知功能异常和身体疼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经脉阻塞、阳虚发热所致,以活络血脉为治疗基础[2]。本文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同时伴有肌腱反应慢、感知异常、肌肉力量不足等症状,同时排除由其他器官引发的神经病变。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3±3.1)岁;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8±3.6)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药物为甲钴胺(国药准字:H20031125,生产厂家: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1次/d,每次口服 500 μg;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44020869,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20 mg),3 次 /d,40 mg/次[3]。

给予实验组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在患者身上选择申脉、公孙、照海、内关、外关、后溪、列缺以及足临泣八个穴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使用28号毫针根据穴位不同进针0.5~1寸,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刺入后留针半小时[4]。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标准。无效:疾病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疾病症状明显改善,感知功能有所恢复;显效:疾病症状基本消失,感知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体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多发的一类并发症,发病后普遍存在肢体功能异常,患者感受到肢体麻木、发热等症状[5]。此类知觉逐渐从脚趾蔓延至膝盖,从而造成四肢麻木,导致感知功能障碍,反应速度变慢[6]。传统中医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类于“痹症”范畴,认为疾病发生是由发热、阴虚导致的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提出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方式[7]。主要包括申脉、公孙、照海、内关、外关、后溪、列缺以及足临泣八个穴位,又将其称为“窦八穴氏”,属于八个腧穴,是目前中医针刺疗法的重要内容[8]。患者接受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时,各个穴位之间会出现先循经传感状态,促进穴位之间的连通,实现通经活络、气血通畅的效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可明显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并且缓解由于长时间疾病导致的肌肉萎缩症状。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证实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能够有效治疗疾病症状,对比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和感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将针刺八脉交会穴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可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针刺肢体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肢体语言
很有效率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