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中的文史互动创作理念表达

2020-08-13 11:39景笑然王丽娟
北方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推广

景笑然 王丽娟

摘 要:文化散文中的文史互动创作理念,强调以诗序史,以史注诗,注重文史互动,以平易近人、利于传播推广的方式促进全民阅读,传布中华人文精神。王子龙《你若幸福,必有诗香:温习最美唐诗》《千年历史千年诗》《穿越千年赏好诗》是运用文史互动理念创作的文化散文代表作品。古代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话本文学中诗词先行、以诗叙文的创作范式,是文史互动理念的起源。专业化人才的智力支持、社会文化传播和阅读推广,是支持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社会基础。实践文史互动创作理念,在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文本、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恢弘和激励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史互动;文化散文;阅读推广;语文核心素养

文化散文作为一种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承载历史厚重和表达时代呼声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散文作品如何承继经典之美又兼具时代表达就成了摆在写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情怀的不断丰富,读者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散文作品应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完成时代情怀的顺畅表达,用文字之美去恢弘文化、启沃心灵。文化散文确实是诗词文化系列作品中最重要也最适合的载体。能够同时兼具诗意和文化底蕴,这就是文化散文应有的灵魂。我手写我口,就是最自然的散文,在散文中蕴藉大量的历史文化脉络和诗词专业知识。用作者独特的教学经历来对诗词和历史文化进行思考与注解,这就是蕴含了文化哲思和具有了文化传播机能的文化散文。王子龙的文化散文,主要以诗词串起历史,以历史来解读诗词,用诗意的散文化叙事来传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时代呼唤优质的文化散文作品的呈现,文史互动创作理念应运而生。文史互动创作理念,强调以诗序史,以史注诗,文史互动。以平易近人、利于传播推广的方式促进全民阅读,传布中华人文精神。王子龙以高校教师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在弘扬传统文化大背景下针对现代读者对文学和历史读物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把教学成果和文学写作结合,秉承“文史互动”的创作理念,创作了系列文化散文三部曲(以下简称文史互动三部曲):《你若幸福,必有诗香:温习最美唐诗》(万卷出版社,2017年,18万字)、《千年历史千年诗》(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年,23万字)、《穿越千年赏好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22万字)。这三本书共63万字,面世后举办了多场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被媒体广泛报道,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其中《你若幸福,必有诗香:温习最美唐诗》入选了2019教育部学校图书馆推荐目录,《千年历史千年诗》入选广东省书香校园推荐目录,《穿越千年赏好诗》入选《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被学习强国平台、《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推荐,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文史互动三部曲从文学角度看是优美的文化散文,从历史学角度看是普及历史知识的文化著作,从阅读推广角度看是促进全民阅读的优质读物。这三部书较好地呈现了诗词与历史之间的良性互动,抓住了中华民族的史诗同源的诗意传统,把历史经典与诗词的灵动的深度融合,为读者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呈现历史前方的诗词。

一、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历史渊源

本文所说的“文史互动”,具体含义就是指用诗词串起历史叙述,既以诗序史,同时用历史叙述来注解诗词,即以史解诗的创作理念。在这种创作理念中,诗词是文,历史叙述是史。在我国悠久的汉语文学叙述传统中,特别是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话本小说中常用诗词先行、以诗叙文的叙述范式,这种创作范式可以说是文史互动理念的起源。比如古典四大名著,无论开篇还是内容中,都有经典的诗词來引领叙述。这种用诗词先行、以诗叙文的创作范式,一度流行在古典小说的创作和传播中。除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不例外,比如古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三言》《二拍》,每回故事叙述中都是先用诗词来串起全篇,行文中有了需要重点强调之处也以诗词形式做总结,这种话本小说中常用的诗词先行创作范式是优秀文人素养与民间艺术活力紧密结合的成果。

二、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社会基础

(一)专业化人才的智力支持

专业化人才以其独特的思想站位、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特有的影响力调动起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扬的兴趣,也使得全民学习、全民阅读成为可能。以“文史互动”系列的三部作品《你若幸福,必有诗香:温习最美唐诗》《千年历史千年诗》《穿越千年赏好诗》为例,其作者作为高校教师,主讲历史文化专业课,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类公共课。还是河北省作协会员,兼任石家庄市作协副秘书长,有着专业的文学和历史文化的支撑。作者还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文化节目,承担河北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具有向社会读者推广阅读的经验。综合以上特点,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智力支持是能够创作出更加符合读者阅读需求、满足更多读者汲取文史知识需求的保障。

许多具有专业背景、善于向公众推广阅读的“明星学者”也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如文化学者康震、郦波等长期做客《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出版相关文学和历史文化书籍,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石继航、彭敏、陈更等参与过诸多文化节目的选手也凭借自身的社会传播和推广效应出版了相应的诗词文化作品,进行文化传播[1]。这都可以看作是作者群体对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自觉认同,也是社会读者对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认可和接受。

(二)社会文化传播和阅读推广的需要

文学书籍和读物的社会传播主要指的是阅读推广,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对阅读推广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天然联系以及社会传播做了总结概括。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王波就在文章中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和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六个下功夫最有指导意义。这‘六个下功夫是指: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2]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集散点,要适应教育改革方向的转变,公共类文化场所、文化市场以及相关出版传媒单位要三位一体、相互配合。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需要有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文化精品,在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整体改善我国国民的精神面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三、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实践意义

(一)为促进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文本

在促进全民阅读、向全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推广更应与文化普及的步伐相统一,在思想内容以及教育和普及形式等方面应做到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以优质作品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更是文化普及和推广的灵魂所在。如何通过优质文本的教学和阅读,来完成传布中华人文精神和立德树人的核心命题,关系到全民阅读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化所凝结而成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史互动就是贯通诗词与历史的桥梁,也是“文史互动”三部曲所强调的创作理念,“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发展轨迹理性的真实记录,诗歌则是中华人民深沉的情感表达”[3]。通过阅读文史互动作品,促进读者收获诗词和历史文化的阅读体验,以《千年历史千年诗》中《明月曾经》一章为例,书中对文武全才的徐渭做了刻画。开篇以徐渭名作《题墨葡萄》一诗写起,把明朝一代奇人徐文长的生平徐徐展开,串起胡宗宪、李如松、三娘子等历史风云人物。把诗词的叙述归入历史背景中,用诗词串起历史,用历史解读诗词,文史互动,从而促进全民阅读,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文本。王子龙文史互动三部曲,入选了教育部《2019年全國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国家推荐目录,充分说明文史互动系列文化散文在公众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魅力。作者通过系列创作,为作者个人文学写作和面向公众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文本契合点,在文化散文的叙述中注重可读性,是促进全民阅读促进文化传播的保证。

(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提高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说,需要在语文教育以及文化教育中借由优质文本来渗透文史互动创作理念,让学生藉由文史互动的阅读来感知和体会中华语文的魅力和历史的悠久。在大众传播推广阅读层面,文学以其灵动的思想和经典的精髓镌刻人们的思想家园,奠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气概;历史以其厚重深沉的感召力在加强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条件的作家和语文教师,应该把文学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史互动的创作理念创作出更多的优质文本,供语文教育和阅读推广使用。

语文核心素养对个人阅读能力提升和个人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阅读文史互动理念创作的文史结合的读物,能够加强个人文化和思想修养,有助于促进全民阅读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语文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阅读能力,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课也是阅读教育。文史互动的创作理念能够促进阅读,为语文教育找到优质的文本,得到了许多知名作家的肯定。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程雪莉评价《穿越千年赏好诗》的文章题目就是《在文史交融中淬炼出诗意》,文章充分肯定了作者所秉承的文史互动创作理念,说该书以诗词为基点,上下求索,古今贯通,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在文史交融中淬炼出一种人文情怀,诗是历史的窗口,历史是诗外的风光。总之,在全民阅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语文教育的变革要求下,奠定了文史互动理念来创作更多的优质读物的土壤。

(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在文史互动三部曲中,《千年历史千年诗》和《穿越千年赏好诗》都对河北历史文化名人赵佗进行了讲述。赵佗是河北的历史名人,在秦汉之际留下了丰功伟绩和维护祖国一统的大义的思想,赵佗先人冢作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就矗立在石家庄市。赵佗是中山故地河北人民的骄傲,也是燕赵慷慨豪迈又大义凛然的精神范本。他平定岭南、建国南越的雄风,大义归汉的爱国情怀,特别是牵挂家乡先冢的孝道文化和浓郁乡愁等等,都是值得我们不断进行挖掘整理的历史文化素材。在《穿越千年赏好诗》一书中,作者从历代吟咏赵佗的诗歌入手,梳理出诗词中对赵佗先冢、赵佗精神的宣传价值,可以说赵佗将是燕赵大地上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王子龙系列文化散文著作中,“把历史上关于赵佗的诗词进行整理推广,把赵陵、东古城和正定古城整体纳入赵佗文化圈进行推广”[4]。通过对赵佗文化的深入挖掘,在感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又能以赵佗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伟大实践。

(四)恢弘和激励文化自信

“文史互动”三部曲让读者读诗悟史,赏诗学史,外观诗词之体魄,内参历史之魂神,对中国的文学瑰宝和历史文化都是有利的贯通和促进,有力地激励着国人树立文化自信。三部曲一以贯之的理念就是将诗词和历史结合,文史一炉,适合读者汲取人文营养,出发点就是恢弘和激励国人的文化自信。就作品风格而言,“文史互动”三部曲都兼顾了学术性与趣味性,读者能在“悦读”的同时收获文化自信。王子龙文史互动三部曲通过生动的诗词和历史叙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不断引导读者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做好文史互动创作理念的顺畅表达,在促进新时代文学写作,促进全民阅读以及更好地辅助语文和历史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多发挥文史知识特长,用文学的形式著述出适合公众文化传播的文化散文,读者多阅读这样以文史互动为核心理念的文化散文,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自古形成的中华诗意传统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石继航著《唐朝入仕生存指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四时花令:古诗词中的花意诗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彭敏著《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作家出版社,2017年),陈更著《几生修得到梅花》(东方出版社,2017年)。

[2]王波.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向发展[J].晋图学刊,2019(4):1–12.

[3]景笑然.在历史长河中聆听诗的吟唱[N].新华书目报,2019.8.31.

[4]王子龙.赵佗自备待变思想对秦末汉初局势影响初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64–70.

作者简介:景笑然(199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文学评论和阅读推广;

王丽娟(197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及社区教育。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推广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