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2020-08-14 09:47陈晔荔
求知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律动教学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非常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的教学工作。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律动教学。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音乐课堂更富有活力、更精彩,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简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4-0089-02

引 言

律动就是跟着音乐节奏进行一定的活动,虽然听起来不陌生,但是对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其的确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不太适应传统的上课方式,普遍存在上课坐不住、活泼好动等情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节拍、鼓点、动作的学习,既能有效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又能在活泼、和谐的气氛中好好学习。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游戏、音乐更有意思的了,让他们在课堂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简直是折磨。想办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才是教师应该做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律动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因为课堂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戏活动,课堂的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不再死板、枯燥,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歌曲时,教师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唱歌曲,就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让一位学生扮演燕子、一位学生扮演大树、其他学生扮演春天的各种事物,边玩边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在愉快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歌曲,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1]。

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学科与数学、英语等知识类学科不同,其更强调表现力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音乐因素组成的变化,展现音乐的情感变化,给人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和意境。在学习节拍、力度等音乐知识时,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低,因此较难学习这些音乐知识。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这些音乐知识。例如,在教学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大白象》时,由于这些歌曲的节奏感非常强,教师可以借助动作和手势让学生体会节奏,如快速拍手、跺脚代表欢快的节奏,慢慢拍手代表舒缓的节奏,使学生在不同的表演变化中感受节奏,体会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对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等重难点知识,律动教学比传统的灌输教学更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会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具体含义。由于学生缺乏音乐基础,很难完全理解。而在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拍手鼓掌、跺脚的速度的不同来表示音符速度的不同。教师带领学生体会不同速度的节拍,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会节奏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另外,在学生出现音高和长短演唱不准的情况时,教师可以用手势来辅助教学,让学生随着手的摆动进行演唱,这样也能教给他们关于音乐指挥的知识内容。

三、解放天性,发展创新思维

当前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思维。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律动教学釋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课不只需要学生用耳朵听、用嘴唱,更需要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触觉活动来学习音乐,把握和创造联想到的形象。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歌曲《森林音乐会》《春天的小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谈谈感受;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再听音乐,之后让他们将根据音乐律动所联想到的大象、乌龟、小猪等事物在课堂上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综合锻炼了学生的多个器官能力,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再造思维的发展。

众所周知,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但一些学校和教师认为,音乐是一小部分有天赋的人才要学习的学科,从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其实,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的艺术启蒙,教材中的歌曲、表演节目、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内容,其让学生逐渐地学习、积累音乐知识和动作语言。这些基础音乐知识都是舞蹈、指挥、乐器演奏甚至表演等艺术的启蒙。比如,教材中的《杜鹃圆舞曲》《报春》等歌曲不只是很好的歌唱曲目,还是表演性非常强的曲目。在教学歌曲时,教师绝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唱歌即可,还要让学生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创编歌曲,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2]。

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律动教学已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播放一些比较简单的律动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运动,调动学生的各项感觉器官[3]。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歌曲,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小苹果》《江南style》等歌曲是当下比较潮流的歌曲,其内容简单,十分容易上口,且具有很强的律动性,符合律动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类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由于这类歌曲比较欢快,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教师借助它们进行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跟随着教师的节奏,将口、眼、耳朵等各项感觉器官充分利用起来,才能真实地感受到音乐节奏,进而通过强烈的节奏冲击,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4]。

五、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律动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有律动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这种音乐进行探究学习、发掘音乐中的律动元素,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例如,在教学《粉刷匠》这首歌时,由于这是一首风格有趣活泼的波兰儿童乐曲,符合小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其来进行律动教学。由于《粉刷匠》这首歌曲用的是42拍的节奏,仅有5个部分,分别为哆来咪发嗦,歌曲的大部分句子也只是改变了歌词,仍然是同一个节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数着拍子进行演唱,通过这样的律动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轻松地掌握这首歌的唱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律动教学的积极作用。

六、感知歌曲的内在美

很多歌手在演唱歌曲时会对其注入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在歌曲中注入感情,才能演唱得更加生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丰富歌曲的内涵[6]。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会唱歌,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及其创作背景,在演唱时引导学生以手敲打节拍,从而让学生在整齐地演唱歌曲的同时,更好地感知歌曲的内在美。

例如,在教学歌曲《红星歌》时,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告诉学生,这首歌主要是为了歌颂党和毛主席,其表达的也是对毛主席的敬爱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歌曲背景信息的讲解,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唱到“红星闪闪放光彩”中的“红、闪、光”这三个字时拍手打节拍,并以此类推。这样的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感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内在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其后续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7]。

结 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小学生有着上课活泼好动、坐不住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多运用游戏、娱乐等活动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學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心地学、认真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殷磊.随音乐律动 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11):196.

滕阿荣.浅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6(05):72.

范琼艳.小学音乐课改教学中律动因素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 2015(14):106.

饶璇.舞动身体,让音乐课堂动起来——浅谈对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认识[J].中外交流,2015(36):177.

管秀秀.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戏剧之家,2020(19):103.

范红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及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20(19):104.

王青.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12):184-185.

作者简介:陈晔荔(1991.10—),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律动教学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有效运用律动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