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辨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育人有效性

2020-08-14 09:48梁秀芳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小学道德与法治

梁秀芳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同时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对思辨教学方式做了粗浅的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思辩教学模式  课堂有效性

思辨教学模式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坚持生活德育理论、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辨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态度,而这就为真正实现育人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

一、将“立人”作为教学目标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往的“双基要求”转变为“三维教学”,现下又向“核心素养”方向发生转变,一系列的变化,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

以“玩得真开心”这节课程教学为例,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养成,因此在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思辨教学模式中,老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法治”“友善”作为教学目标,其中“文明”主要是指在公共场合玩耍时,不要对其他人造成干扰。如结合教材中图片内容和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玩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玩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心中有他人,这样玩才是文明的表现。而“法治”则是要让学生从玩耍时的游戏规则遵守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如“捉迷藏”的游戏中,每个人需要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找的人不能够睁开眼睛看,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开始寻找;最后“友善”则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玩的过程和他人分享,将快乐进行传递。如“放风筝”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开展,在草地上放出自己的风筝,给天空增添色彩,在自己快乐的同时,给他人带来乐趣。同时,还可以和家人聊天,说一说学校发生的事情,分享自己的快乐。站在“立人”的角度上出发,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切实提升小学德育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

二、将“学情”作为教学前提

思辨教学模式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了解“学情”是教学的基础前提。以“玩得真开心”这节课程教学为例,在实际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课余时间玩什么”的调查问卷,从而全面地了解“学情”,促使自身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具体在该问卷中,包含这样的几个问题“课余最常做什么?”“最想跟谁玩?”“父母和你一起玩的时间多么?”,而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课余最常做什么?”这一选项中,有70%的学生的回答选型为“看电视或玩手机”,但在“最想跟谁玩?”的选型中,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答案并不是电子产品,而是“父母和同学伙伴”,这样的调查结果表示,现下小学生的内心是比较孤独的,所以常用电子产品来排遣,他们并不是真地沉迷电子产品而是没有机会和父母或同伴一起玩。了解到这样的学情,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相关的环节,走进学生的内心,触动学生真实的想法。在实际的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引入“百变纸盒”的活动,向学生介绍玩纸盒的新方式,使用手中的空纸盒,制作实用的书架,通过这样的书架,使得书桌变得井井有序。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学生一起共同开展制作活动。

在具体的制作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共同搜集空纸盒,讨论制作什么风格的书架,采取什么样的制作方式,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开展相应的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制作后,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分享作品中蕴藏的意义。

三、将“生活”作为教学理念

生活是教育获取养分的来源。基于立德树人的思辨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感体验,将“生活”作为教学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节课为例,教师就可以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先让学生观察调查“爸爸妈妈的烦恼是什么”。课堂上紧紧围绕这个调查结果,开展归纳、回忆、思考、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父母的烦心事来自哪些方面”,学生经过集体汇总得出“爸爸妈妈的烦心事来自于工作、家庭、还有很多来自我们”;再让学生回忆交流“父母具体因为我们的什么而操心”。教师再把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统计,得出“父母总是为我们的方方面面操心,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少操心呢”这样顺其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跟随父母上班一天,并且记录一天中爸妈上班的过程,如上班时间、上班路程、工作内容、休息时间以及工作时间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结合学生切身经历,体会父母的工作状态,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同时还需要照顾家庭,非常的辛劳。通过这样的访问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交流和思考能力,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开展。通过学生回忆和体验,使他们慢慢地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体会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也反思了自己平时的不足,促使学生对生活有深层次的体会和认识。

四、将“思辨”作为教学形式

“思辨”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促思凝辩”。如在“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节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正确处理亲子矛盾,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设置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选取生活中的2个典型事例: 1. 小明做完作业后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不让他看,一直唠叨他,小明感到很委屈。2. 小红经常帮成绩不好的小花补习功课,妈妈以怕影响小红成绩为由,不让小红与小花一起玩。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情境,说一说例子中“我”和“妈妈”当时想法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例子中妈妈的话该不该听”这问题进行辩论,由小组代表将小组探讨交流得出的答案进行课堂发表。在学生充分表达后,我把课前对家长的采访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知道家长的真实想法,使学生明白到原来同一件事,自己与家长思考的出发点并不相同,与家长意见不一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后,讓学生们深入思考“当自己的想法与妈妈不一致时该如何跟妈妈沟通?”。这就是以思辨为载体形式展开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大胆地放手,给予学生自身更多思考探究的时间,学生会逐步地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并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道法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今后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关注思辨教学形式的运用。

五、将“养成”作为教学核心

在基于立德树人的思辨教学,教学的核心关键所在,就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而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革新创新教学意识,将发展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作为教学核心关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如在“少给父母添麻烦”教学中,经过调查、讨论、换位思考、思辨后,学生对父母的操心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到父母的操心、反反复复的唠叨正是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对父母由衷的感激之情已油然而生。相关的道德认知已得以提升,道德情感也得以激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之前调查到的父母的烦恼和自己原来的日常表现,进行设想“如果我 ,父母就可以 ”,从而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思考到底该怎样做,并教给学生“21天习惯养成法”,让学生从坚持21天做起,逐步形成好习惯,从而达成本课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比直接地教育灌输让学生如何孝顺父母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学生已经在内心深处得到内化和感动,真正地想把这些设想化为具体的行动,学生的“尽力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以实际行动体贴父母”的好习惯也因此得到有效的养成。“思辨”教学模式的实施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这种将“养成”作为核心的教学,不仅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立德树人教育的新形势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采用思辨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这可以帮助教师摆脱说教的教学困境,促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小学道德与法治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