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课程中增加药食同源内容比重的探讨

2020-08-14 19:45甘奕赵欣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甘奕 赵欣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增加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各院校也分别开设《功能性食品》课程或教学平台,并取得一定成果。药食同源不仅属于中医的范畴,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功能性食品、并成为重要组成之一。增加功能性食品课程体系中药食同源比重,可使学生掌握交叉多学科知识,成为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教学改革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节奏大幅加快、生活压力也显著增加,很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普通食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希望通过食品这种无毒副作用的方式改善身体状况、辅助疾病治疗、恢复期提供营养支持,及通过食品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降低疾病风险、增强抵抗能力。因此,应运而生的功能性食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热销。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的一个重要分支,联结了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目前课程主要围绕功能性成分的检测、分离与制备,功能性成分的稳态化技术、食品的功能性评价及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功能性食品成为了市场新宠[1]。而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深厚的中医基础。在传统中医眼中,药物与食物并没有明确界限、很多食材具有治病的功效,逐渐发展出来“药食同源”理论;从食品的角度,卫生部也出版了药食同源目录大全,并根据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增加或删除该目录中的物质。因此,通过药食同源资源将中医与食品结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以韩国为例,其韩药与中药相似;在21世纪初即将韩药大量应用于食品,并且将韩药资源的内容融入食品营养的教学中。经过10余年发展,培养出来大量具有韩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人才,不仅开发了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也大大提高了本国国民的简况状况。将药食同源与功能性食品结合并提高所占比重,旨在为结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提供参考,并培养出具有多学科综合运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 课程开设及教学情况[2]

我国的功能性食品课程最初开设在农林、轻工业院校及综合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已在农业大学和轻工院校普遍开展,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院校开设该课程。

食品类院校已有了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基础,食品相关课程教西化,关注点主要在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营养学基础,以及粮油、果蔬和肉类食品等。因此《功能性食品》的课程内容也多注重于常规的食品资源、现代加工技术,对“药食同源”的关注较少。我国存在较多流传至今的养生保健复方,这与其中的药食同源资源也密不可分。药食同源也是我国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材编写和课程内容中却所占比重较低。

2 增加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内容创新

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教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食品领域的教育改革创新也在加快推进。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是所有高校面临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设置,根本环节是课程教学。但现有《功能性食品》常规教材中的中医药知识相对较少甚至完全未提及,并不能满足社会对功能性食品这一分支的需求;药食同源内容的融合将凸显中医的特色,并构建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功能性食品》课程。

此外《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开设学期较晚、学生兴趣较低;(2)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学科跨度大,造成学生不能讲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导致实践能力减弱;(3)教学手段单一,以讲授为主、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功能性食品》课程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食品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2.1 凸显“药食同源”资源

功能性食品资源包括植物性资源、动物性资源、微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其中常见的有双歧杆菌、乳酸菌、魔芋、木耳等非中药类普通食品原料,每种资源大多只讲解了皮毛,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入。且由于课时有限,课程主要介绍的反而是较为熟悉和常见的食品原料。因此,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大幅度增加“药食同源”的内容,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如葛根、银杏、枸杞和五味子等植物性资源,鹿茸、牡蛎等动物性资源,进行详细介绍,并且突出这些原料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可列举相应产品进行案例分析。

食品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功能性食品,增加药食同源的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在应用时的思路,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这也需要编写新的教材、将药食同源资源与营养保健相结合。同时,授课教师需具有食品、药食同源和营养等多学科背景知识,因此在研究中也应突破传统食品的研究范围,加强对药食同源、药理学及营养学的多方面研究能力,充分地将药食同源资源融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研究中,才能将融合了药食同源、生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及食品加工技术等内容的课程进行讲授,并应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每年的药食同源名录对内容进行更新。

2.2 实验的创新

由于食品是一门交叉应用型学科,实验和实践课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功能性食品》课程的实验实践部分也需融入药食同源的内容。与理论课不同,实验课程不能简单地增加内容,而应创新原有实验环节,将药食同源的概念融入其中。例如可将原有的普通食品原料用接近的药食同源的成分进行替代。

功能性食品的一大研究内容是开发新产品。因此在实验环节,可引导学生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进行探索。不仅可从营养学角度、膳食平衡角度和功能性成分角度进行探索,也可借鉴中医的养生药膳复方进行开发,并可对已有产品进行改善。例如给定某几种药食同源资源,学生分小组自由设计和开发功能性食品,并阐明开发理由;不但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也可通过动手环节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查阅资料和分析动手能力。

2.3 实践的创新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随即多家企业开始积极参与药食同源产业、生產保健食品[3]。我国的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中最出名的多为药企,如九芝堂、三精制药、太极集团、健康元药业集团等,这些企业大多与药食同源有关;其余企业也主要为生物制药,仅有少量的传统食品企业。因此,在实践《功能性食品》课程及未来向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时,也主要面向这些与药食同源密切相关的药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可将实习平台由普通食品企业转换为具有功能性食品生产能力的制药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建立与药食同源相关的功能性食品学生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探索

3.1 教学方法

融入CDIO教学理念: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近年来较为流行和推广的工程教育模式,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将知识体系有机联系,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4]。利用CDIO理念,学生可尝试自行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包括产品开发、工艺优化、功能评价、申报与注册,从而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设计与创新的能力。

引入线上线下的混合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使得教师可利用慕课、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及共享课程等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更开、友好的学习环境。课后学生还可自行观看线上课程,并可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在此基础上,根据突出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梳理知识体系、解答疑点和点。同时教师可通过微信群、QQ群等途径建立线上空间,可根据课程进度分享最新的药食同源相关文章。

3.2 考核方式

通常功能性食品学课程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但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功能性食品》考察内容中可增加对药食同源的市场调查报告、课堂讨论等内容进行考察,并细化评分标准,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药食同源在功能性食品中的重要地位。

4 結语

依托我国数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积累,将“药食同源”资源融入《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创新实验实践环节、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功能性食品》内容,符合我国功能性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也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升学和择业的道路,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食品专业人才,进而促进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利于院校的特色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娜. 高校创客实验室建设探索[J]. 才智, 2019, (20): 114-115.

[2] 郑慧, 陈希平.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内容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17): 91-92.

[3] 单峰, 黄璐琦, 郭娟, 等. 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J]. 生命科学, 2015,, 27(8): 1061-1069.

[4] 楚文靖, 吴丽萍, 吴永祥, 等. 应用型高校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2019, 47(23): 270-271, 28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