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分析

2020-08-14 21:55杨瑞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

杨瑞

摘要:人民群众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文化活动策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还应不断地丰富活动的方式。本文就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展开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活动策划;活动创意

引言

当下,群众文化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文化活动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群众文化在提升群众素质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繁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当下群众文化活动在组织作用上发挥不充分,具体影响力还需要拓展。因此,要开展对群众文化的活动策划和创意强化途径分析,为群众文化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群众文化活动意义

1.1群众文化有利于群众文化队伍稳定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使得乡镇文化者聚集起来,稳定文化队伍,其业余活动不断丰富,同时,一些具有文化特长得群众特长得到发挥。

1.2群众文化是政府形象重要体现

政府是群众文化组织和引导者,活动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形象。因此,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是政府维护自身形象、重视群众利益的表现。例如,东莞政府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让群众认识到政府的新形象,认识到自身国家的发展步伐。

1.3利于提高乡镇知名度

群众文化能够突出浓厚的地方色彩,展现出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使外界更深入了解乡镇特色文化。

2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原则

2.1活动要贴近实际

为了保证活动实施效果,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要结合实际。活动的主题要结合现有的条件,比如要全面分析活动场地的人员容纳量、活动的经费支出、参与人员的特长等实际情况;活动还要保证安全,协调好社会各方力量,比如活动要取得电力、城管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要注重内容的短小精悍与高质量,要有利于长期开展;活动的内容要基于普及的原则,以利于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

2.2活动要贴近群众

群众文化活动,要力求挖掘出基层群众的艺术喜好和对艺术的真实需求,要为基层群众着想、为群众搭建起可以展示个人才艺的群众性舞台。在内容上要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走向社区、走向企业、走向校园,实现“结文化对子,种文化种子”的目标,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好地被群众所认可。策划方面的创新要注重主题、内容、形式,要研究新时代群众对文化娱乐的内在需求,切实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其创意可以从群众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群众主动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展示新时代基层群众的精神风貌。

3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创意和策划的原因

3.1缺少文化工作中的专职人才

由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以及基层单位工作繁多等原因,不仅难以吸引专业人才,而且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影响工作效果。另外就参与的基层群众来说,参与人员通常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虽拥有一定的参与热情,也难以给出适宜的创意。

3.2設施条件相对落后

从目前来看,虽然各项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设施有所改善,但是仍有部分地区更为侧重于重视经济方面的成绩,认为群众文化建设效益不够突出,所以不仅文化设施缺乏相对固定的经费保障,而且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也不充分,特别是农村地区等广大基层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在设备条件的局限下,很多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受到影响,即使工作人员设想出一些创意和活动策划方案,也难以付诸实施。

3.3没有采用新的技术手段

现代社会是新技术快速发展、各领域技能综合融汇的信息时代,只有采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才能让各项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富于创意,充分地表现出策划意图。由于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和参与群众缺乏相关培训,在专业知识和新型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这样一方面难以有效落实创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创意的形成,所以在群众文化艺术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4文化活动策划与创意强化的途径

4.1准确定位活动主体

群众文化活动要想策划出最佳的方案,策划者必须从多方面考量,准确定位。第一,明确出发点。必须准备相关资源资料,科学合理地利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利因素,全面考虑基层群众的文化观念,让群众了解文化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激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第二,明确活动主体。只有明确活动主体,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否则就失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策划要准确定位活动的主体即广大基层群众,并明确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需要传播的思想意识等。第三,做好活动预案。根据预测方案策划和组织文化活动,让群众广泛参加活动,感受活动的文化魅力,感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艺术文化修养,保证文化活动的质量,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4.2融入商业运行模式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要不断创新,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入商业运行模式,以有效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可以建立一个符合当地群众需求的商业服务组织,在运行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制度,让参加活动的群众能有所收获。例如,可以组织商业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展览活动,组织民间艺术品展示,邀请艺术家对展览作品进行详细讲评,让更多的群众参加观摩、欣赏,参加交流及交易。以此能够增加群众对文化艺术品兴趣,扩大文化艺术品的传播和交流。

4.3实施模式多样化

策划者要利用区域有利因素,结合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策划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方案,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多种需求。首先,策划者要将秀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效融合,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活动的特色与多样性,让群众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其次,要积极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了解群众的意见、想法,使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服务于群众。最后,要加大与相关文化艺术部门的合作力度,共同为群众策划出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4.4运用逆向思维方式

动时常常会遇到些策划难题,这时策划者要懂得运用逆向思维,及时解决难题,提高策划工作的工作效率。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或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策划者在策划活通过对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让文化活动策划者及时发现策划中的不足,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

逆向思维的运用不能过于死板,要多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给文化活动增添创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还应及时与群众共享信息,贴近群众需求,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体系。比如,每个地方的舞蹈特色各有不同、广场舞文化也有所不同,不同地区之间可以进行舞蹈交流,可以开展异地表演比赛,还可以开展合作创编。这样可以增进与群众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艺术素质提升,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整体发展。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创意与策划是保证文化活动得以高质量实现的基础。策划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要有新的创意;要借助有效的策划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李长虹.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探索[J].现代交际,2017(22):76.

[2]赵明.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创意分析[J].商业文化,2015(03):137-138.

[3]王泽俊.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分析[J].戏剧之家,2014(10):366.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
发挥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作用的路径选择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论如何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浅析群众文化活动中声乐艺术发展
浅谈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