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护理对策探讨

2020-08-16 11:37张雪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方式术后疼痛

张雪

【摘 要】显微手足外科手术指的是在显微镜或放大镜设备下,通过精细手术设备进行相关操作【1】。本文对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对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对120例显微手足外科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对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并给予其针对性护理。结果:在12:00~16:00与20:00~24:00时间段内,患者疼痛感觉最为强烈,P>0.05;患者疼痛感时间持续在30分钟范围内,进行护理后疼痛感显著减轻,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以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疼痛护理

【关键词】显微手足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方式

Abstract:Microsurgery of hand and foot refers to the operation of delicate surgical equipment under a microscope or magnifying glass [1]. This article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microsurgical hand and foot patients.

Key words: Microhand-foot surgery;Postoperative pain;Nursing way

显微手足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精准度高、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血管危象的情况发生。血管危象致病原因十分复杂,术后疼痛感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所不同,如疼痛感超过患者承受范围,不光会对病情恢复情况造成消极影响,还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导致机体出现过激反应,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快速增加,将会致使血流阻碍、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对显微手足外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3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20例显微手足外科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其中有74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区间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1)岁,其中有61例挤压伤患者,59例切割伤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治疗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采取VAS测量表(疼痛视觉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疼痛等级共分为无痛(0分)、轻微疼痛(1-4分)、中度疼痛(5-7分)、重度疼痛(8-10分)。医护人员给予中度疼痛等级以上患者疼痛护理措施:(1)准备护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应对其文化水平、日常爱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确保疼痛护理的有效性。(2)有效沟通:患者术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受病情恢复情况及疼痛感的影响,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慌等负面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其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进行密切观测,以患者心理状态为依据对其进行准确评估。与此同时,采取鼓励的方式疏解患者负面情绪,在给予其关怀的同时,通过讲解成功治疗案例的方式提升及治疗信心,培养其疼痛耐受力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家属、患者朋友等与其勤加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病情恢复。(3)注意力转移:注意力转移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的最佳方式。医护人员可引导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听歌等方式忘却病痛折磨,从而达到放松的效果。(4)放松训练指导:有效的放松训练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护理前应对其进行示范操作,在示范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在病房内播放轻松的音乐,之后,指导患者从头部、肩部、腹部至腿部进行全身性放松。(5)体位护理: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同感剧烈时应主动诉求,并給予其镇痛药剂缓解疼痛。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可鼓励患者通过书籍阅读、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医护人员在患者换药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在患者舒适的体位对其进行护理,避免产生剧烈疼痛感。(6)血液循环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避免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应对治疗药物副作用进行密切观察,并制定好应急预案,做好防救措施,避免对患者病情恢复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对患者手术后第1天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将一天划分为6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4小时。以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范围在30分钟之内,另一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2.0软件对本文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采取()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取(%)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分别采取t、P对其进行验证,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0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比

患者0:00~4: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3.76±0.70)分、持续时间为(15.01±3.81)min,4:00~8: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4.56±0.33)分、持续时间为(15.33±6.24)min,8:00~12: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4.06±1.33)分、持续时间为(14.72±4.69)min,12:00~16: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8.69±0.84)分、持续时间为(28.46±8.24)min,16:00~20: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4.11±1.06)分、持续时间为(16.24±6.23)min,20:00~24:00时间段疼痛等级评分为(8.22±1.06)分、持续时间为(27.49±7.16)min。由此可知,在12:00~16:00与20:00~24:00时间段内患者疼痛感觉最为强烈,且持续时间最长,两组患者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与其他时间段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对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他时间段进行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对比,P>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120例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疼痛时间少于30min的患者,护理前,疼痛等级评分为(5.76±1.17)分,护理后,疼痛等级评分为(3.31±0.67)分;疼痛时间超过30min的患者,护理前,疼痛等级评分为(5.24±1.34)分,护理后,疼痛等级评分为(5.12±1.31)分。由此可知,患者疼痛感时间持续在30分钟范围内,进行护理后疼痛感显著减轻,P<0.05;患者疼痛感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护理后疼痛感无显著缓解,P>0.05。

3 讨论

显微手术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有效的疼痛处理能够避免血管危象,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患者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段内有所差异,掌握患者疼痛变化规律对护理方式的应用有着指导性意义[2-3]。根据我院相关研究结果可知:患者术后12:00~16:00与20:00~24:00之间疼痛感最为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P>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与其他时间段进行对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他时间段进行对比,P>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结果可知,患者术后下午、晚上這两个时间段内有着较为强烈的疼痛感。疼痛感强烈的主要原因是午后患者会出现精神不佳、疲惫的状态,导致疼痛阈值降低,从而出现剧烈疼痛感,晚间人体疼痛阈值状态差。因此,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患者疼痛感极为强烈,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疼痛时间30分钟之内护理后疼痛程度得明显缓解,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疼痛时间超过30分钟后,护理后,疼痛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P>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结果可知,疼痛护理对疼痛持续时间在30分钟之内的患者而言疗效极为显著,如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那么医护人员应在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12:00~16:00与20:00~24:00时间段内,患者疼痛感觉最为强烈且病痛持续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在患者疼痛持续时间30分钟之内给予其有效护理能使其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孙玉霞.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29):133.

张熙艳.舒适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华北地区手外科学组%内蒙古医学会%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国手部功能重建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地区第十届手外科学术会议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204-204.

雷彦霞.手部创伤显微外科护理进展[J].特别健康,2017,(17):151-152.

猜你喜欢
护理方式术后疼痛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