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习作单提高语文中下生写作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为例

2020-08-17 07:46钟小慧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版块后进生事物

钟小慧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三滘小学 广东广州 510290)

一、学生写作现状

习作是教学的难点,要教会语文中下生写好作文就更难了。第二学段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时期。第二学段习作要求如下: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以上的习作要求强调学生写作不拘形式,看似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但实际上学生对写作毫无头绪,无从入手。笔者对所在学校四年级进行了调查,106名学生,24人认为没有内容可以写,占23%;83人不知道怎样表达,占78%;60人不会写具体,占56.6%;8人对写作不感兴趣,占7.5%。

二、原因分析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其二,即使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认为,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说出来”,并尽可能说得好些,是小学写作教学的任务。

三年级第一次写作就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对于班里习作后进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愿意动笔勤写,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常在习作上敷衍了事。有的习作离题,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字数不够,还有的干脆空白一片。如何能让这些学生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教材统一,不能引起个别学生的兴趣。习作后进生学习能力有限,对身边事物感知比较迟钝,难以像其他同学有丰富的题材供写作需要。有的后进生疑似阅读障碍,在习作方面显得更吃力了。每次面对统一的教材任务让习作后进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常规课堂以“大锅饭”为主,老师的教学只能照顾大部分学生,但对于习作后进生没有关注或关注很少,看到他们写作时遇到问题只能在课后作个别辅导,但效果仍然不佳。

如四年下册第一单元写一处景物,要求按一定顺序并写具体写通顺。这任务布置给学生后,笔者班大部学生都能写一篇内容丰富,语句通顺,描写具体的文章。但四个语文中下生情况不乐观。

?

他们没能写好这篇习作的原因大概有几点:语文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语言贫乏,不知从何说起,不理解何为顺序。

本着“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关注后进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为后进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笔者通过适合习作后进生水平的习作单让语文后进生从不会写,不想写,不敢写,到我会写,我想写,我敢写,我要写,让我写。

三、教学策略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为不会过量地增加学生负担,有的放矢地对他们适当的训练,笔者采用习作单这样的方式。

(一)利用习作单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虽然我们并不是培养作家,但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笔者利用习作单使学生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把自己遇到的新鲜的事与物记下来,让学生从中去丰富自己体验,自动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如在第一单元写自己的校园前,笔者提早布置习作单给四个学生,让他们去观察后花园的某一个事物,从它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作记录。

?

指导评价后,又选取了不同事物进行了第二次观察,继续填写上表。随后第三次、第四次的观察,他们已能熟练描写花园里的几个事物了。他们写的素材有很多了。因为是一两句地写,学生比较清楚标点符号的使用,在使用不当时,老师马上加以指导,他们也很容易改正过来。

(二)利用习作单分步落实习作要求,降低习作难度

1.写作顺序

按一定顺序写作已在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中已教了,但这几个学生还未能掌握方法,笔者设计了习作单,让学生按习作单的参观路线走,并记录看到的景物。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设计参观路线,记录看到的景物。

?

2.学会写具体

为了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笔者设计了以下表格,学生不但学生会了关注事物的外形,还学会了发挥想象,不经意地就在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香有味,再也不会枯燥,干巴巴了。

?

3.丰富语言

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但语文中下生记忆能力差,常常学习了不运用就忘记了,习作单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见缝插针地经常做下面习作单。还可以结合学校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累典范语言,丰富语汇,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

(三)写作技巧分版块练习,设计个性化作业单,做到有针对性

为了让这些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写作基本功,习作单以版块形式呈现,系统地、滚筒式地安排练习,让学生在一个时段水滴石穿地掌握牢固写作技巧。经笔者自己整理,给学生以下训练版块:

版块1:正确运用标点

版块2:写好人物对话

版块3:准确描写动作

版块4:写实内心语言

版块5:运用修辞手法

版块6:人事物练眼力

版块7:模仿构段形式

版块8:想象力无极限

版块9:条理清楚有序

笔者在第一单元试着从“版块5:运用修辞手法”和“版块9:条理清楚有序”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写景文章。

四、习作单的使用原则

(一)精炼

每次的量不能多,可让学生写一句话,一个片段,不能大篇幅地写作。因为这类学生本身对学习有畏难情绪。每天写一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二)及时

习作单的内容要及时为单元习作作前期铺垫,能跟全班同学同进度、同水平写作时,他们的自信就来了。

(三)表扬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评价他们的习作单时,要尽量以表扬为主,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乐于写作,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

(四)示范

老师应该在写作难点作示范,如写一个例子,让这些学生有迹可循,找到写作的方向。

(五)自主

不能扼杀学生自主创作的愿望,在每次的习作单中,要留有学生自己创作或选择的余地。

五、结束语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习作单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帮扶,而今天的帮扶是为了孩子明天能走上独立写作的道路。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统一作业的局面,让全班学生在相同的课堂中每人都能达到最优发展的目标,并能进一步落实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做到教学有目标,做到一课一得,体现公平教育原则,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版块后进生事物
美好的事物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另一种事物(组诗)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