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

2020-08-17 00:59梁玉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红细胞黏度

梁玉贞 刘 杰

1.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妇幼保健院(065900);2.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相关研究证实[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属于全身炎性疾病,炎性因子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文献[3]报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异常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关系密切。白介素(iIL)是重要炎性因子,包括IL-18在内的多种白介素水平均能反映机体炎症程度。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是一种有趋化功能的炎性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过程中单核细胞浸润[4]。有研究[5]显示,机体血液凝固平衡失调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此,本文探讨了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VEGF、IL-18、MCP-1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可能关系,以期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6],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140/90mmHg,产后12周恢复正常;②单胎妊娠、头位孕妇;③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②严重心肺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③伴有精神障碍性疾病;④孕前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⑤既往或现合并糖尿病或近期急性感染。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实验室检测

1.2.1血清因子水平抽取入组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 6 m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IL-18和MCP-1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健平九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2.2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ZL9000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北京众驰伟业)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测量范围:0~50mpas,误差≤±3%,重复性偏差±3%。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125例,年龄(28.1±3.3)岁(21~39岁);孕周(37.3±1.1)周(35~39周);体质指数(BMI)(21.2±1.5)kg/m2(18.6~25.3 kg/m2),舒张压(108.2±5.7)mmHg(95.3~111.5mmHg),收缩压(148.8±6.7)mmHg(142.0~163.1mmHg)。对照组103例,年龄(27.4±2.9)岁(21~38岁);孕周(37.5±1.5)周(36~40周),BMI(22.0±1.4)kg/m2(18.3~24.9 kg/m2),舒张压(86.4±5.5)mmHg(74.4~96.0mmHg),收缩压(125.0±9.7)mmHg(108.6~114.3mmHg)。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血清各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VEGF、IL-18、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各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4 血清因子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均与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呈正相关,血清VEGF水平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血清因子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于产科常见并发症,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发现时孕妇和胎儿多已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目前尚无明确指标反映治疗期间疾病控制情况[7]。寻找有效监测指标对预防、诊断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比较了妊娠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孕妇体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其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均升高,提示这3项指标调控失衡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凝血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要病理基础,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中心环节[8-9]。近年研究[10-11]证实炎症反应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重要特征。VEGF通过促进新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调节胎盘生长发育和子宫血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胎盘血流供应不足,使胎盘组织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11-12]。刘群香等[13]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高于正常妊娠者。有研究[14]表明,MCP-1能够诱导单核细胞进入细胞内膜,聚集大量炎症细胞导致内皮脱落,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加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炎性反应。

血液流变学可反映血液流动性、黏度和凝滞性,其变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多项研究显示[15-16]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及胎儿缺氧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患者全身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液浓缩和红细胞比容上升;此外,由于内皮细胞血管损伤导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等渗出,使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最终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刘翔等[17]研究指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呈现出粘滞性高的特点。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VEGF、IL-18和MCP-1水平均与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刘潇[18]发现,小鼠敲除VEGF基因后,凝血因子X含量显著升高,而凝血因子V含量显著降低,凝血时间缩短,抑制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升高,通过对促凝物和抗凝因子的调节实现对凝血级联反应的调节。IL-18作为一种前炎性因子,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表面的巨噬细胞活化而产生,产生的IL-18能够促发内皮细胞凋亡,导致内皮细胞堆积,从而进一步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如此反复作用最终导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生成,表现为血液流变学呈高凝状态。MCP-1作为一种趋化因子,同时具有刺激巨噬细胞活化作用,通过IL-18途径在血小板形成聚集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血清VEGF、IL-18、MCP-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红细胞黏度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