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政治刻写到多元形态共存
——《人民日报》(1979—2018)“两会”新闻图片的叙事变迁

2020-08-17 06:00曹慧娥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受众图像

□ 曹慧娥

一、图像:政治新闻的可视化呈现

图像叙事是聚焦于图像本身,将其置于社会现实、意识形态等多层社会关系中,解释图像在一定事件或一定社会历史中的象征意义,同时通过对特定时代图像生产、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呈现的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其作为普遍意义上的图像所代表的特定的文化体系和时代背景,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群体观念①。图像的内容或意义附带着鲜明的阶级、国家和时代印记。只有对图片的背景构成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被掩盖的历史信息,将其还原为公众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才能完成图像对历史的诠释②。

新闻图像是事先经过拍摄构思,经由摄影师把握光线角度和编辑把关的图片,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创作者的理念和时代意识形态。图像的呈现,尤其是重大时政新闻图像在任何时候都与政治权力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源自政治形态的干涉,更来自于特定的社会情境③。时政新闻图像以视觉原型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符号,根植于一个民族的集体社会形态中,从而使图像与对应事件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社会文化共同认识的对应关系。重大时政新闻的图像不仅是个别作品对相应事件的现场刻写,更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对政治事件所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风向的呈现,同时作为可视化传播手段,承担着批判、反思、引领教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宣传手段④。

“两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所创造出的政治和话语空间让人民参与到政策讨论中,与“国家”进行对话,提升政策、政治的民主性和开放性,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⑤。“两会”报道中的图像将政治事件本身所代表的政治性、民族性、民主性等象征意义真实形象地呈现出来,通过媒体的传播,这种象征意义进一步扩散,在受众心中形成关于国家政治、社会形态的印象,进而达到宣传、教化的目的。

二、1979—2018年《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片的叙事变迁

作为国家传达政策、沟通民意的重大政治活动,“两会”逐渐成为各大媒体时政报道的重点对象。本文选取1979—2018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新闻图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年份”为变量,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在每年《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新闻图片中,由前至后每10张随机抽取1张作为样本,逐年统计。研究共选取有效样本672份,从图像数量、角度、主体类型、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统计考察,以视觉呈现为基准,通过研究图片叙事角度的转变,以求从历史维度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由于1979—1995年平均每年的样本数量少于10张,因此对1979—1995年的“两会”新闻图像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增强研究的准确性。

综合来看,《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广告版及其他固定专版的增加,2009年“两会”图片数量较前一年稍有回落,之后再呈上升趋势。

表1 1979—2018年《人民日报》“两会”新闻不同类型图片数量变化情况(一)

表2 1979—2018年《人民日报》“两会”新闻不同类型图片数量变化情况(二)

改革开放初期,“两会”新闻图片数量不多,主要起到记录事实的作用。1985年起,关于代表委员的图片在数量和所占比例上较前一阶段明显增加,拍摄视角多变,注重抓取人物动作、表情等瞬间,图片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2006年开始,数据图表、主题漫画、概念设计图开始大量运用在“两会”报道中,并逐渐与代表委员的图片综合成为“两会”新闻图片中最重要的形式(如表1和表2所示)。因此,本文将分3个阶段来阐述1979—2018年《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像的叙事变迁。

(一)政治观念刻写期(1979—1984):图片凸显严肃政治性

1979年的“两会”是改革开放后的首届“两会”。受社会思想初步解放的影响,相关新闻报道较之前有些许改观,这在图片上体现得较为直观,会场图不再一味凸显伟人符号,而是试图通过刻画与会领导、代表委员等多元化主体缓解时政报道浓重的政治桎梏。例如,1979年6月20日关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选用华国锋在北京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同代表委员交流的图片,抓取华国锋同代表委员交流的瞬间,凸显“协商”的含义。

由于此时尚处改革开放初期,政治意识形态转向、社会思想解放等都处在试水阶段,“两会”图像作为由政治现实、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时代标识和意识形态符号,其生产和呈现过程并未脱离既有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仅有8个版,“两会”虽是重大时政报道对象,但并未占用太多版面,图片更是寥寥可数。这一时期“两会”新闻图片总数平均每年约50张,最多为1983年,共有94张;最少为1980年,仅有11张。社会政治形态与新闻报道现实决定了这一时期“两会”新闻图片虽有意突破政治枷锁,但总体上还是以政治观念刻写为主,突出“两会”本身的政治性。

(二)民主意识提升期(1985—2005):弱化刻板政治印象

1984年12月,党中央正式做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力求从根本上摆脱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掀起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1985年以来,《人民日报》对“两会”图像的刻写,在摆脱固有的刻板模式、传播新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代表委员这一特殊身份群体的重点关注,不仅阐释了图像本身的意义,更体现了图像背后政治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1985年开始,《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新闻图片相较于此前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势,数量较前一阶段有明显增长。1995年后,每年“两会”新闻图片总数超过100张,2001年达到200张。图片主体不再只是领导人或会场全景,关于代表委员的图片在数量和所占比重上都呈现绝对优势。人大代表走访基层、同普通民众大联欢等图片借助代表委员的“桥梁”身份,通过反映其与领导人、普通民众的互动,凸显“民主”“协商”等特质。

1985年3月26日1版,关于“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幕”的报道选择了“会场+领导入场”两幅图片。会场图摒弃了以往严肃刻板的全景图,转而使用看得清个体的会场一部分,通过取消留白的方式凸显“两会”的庄严之感。在与会领导图片的选择上,抓取彭真、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步入会场的时刻,一方面,以静态的图像展现动态的时刻,极大地凸显了现场感;另一方面,通过步行入场的瞬间赋予邓颖超等人“与会者”的身份符号,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中央领导”的政治符号,转变公众的关注视角,扩大了公众的思维空间。

“两会”中具有民族或国家象征意义的图像,自然会附加上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统领感,在摄影图像协助塑造国家政治形态与社会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图像意志传播意识形态,唤起公众的政治联想⑥。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两会”图片着重展现代表委员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凸显其在沟通政府与广大民众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两会”代表的“民主”“协商”等意义传递给受众,进一步增强受众对“两会”本质的理解。

(三)多元形态共生期(2006—2018):严肃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工作方式,增强群众观念。2008年6月,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⑦。这是我党首次将“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随着党中央“以人为本”新闻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这一时期的“两会”图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在数量上,受2008年版面调整影响稍有回落之后,2009年起,呈逐年高速增长状态。其次,在主体选择上,不仅关注与会领导、代表委员,还将目光转向基层群众、媒体记者、工作人员等普通大众,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两会”全貌,开幕式、闭幕式的报道较为统一地选用“会场全景+1至2张领导人特写”的模式,刻画“两会”本身的严肃性。最后,呈现方式上也别具匠心,组图、漫画、创意性图片等成为主要形式,在活跃版面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果。

“两会”期间,会场与中央主要领导的图像最能体现会议的严肃性,将其以不断趋向统一的组合方式置于头版头条位置,作为会议开幕式、闭幕式的代表性图片,是《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坚持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视像文本的生产和叙事在政治形态表达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基本存在形态⑧。2015、2016年《两会表情》专栏以组图的方式抓取“两会”瞬间,此类图像在选取及呈现方式上进一步扩大了受众对与会主体形象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契合公众需求,凸显其作为党报践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中国特色新闻理念。

三、《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片的叙事策略

(一)以图说“事”:促进政治新闻可视化

作为历史的印记,图像在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被视作特定历史背景下重大事件的现场“目击者”。“两会”是我国的重大政事活动,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可视化的传播方式弱化了“两会”本身的严肃政治性,使其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从数量上来看,《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片数量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5年以后,每年图片数量超过100幅,自2015年以后,每年超过300幅,2018年超过500幅,大量图像的使用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两会”的真实现场。从内容上来看,《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像在主体选择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改革开放初期,“两会”新闻图片数量不多,内容主要是领导人或会场图。自1985年起,代表委员成为镜头抓取的主要对象。2006年开始,创意设计图开始大量运用,尤其是经济新闻报道中大量数据图的运用,使得“两会”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从呈现方式上来看,2006年以前主要是直接刊登常规的新闻现场图片;2006年以后,大量漫画、组图、数据图表等创意设计图开始运用于“两会”新闻报道之中,通过图像的方式将“两会”这一严肃的政治事件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改革开放初期,“两会”新闻图像只承担展现真实现场的辅助作用,“两会”新闻内容主要靠文字信息来呈现。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时政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只追求严肃刻板性,而是将灵活性、亲近性融入新闻报道中,在保证政治报道严肃性的前提下,化解其刻板的风格,使其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因此出现了大量与会人员的精彩抓拍。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两会”新闻图像的呈现方式发生改变,从改革开放初期单纯的现场刻画转为更加追求多样化的传播效果,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契合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从简单现场刻写到信息全面可视化表达,《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像的叙事变迁不仅是新闻实践的发展,也是我国政治话语的变迁。

(二)借图传“意”:代表性图片强化传播场域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强调,传播者或受众的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新闻图像已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图像的产生过程是特定场域内意义建构的起点,大众媒介的广泛传播是图像意义建构不可或缺的环节⑨。把握好图片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运作关系,赋予典型图片符号以代表性意义,借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不断加强意义刻写,在特定的场域中维护巩固受众思维,形成图像记忆⑩。对代表性图片符号进行意义建构,会极大地增强图像的传播影响力,同时会将受众的关注点吸引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加强并扩大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在开幕式、闭幕式的报道中,统一选用“会场全景+1至2张领导人特写”的组图方式凸显“两会”的政治性,这种编辑模式长久沿用下来之后,会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传播场域,在受众心中形成一种特定记忆,使受众看到这样的图像组合就会自动联想到有关“两会”的政治记忆。此外,在版面编辑方面,《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多采用红、橙等色调,用人民大会堂穹顶的五角星、天安门剪影、华表等元素镶嵌空白,活跃版面,营造“两会”信息的特定传播场域,强化受众记忆。

(三)优化图像结构:实现硬新闻软着陆

时政新闻图片是重大政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也是报道中受众首先关注到的部分,因此除了必须呈现的全景图、领导人特写等场景,其余多角度、多方面的图像应该在尊重政治倾向和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尽量贴近普通群众,实现“软着陆”,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抓拍真实自然、能引起受众兴趣和共鸣的瞬间,全面展现新闻现场实况,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表达效果。

《人民日报》“两会”新闻图像在主体的选择上,从最初着重呈现领导人或会场全景,转而聚焦于人大代表或普通群众,通过关注其“两会”期间的工作或生活细节刻画真实的形象,通过对现实瞬间的抓取凸显其亲近性。2003年3月6日6版,《少数民族代表成亮点(两会剪影)》中,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在记者的提议下并排向前走,为摄影记者提供最优拍摄场景,这种会场外细节的抓取成为报道亮点。

四、结语

报纸的报道方式是受众所熟悉的“图片+文字”形式,因此图片成为再现现场、叙述事实、活跃版面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在“两会”新闻图片的选取上,从简单政治刻写到凸显人民意志,再到平衡时政新闻的严肃性与受众需求的多样性,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凸显了国家政治话语的转变。

注释:

①⑥孙慨.摄影研究中的图像学阐释[N].中国摄影报,2013-09-13(003).

②李锦营.重建历史情境——“情境逻辑”理论与美术史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③[德]汉斯·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M].洪天富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

④王春辰.图像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31.

⑤张善若.中国政治文化对公共政治讨论话语的影响——以立法听证会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97-110.

⑦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N].人民日报,2008-06-21.

⑧周逵,苗伟山.竞争性的图像行动主义: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一种视觉传播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6(11):129-143.

⑨邱华.修辞传播学视域下新闻图像的意义建构[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⑩Dahmen,N.S.,Mielczarek,N.and Perlmutter,D.D.(2018)‘The Influence-Network Model of the Photojournalistic Icon’,Journalism&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4),pp.264-313.doi:10.1177/1522637918 803351.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受众图像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