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需求实证研究

2020-08-18 11:47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服务建设

陈 黎

(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0)

1 研究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家或地区创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充分体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广州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本次疫情影响下实现“逆势爆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020年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穗府规〔2020〕1号)提出,对于掌握“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并建设的重大公共技术平台等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特殊优惠扶持。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作为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全面整合行业资源和创新能力,建立行业上下游产品协作开发机制,实现产品从原料到终端的快速转化,切实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有重要意义,将有效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展产业生态圈,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石。

1995年 Brian Collinge 首次提出“公共服务平台”概念[1],后续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内涵、功能和地位、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建设路径以及平台发展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在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经验方面,四川省依托“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构建了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按照开放、流动、联合、共享的机制,整合了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为生物医药研发和企业技术创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提供专业、便捷、集中、可靠的技术支撑与服务[3-4]。

结合前人研究及已有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经验,本文在调查制约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以及行业内亟待攻克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建设生物医药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客观需求及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摸清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对公共技术平台的功能需求、参与建设意愿及意见和建议,分析该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建设思路。

2 调研概况

调研方式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随机抽样调查选取广州科技型生物医药企业。重点调查主要针对生物医药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或研发投入大的在穗重点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结合了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试调查等进行修改完善[5-8]。

被调查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70家,样本基本分布情况如下:一是过半的生物医药企业处于成长或成熟期。成立时间10年以上的企业有42家,占比59.15%;成立6~10年的企业有20家,占比28.17%;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企业有9家,占比12.68%。成立2~5年的企业有2家,占比12.68%。二是近9成的被调查企业有研发活动,且有较为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链。87.14%的生物医药企业有研发活动,其中采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经营模式的企业有52家,占比74.29%。三是被调查企业所有制属性覆盖面较广:有限责任公司30家,占比42.86%;股份有限公司12家,占比17.14%;私人企业9家,占比12.86%,国企8家,占比11.43%;境外投资(含港澳台)企业6家,占比8.57%;中外合资及其他企业5家,占比7.14%。以上可见,本次调查样本在企业成立时间、研发能力及所有制方面分布情况较好,调查结果基本能反应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共性问题及建设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需求及意愿。

3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及创新制约因素

3.1 共性问题

调研显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产业发展整体实力较弱(占44.29%),产业内部缺少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核心、集群龙头企业(占41.43%),产业链条短、大多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相对较小、缺少核心竞争力(占38.57%),产业整体层次相对较低(占37.14%)。

表1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综合来看,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龙头示范企业少,导致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整体竞争格局较分散;同时,由于国际生物医药巨头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受到排挤和挤压,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再有,专注于成果有效转化的共性平台缺失及产业资源的分散等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发展[9]。整体来看,广州生物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及协同力仍较弱,产品关键零部件、医疗医药检测、制造设备、高端原辅料(如光学检测器件及芯片模块)等对外依存度高。国民健康意识与健康知识脱节,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行业内高科技产品的推广和运用。

3.2 创新发展制约因素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先进技术对市场渗透率较低等特点。随着原微生物变异加速,输入性动物疫病增加,新的疫病暴发周期缩短、爆发频次增加,要求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稳定的研发资金投入和持续的人才梯队建设。但在实际研发中,企业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按各因素重要程度排序,阻碍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六大主要因素有:企业单独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本高(70.71%),技术创新关键人才紧缺(45.71%),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相关工艺流程亟待突破和改进(45.71%),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整合“全产业链”创新资源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30.95%),行业内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专利信息、人才信息、专家信息等供需不对称(29.76%),企业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渠道(20.71%)。

表2 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综合来看,一是企业单独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本高。新产品、技术研发周期长,许多新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程度不够,从研发成果转变为最终上市产品时间长、程序复杂;同时,随着国家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等标准不断提高,企业要保住药品生产批文,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开展相应的研究,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企业单靠自身难以维持。二是行业高端关键技术人才紧缺,特点是应用基础研究人才招聘难,人才培训、交流体系有待完善。三是国内自主研发产品基础原始研究不足及标准不高,质量控制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稳定性差、批间差大等问题。如:当前中药材研制水平严重制约了现代中药研发及中成药的国际化。四是产学研深度结合不紧密、研发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成果转化周期长、技术(产品)中试能力不足、转化率低[10]。如在干细胞领域,成果集中于上游储存业务,中下游干细胞制品制备及新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中小企业中试能力不足,而研究机构主动配合公司进行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不够,科技成果临床转化市场空间尚未充分释放。五是行业内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及开放力度不足,高校科研院所、药企、医院的技术资源难以共享与整合利用。六是银行贷款利率高、缺乏对产业研发的长线投资机构,企业融资难。七是行业内公共技术中介服务体系薄弱。目前广州市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主要依靠科技管理部门、业务洽谈等渠道解决,真正落户与主导产业对接的公共高技术中介机构甚少。

3.3 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

据调查统计,广州生物医药企业认为近3年本行业内亟需攻克的重大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物、生物药、现代中药等药物开发与应用领域,以及分子诊断技术、工艺流程技术、精准医疗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还有高性能原材料、医疗器械开发与应用领域(见表3)。

4 企业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需求及参与意愿

4.1 功能需求

在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最希望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提供的功能有:技术研发服务(60.00%),试验研究服务(46.19%),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36.19%),产品研制服务(34.05%),中试、工艺验证(产业化验证)服务(34.05%)。

表4 生物医药企业对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功能需求

具体而言,在平台的技术服务功能方面的主要需求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77.14%),技术创新人才和专家支撑服务(70%),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或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61.43%)及开展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技术实验、技术(产品)检测(61.43%),这与部分行业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产品)中试能力不足,而研究机构主动配合CRO公司进行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不够,急需行业技术创新公共平台的需求相符。在平台信息服务功能方面的主要需求有:技术市场、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信息(81.43%)、行业内科技动态及科技新产品信息(81.43%)和科技专家与人才信息(74.29%)。

图4 生物医药企业对公共平台技术及信息服务功能需求

4.2 建设意愿及能力

调查显示,有87.14%的被调查企业愿意参与本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其中30%的企业表示有能力当牵头建设单位。从企业营收和研发费用投入额度两个指标的绝对值来看,愿意牵头的企业2018年平均每家主营业务收入为4.64亿元,2018年平均每家研发投入为9944万元,企业规模及研发实力较强。在愿意牵头建设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企业中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营收及研发经费总额位列前三位。

5 广州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相关建议

据调查结果,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面临整体实力较弱,企业单独开展技术攻关成本高,且企业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等共性问题,对该行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出了现实需求。同时,生物医药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需求及具体功能需求。可见,建设广州生物医药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十分必要。

根据问卷调查中企业反馈的意见,结合国内已有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经验,本研究建议按照“边探索、边研究”“以建促研”的原则,在生物医药产业内各个细分领域分别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可在部分重点细分领域先行先试,试点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形成典型应用案例和运营经验而后逐步推广。

5.1 强化顶层设计和布局研究

重视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增强平台对产业的服务能力。以全局视角,研究确定平台运营模式,制定出台平台发展规划指导性文件,明确平台战略定位、建设整体思路和方向,重点强化平台的前瞻布局、资源整合、协同攻关、集群培育、环境营造[11]。综合考虑用地、资金投入等因素,保障平台基础建设,配备一流的科研设备,实现服务层次和服务对象细分化。

政府、高校院所、企业联合设立产学研创新协作基金等调动公共平台积极性。如:研发成果以许可方式给参与平台建设企业使用,参与建设单位可优先享用平台成果和服务等,推动行业内优秀企业牵头建设平台,引导其他企事业单位入驻平台,完善平台生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借助政府的官方形象与权威,强化企业对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认识,多渠道展示建设和发展成效,促进平台惠及更多同行业企业,进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2 探究行业公共技术平台运营模式

为解决现有科技资源闲置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在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中,以企业为参与主体,同时注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高校、科研机构、第三方实验室等现有创新平台资源整合配置和运用,鼓励现有大型仪器、实训场地参与其中,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势互补。

5.2.1 突出政府引导,实现开放协同

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营相结合机制,政府给予适当建设经费,主要依靠行业内部企业间合作。政府设立专项固定资金用于平台的日常运营和完善平台的基础设施;设科技项目专项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供支持。通过定期对平台的考核认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服务效果突出的示范平台给予额外的财政奖励,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长效运营。例如:目前,北京及南京的基因测序工厂模式及其周边聚集的相关产业链的规模已证实,由政府投资,委托企业代管,通过市场化运营,可快速回收成本,既可达到收支平衡,又可以夯实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为产业生态圈的扩展完善奠定基础。

5.2.2 探索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的平台运行模式

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强化平台自身的“造血”功能。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多方参与,多元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组织运行架构体。通过股权合作等,整合行业内高校、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资源,协同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明确平台各建设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共同开展对外服务[12]。公益性免费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服务模式相结合,创建按产业之需定制的服务模式,以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以“拉”助“推”,以“推”引“拉”,提高平台运营服务的精准度及服务效率。

5.2.3 高标准遴选公共技术平台的牵头建设单位

在公共技术平台的依托单位选择上,建议充分考虑平台运作的资金风险、行业号召力等因素,选择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较高的行业影响力、较强的行业融合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研发实力,能联合行业内的上下游产业,具有行业辐射能力的企业做牵头单位和首批参与建设单位。经本次调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营收及研发经费总额在被调查单位中位列前三位,且均愿意牵头建设行业公共平台,可考虑将其作为建设广州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的牵头单位。

5.3 强化平台功能设计

在平台功能设计上,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的功能应主要满足:技术研发服务、试验研究服务、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服务、产品研制服务、中试、工艺验证(产业化验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行业信息咨询服务。具体而言,在技术研发服务方面包括: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技术创新人才和专家支撑服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或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开展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技术实验、技术(产品)检测。行业信息咨询服务应包括:技术市场、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信息、行业内科技动态及科技新产品信息和科技专家与人才信息。

5.3.1 着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攻关

结合市场需求,注重产品或技术的战略意义、创新程度、市场前景、生态影响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力求突破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关键核心工艺,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主要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与国内外尖端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行业重点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5.3.2 促进行业内技术创新关键人才资源整合和支撑

一是通过平台实现行业内国内外顶尖领头人、高校及院所权威专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聚集,建立行业战略家、政策专家、知识产权专家、技术评估专家、咨询师、经济学家等专业人才行业专家库;通过平台建设,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项目中凝聚人才,提高平台对人才的培养和聚集能力。二是联合多方资源共同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载体,实现人才的跨组织、跨区域交流合作,激发协同创新的活力,实现多方共赢。

5.3.3 强化行业信息整合及信息咨询

是通过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建设主体、平台用户的实时交流,吸纳更多的科技资源进入平台,及时了解、跟踪潜在用户的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二是建立科技信息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注重产业政策、成果项目、专利信息、专家人才、产业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知识产权等数据信息的集聚;开发“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13]。

5.3.4 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以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作为桥梁,专门构建产业转化的成果对接交流平台,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协(广州)技术交易中心、扶持技术合同登记服务机构等参与共建,整合全市各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源,促进成果产业化转移,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

5.3.5 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功能多元化

一是实现一体化、一站式综合服务。建立覆盖新技术、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工程化生产到市场化的全过程服务,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检验检测、投融资、行业信息咨询、技术培训、人力资源、品牌管理、市场推广等专业化支撑和综合性企业孵化服务。二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精准服务。例如,在产业集聚园区,开展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交流对接等综合性服务,针对区域产业优势领域,创造性地提供有特色的定制化服务,为技术需求单位、供给单位、投融资机构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化。三是提升平台社会效益,将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社会效益和平台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强化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科技资源社会共享和公共技术服务供给,为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提供科技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凸显平台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

5.4 强化平台管理及考核评估

5.4.1 完善行业公共平台的统筹协调机制

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跨部门、跨单位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如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涉及科技、财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建议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筹协调机制,增强综合协调能力,重大问题由市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形成系统、规范、有序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

5.4.2 完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管理

制定并逐步完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管理办法。包括在组织形式、管理机构、工作场所、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内容、发展导向等方面确立基本规范要求;明确平台的主要任务、参与主体的责权利,防止平台对外开放花费的时间精力与报酬不成正比,或不愿承担维护维修成本、风险和责任等,对平台的各类服务活动和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规范、高效的公共服务。支持建立分平台,在发展主平台的同时联合地方单位尝试建立区域分平台,突破主平台的地域限制,借助参与单位的科研力量和各种资源优势,使平台的服务范围更加广阔、效果更有保障。

5.4.3 建立平台的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各类平台,政府主管部门要重点从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如:服务对产业的支撑与带动效应)、创新特色、用户满意度、平台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评,制定科学的平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平台的动态监管[14]。在具体考核方式上: 一是以实地考察+年度报告相结合的模式,更注重平台实地建设;二是实行动态评估与淘汰机制,建议每两年(也有每3~5年)考核一次,分优良中差等考核等。三是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平台服务工作量、用户满意度、平台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奖励,尤其建立用户和平台为主体的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四是重视评估结果的运用,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制定平台考核长效激励机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的经费补贴和奖励,及时总结平台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引导行业公共技术平台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服务建设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