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发力突破人才困局

2020-08-18 06:34本刊编辑部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困局民营企业数字化

本刊编辑部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这句经典台词深入人心。以企业发展为例,谁能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尤其是当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抢人才就是抢未来。”这不仅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感悟,更是企业家们的普遍共识。只有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才能在企业内部造就海纳百川、百舸争流的繁荣气象,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然而,现实却是不少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人才困局,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近日,中智公司通过调研3000家企业后,发布《疫情影响人力资源市场趋势》报告。在企业人才招聘来看,受疫情冲击,部分公司业务尝试转型线上,数字化的产品运营、技术开发、营销人才等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热门需求人才。据悉,经过数字化转型的尝试,最终只有16%的公司成为“幸运儿”,强烈愿景和艰难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催生出了至少数千万的数字化人才缺口。

诸如此类,“想招的人招不到”或是“好不容易招进来的人留不住”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最常見的困局。造成这些困局的因素有许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劳动力整体供需情况发生改变;二是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有一定脱节,致使企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三是85后、90后甚至00后慢慢成为职场主力军,与前辈们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张扬个性,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诸多隔阂,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四是企业内部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才运营机制。

因此,破解企业人才困局,需要多渠道、多方面共同发力,一起构建良性的人才供给体系。如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所言,民营企业自身要在人才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人才市场以及平台组织要多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学校、科研机构通过创立校企合作联盟、科企合作联盟,使民营企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结合得更加贴切、精准;政府部门则要更多地深入调研,关心民营企业人才问题,在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牵线搭桥,并给予资金支持等。

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培育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人才;做好职前教育,帮助准备就业的学生提前适应目标行业和目标岗位;壮大猎头、人才市场等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的力量;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在企业内部完善人才的晋升、绩效奖励机制、团队能力培训等制度。诸多环节中,从企业自身角度破解人才困局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彭剑锋教授曾说过,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离不开企业品牌的感召力、企业家个人的影响力以及企业内在的管理机制。企业内在的管理机制也就是人才所处的生态环境,如人才的需求能不能满足、才华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否有足够的成长空间等等。总之,就是人才进入这个企业后能不能在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归根到底,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人才困境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企业家具备战略眼光,早谋划、多布局,把人才的引进、培育当作企业运营的长效机制,打造出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困局民营企业数字化
困局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Trouble I’m In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