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眼界?残缺?精神?光明?母性

2020-08-19 12:53毛丹青王安忆吉田兼好冯骥才林楚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鹌鹑装帧孙犁

毛丹青 王安忆 吉田兼好 冯骥才 林楚芳

文  化

因为我在日本生活多年,所以有很多人问我,中国文化对日本有多大的影响力?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年冬天,我到一个面馆买了一碗面。我旁边坐了一位老人。也许是眼神不太好,老人把牙签和胡椒面拿反了,一着急把一盒牙签全倒进了面汤。所有的牙签一下子铺在面汤上,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多尴尬。让我吃惊的是,这时我居然听到他嘟囔了四个字:“草船借箭。”

這就是中国文化的力量。被震撼的瞬间,我起身向这位普通的日本老人鞠了一躬。

源于文化,但超越时空,被更多人所拥有,这是智慧。

(文/毛丹青)

眼  界

本行是自然科学的散文家陈之藩教授,曾有一篇演讲稿,题目为《谈风格》。其中一节,谈到剑桥北边的一条小河,水清可鉴人,照出岸上的小紫花。朋友问他作何想时,他答道:“我哪里会想什么?我即使想得出来,也说不出来,我现在想的是袁枚的诗,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读书人眼里的世界,就可娟丽至此。

(文/王安忆)

残  缺

有人说:“薄绢装帧的书籍封面,很快就会破损,真是没有办法。”友人顿阿却说:“薄绢装帧的封面上下两端有破损,或者螺钿装饰的卷轴书画上镶嵌的贝壳掉落后才美。”这话真有见地,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很多人都认为编纂一部书如果其中各册装帧不统一,会感觉很不舒服。弘融僧都却说:“所有的物品都千篇一律才好,没有见识的人才会那样认为。不统一才妙。”此话深得我心。

所有的事情都整齐划一地完成,实在是没有乐趣。有完成的部分,保持其残留的样子,既有意犹未尽的乐趣,又有生机延续的感觉。

有人说过,建造皇宫的时候,一定会留有未完结的地方。古代贤人的佛教、儒教典籍中,未完结的篇章也非常的多。

(文/吉田兼好)

精  神

我进过不少作家的书房,从冰心、孙犁到贾平凹,我相信那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

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孙犁先生家玩。他屋子里基本没什么装饰品,特别干净、清净、平静,和他的文章一样。

孙犁先生书房的桌上放了一个天青色的瓷缸子,纤尘不染,装着清水,放着十几颗雨花石,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他的脚下永远有一摞纸,别人给他寄杂志的信封,他绝对不会随便撕掉,都是拿裁纸刀裁开,反过来叠起来放脚边,给人寄书的时候包书用。这种整齐、勤俭、有序,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跟人的精神、气质、文风是一致的。

(文/冯骥才)

光  明

八年前的一个深夜,家人生病,我打车去买药,问司机哪里有药店还在营业。司机说他知道一个地方,但我们到那里才发现,药店已经搬走了。司机特别懊悔,连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去西单大药房吧,虽然远点儿,但那里肯定有人值班”。司机说:“真对不起,给您耽误事了,我免费拉您。”我说:“这不怪您,您又不是故意的。”但司机坚决不收钱,一直到下车,我们还在争。到下车时,我硬把钱扔进车里,他又给我扔出来,我又扔回去……

之后我们没再见过。

崔衛平曾说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现在来看,八年前那个深夜,在北京西单大药房门口,光明就站在那里。

(文/林楚芳)

母  性

8岁那年,跟父亲上山打猎。来到一个山岗,突然看见一只鸟,翅膀像是受了伤,艰难地在地上一蹦一扑向前走。我大喜,想上前去把它捉住。父亲却叫住了我:“孩子,放了它吧。这是只母鹌鹑,它怕我们伤害小鹌鹑,正设法把我们从它的鸟巢引开。”

我在周围找了一下,果然发现一个鸟巢。鸟巢里两只小鹌鹑睡得正香。在我走近鸟巢的那一刻,传来了刚才那只母鹌鹑绝望的哀叫声。那次打猎,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下了一个叫母性的概念。

(编译/庞启帆)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鹌鹑装帧孙犁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鹌鹑与猎人
孙犁装外行
我孵出鹌鹑宝宝啦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