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适宜初加工方法研究△

2020-08-21 06:32罗毅范圣此和飞李秀凤孟兆青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细粉阴干冷冻干燥

罗毅,范圣此,和飞,李秀凤,孟兆青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3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耳后腺和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多于夏、秋两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1]。

目前,蟾酥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初加工的不规范是导致蟾酥药材质量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蟾酥初加工方法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如:冷冻干燥、阴干、晒干、鼓风干燥等[2-5]。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蟾酥的道地主产区(临沂)的初加工方法是在17 ℃空调室内利用风扇避光干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未规定应用何种干燥方法和干燥时间,但不同的干燥方法,导致蟾酥的样品外观色泽(深黄色、黄色、浅黄色、白色)和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蟾酥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基于此,本研究采用8种不同的干燥方法(17 ℃风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处理鲜蟾酥样品,通过观察干蟾酥的外观色泽并利用HPLC对干蟾酥的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6种成分进行测定,确定蟾酥适宜的初加工方法,为蟾酥的初加工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系统;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沙蟾毒精对照品(批号:20180945,纯度>99.0%)、远华蟾毒精对照品(批号:20181089,纯度>98.0%)、蟾毒它灵对照品(批号:20180314,纯度>99.0%)、蟾毒灵对照品(批号:111981-201501,纯度>98.0%)均购于天津万象恒远科技有限公司;华蟾酥毒基对照品(批号:110803-201406,纯度>99.6%)、酯蟾毒配基对照品(批号:110718-201108,纯度>98.0%)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鲜蟾酥样品采于临沂费县,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林桂涛教授鉴定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bufogargarizansCantor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

2 方法和结果

2.1 样品制备

蟾酥鲜浆用60目筛过滤,去除杂质,然后用药勺将鲜浆转移至模具中,按照不同的干燥方法(17 ℃风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进行干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称量,至连续2次称量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制成直径20 mm,高约7 mm规格的圆饼状蟾酥。

2.2 蟾酥外观色泽

蟾酥鲜浆经过不同的干燥方法(17 ℃风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制成的饼状蟾酥及其粉碎成细粉外观色泽出现明显的差异(见图1)。鲜浆未经过加工呈现灰白色,膏体状态。经过冷冻干燥后的蟾酥为灰白色的粉末状态,而其他加工后的蟾酥为褐色的块状。蟾酥粉粹后,17 ℃风干、60 ℃烘干、阴干、晒干及冷冻干燥颜色较浅;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的蟾酥颜色较深,随着温度越高,颜色越深。粉粹后蟾酥的颜色由浅变深变化为:冷冻干燥、晒干、17 ℃风干、阴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

注:A. 鲜浆;B. 60 ℃烘干的饼状蟾酥;C. 80 ℃烘干的饼状蟾酥;D. 105 ℃烘干的饼状蟾酥;E. 120 ℃烘干的饼状蟾酥;F. 阴干的饼状蟾酥;G. 晒干的饼状蟾酥;H. 冷冻干燥的饼状蟾酥;I. 17 ℃风干的饼状蟾酥;J. 60 ℃烘干的粉碎后细粉;K. 80 ℃烘干的粉碎后细粉;L. 105 ℃烘干的粉碎后细粉;M. 120 ℃烘干的粉碎后细粉;N. 阴干的粉碎后细粉;O. 晒干的粉碎后细粉;P. 冷冻干燥的粉碎后细粉;Q. 17 ℃风干的粉碎后细粉。图1 不同干燥方法饼状蟾酥及粉碎后的细粉

2.3 不同干燥方法的蟾酥样品6种蟾酥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

2.3.1方法学考察

2.3.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对照品10 mg,置于5 mL量瓶中,加入甲醇制得对照品质量浓度为2 mg·mL-1。精密吸取适量上述6种对照品溶液,加入适量甲醇配置成沙蟾毒精0.045 mg·mL-1、远华蟾毒精0.009 mg·mL-1、蟾毒它灵0.03 mg·mL-1、蟾毒灵0.025 mg·mL-1、华蟾酥毒基0.051 mg·mL-1、酯蟾毒配基0.031 m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备用。

2.3.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蟾酥细粉25 m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溶液20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提取1 h,放置冷却至室温,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充减失的质量,摇匀,0.22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1.3色谱条件 采用Alltima C18(250 mm×4.6 mm,5 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B),梯度洗脱(0~20 min,20%A;20~40 min,30%~35%A;40~60 min,35%~60%A;60~75 min,60%A);流速0.7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96 nm;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2。

2.3.1.4线性关系考察 以对照品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得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回归方程,分别为:Y=13 748X+236.06(r=0.999 9),Y=9 980.3X+34.599(r=0.999 8),Y=8 447.2X+96.422(r=0.999 9),Y=11 592X+114.78(r=0.999 5),Y=15 154X+286.40(r=0.999 9),Y=8 685.8X+103.36(r=0.999 9)。6种化合物分别在0.010~0.557、0.002~0.090、0.005~0.501、0.005~0.478、0.008~0.914、0.005~0.639 mg·mL-1线性关系良好。

2.3.1.5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计算6个峰面积的RSD,沙蟾毒精为0.71%、远华蟾毒精为0.68%、蟾毒它灵为0.64%、蟾毒灵为0.72%、华蟾酥毒基为0.72%、酯蟾毒配基为0.81%,表明精密度良好。

2.3.1.6重复性试验 称取蟾酥粉末约25 mg共6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制备样品,测定6个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RSD,沙蟾毒精为2.46%、远华蟾毒精为2.15%、蟾毒它灵为2.41%、蟾毒灵为3.22%、华蟾酥毒基为3.10%、酯蟾毒配基为3.09%,表明重复性良好。

注:A.对照品;B.供试品。图2 对照品和蟾酥供试品HPLC图

2.3.1.7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2、4、6、8、12、24 h进行分析,计算6个峰面积的RSD,沙蟾毒精为0.46%、远华蟾毒精为4.24%、蟾毒它灵为0.41%、蟾毒灵为1.47%、华蟾酥毒基为0.17%、酯蟾毒配基为0.72%,表明稳定性良好。

2.3.1.8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适量蟾酥粉末6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制备样品,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测得6个对照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4%、99.44%、98.41%、98.37%、99.15%、106.79%,RSD分别为3.37%、3.25%、3.48%、3.26%、3.50%、3.14%。

2.3.2水分测定 按照 《中国药典》第三法测定水分含量,结果见表1。17 ℃风干、60 ℃烘干、阴干、晒干水分为5.99%~6.26%,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冷冻干燥水分为5.50%~5.64%。

2.3.3样品测定 取17 ℃风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加工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计算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质量分数,每个样品平行3次,质量分数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6种成分的质量分数是扣除水分得到的实测值。经过比较,8种不同的干燥方法中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蟾酥内酯类的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变化,沙蟾毒精在17 ℃风干、6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加工方法中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沙蟾毒精在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时,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

表1 不同蟾酥初加工方法制备品中6种成分质量分数 %

2.4 加工效率指标测定

实验过程中记录每种加工方式从蟾酥鲜浆到恒定质量时的加工时间,以及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计算干燥后质量与干燥前质量比值,得到样品的折干率。不同加工方法蟾酥干燥加工时间和折干率测定结果见表2。蟾酥鲜浆在17、60、80、105、120 ℃干燥时,随着温度升高,加工时间逐渐缩短。冷冻干燥为2 d,17 ℃风干、阴干、晒干时间较长,分别为15、15、6 d。不同加工方法,蟾酥折干率不同,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冷冻干燥折干率在29.64%~31.51%,阴干、晒干、17 ℃风干、60 ℃折干率在32.34%~34.36%。

表2 不同蟾酥初加工方法的加工时间和折干率

3 讨论

蟾酥为国务院颁布的28种毒性中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之一。蟾酥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但蟾酥的产地加工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导致蟾酥掺假使杂、浆液种质混杂、灰分超标,很难保证中成药需要的蟾酥原料安全、稳定、有效、可控。

通过不同的干燥方法,除冷冻干燥外,17 ℃风干、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阴干、晒干的蟾酥外观性状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而冷冻干燥的蟾酥6种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的变化,说明冷冻干燥影响蟾酥的外观颜色和状态可能与蛋白质的变性有关。沙蟾毒精为蟾酥中的活性特征成分,具有强心[6]、抗肿瘤作用[7]。其在60 ℃烘干、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时,质量分数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沙蟾毒精遇到高温高热易受到破坏。蟾酥粉粹,过筛成细粉,17 ℃风干、60 ℃烘干、阴干、晒干、冷冻干燥蟾酥颜色较浅,80 ℃烘干、105 ℃烘干、120 ℃烘干的蟾酥颜色逐渐加深,因此把蟾酥细粉的颜色作为衡量蟾酥质量好坏的依据值得探讨。

蟾酥不同加工方法折干率为29.64%~34.36%,说明蟾酥鲜浆含水量约70%,这对于蟾酥的加工较为不利。17 ℃风干、阴干、晒干时间较长,会导致微生物的繁殖,造成蟾酥菌检不合格,影响蟾酥的临床应用。本研究中沙蟾毒精的含量较低,对蟾酥中蟾酥内酯类含量贡献较低。然而,有些蟾酥样品中沙蟾毒精质量分数远高于其他蟾毒配基类成分[8],因此有必要把沙蟾毒精作为蟾酥初加工方法质量控制指标。综合来看,60 ℃热风干燥是蟾酥适宜的加工条件,该加工方法制备的蟾酥质量较佳,蟾酥加工效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与曲婷等[2]报道和《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中规定60 ℃烘干基本一致[9]。

猜你喜欢
细粉阴干冷冻干燥
中国石化开发出制备细粉含量少的聚乙烯催化剂新方法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疫苗的泡沫冷冻干燥工艺分析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剥片机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回收细粉研磨中的应用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浅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前景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酸-冷交互胁迫对保护冷冻干燥发酵乳杆菌 活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