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0-08-23 07:39孙宝丽柳广斌郭勇庆李耀坤邓铭刘德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知识体系教学资源

孙宝丽 柳广斌 郭勇庆 李耀坤 邓铭 刘德武

摘 要:动物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当前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该文介绍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团队管理、优质资源整合、知识体系优化、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知识体系;教学资源;新兴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166-03

畜牧业是关系民生大计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和经验,但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管理”“重基础,轻前沿”“重传承,轻创新”“重讲授、轻交流”等问题。在传统授课中,动物生产类课程长期以学校作为唯一的主体,以校内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产生了“黑板上养猪”“图片学养牛”等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过分以专业技术理论设定课程的知识体系,轻视畜牧业经营管理和产业经济理论;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科新理论,导致课程知识体系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未结合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实验课知识体系较陈旧,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不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欠缺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的动物生产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紧密依托长期以来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优势,积极拓展和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结合本領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更新和优化课程知识体系,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手段,综合改革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互教互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兼顾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畜牧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 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

动物生产类课程“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构成如下:校内教师包括2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实验师(兼事务管理),他们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生产实践能力强。全部8名教师均担任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5名教师具有1~2年的企业生产实践经历,5名教师担任企业生产顾问,1名教师全职在温氏集团挂职,共承担企业研发项目36项;聘任企业导师33名,均为一线技术负责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课程包括《动物生产学》《养牛学》《养禽学》《养猪学》《养羊学》《养兔学》《畜牧学》《饲料生物技术》《畜牧产业经济》《畜牧业经营管理》理论课程及相应的实践实习课程。

校内外导师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实现校内外教师队伍的有机整合,建立校内外教师协同授课与指导模式,开展协同制订教学方案、协同实施实践教学、协同指导实习实训和协同评价教学效果,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培养人才3个方面融合渗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结合人员梯度建设、教务管理和《动物科学学院教学团队负责人更换制度》,保障教学团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创新实践实训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动物生产教学团队依托产业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本团队在与温氏集团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先后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深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为学生开展课程实习、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创造良好的基地条件外,校内教师也通过企业特派员、教师实践训练等途径提升自身的实践与创新教育能力。

团队邀请在企业挂职的教师为本科生以专题的形式授课,将集约化畜牧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以本科生“双导师制”为核心,建立了校内外导师协同授课模式。动物生产团队教师与校外导师协同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协同制订课程教学方案。根据养殖业的技术要求和校外基地的教学承载能力,制订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2)协同实施专业课教学。将专业课教学从教室搬到校内外基地,由校内教师和校外技术人员协同实施现场授课;(3)协同指导专业课实习。学生分小组制订实习方案,在基地和实习点分阶段实施。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协同指导,并组织现场考核;(4)协同评价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课考试与考核成绩由校内外教师共同评定,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

3 以学科前沿为引导,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传统动物生产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存在“重基础,轻前沿”、“重传承,轻创新”的问题,教师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科新理论新进展的更新,导致课程体系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此,动物生产教学团队以学科前沿为引导, 通过引入产业发展新动态、新技术以及新的科研成果,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为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学科,动物生产团队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熟悉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团队教师将最新的动态和成果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促教学,科教协同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例如,讲授维生素D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时,传统授课仅是讲述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研究进展涉猎较少。经过改革,老师在授课时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具体讲述当前饲料中维生素D的添加量及其对试验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对维生素D的功能有了直观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兴趣[1]。这种将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融入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开拓专业视野,从而培养出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专业人才。

针对传统生产类课程“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过分以专业技术理论设定课程的知识体系,轻视畜牧业经营管理理论的现象,在《动物生产学》《养牛学》《养禽学》和《养猪学》等课程中,以专题形式由企业挂职教师或校外导师讲授现代化畜牧生产(猪、牛、禽)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同时在生产类课程群中增设《畜牧产业经济》《畜牧业经营管理》2门课程,进一步完善动物生产课程群。

4 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传统生产类课程教学方式中“重传承,轻创新”“重讲授、轻交流”的现象,通过运用翻转课堂、网络课堂、现场教学、远程视频教学、虚拟实验教学等新兴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同时将考核贯穿在授课过程中,强化过程考核,提高学习效果。

4.1 翻转课堂 以最新一学期讲授的《动物生产学》为例,主讲老师选择《种猪的饲养管理》《奶牛的繁殖》2个部分采用翻转课堂,将课件和授课视频等资料交给学生。每个视频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10min左右),并且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知识的学习,老师提供在线辅导。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教师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2 网络课堂 动物生产教学类课程建立了有效的网络资源库,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自动录播制作系统,将教室实况、教师课件和板书等进行整合,生成多媒体教学课件;(2)纳入考核评定体系。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并考试,计入平时成绩;(3)开展网络资源比赛。包括所有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制作,如课程的课件、动画、游戏等;(4)强化师生交流。建设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在交流平台上提问和探讨,与老师实时沟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3 现场教学 动物生产教学类的部分课程直接在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例如,将学生安排在我院的种鸡场和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时间为1个月到1学期不等,校内外教师现场对各生产环节和工艺流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体现生产实践类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2]。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理论提高”的教学模式,保证动物科学专业的每个学生都能熟悉猪、牛、鸡等主要家畜家禽的生产管理和疾病防控全过程,使之具备在生产一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4.4 远程视频教学 动物生产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基地等资源,建立“学校—基地”互动的远程教学实验室,将现场生产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和摄制现场生产视频,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信息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实践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的补充,优化了动物生产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4.5 虚拟实验教学 动物生产类课程中理论和实习课可以采用现场教学和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结合进行,而实验课均是在校内的实验室进行,如猪和牛的体尺测量、屠宰性能测定、禽蛋的孵化等。但有一些实验,如不同部位牛肉的分割,受到成本高、学生人数多、设备有限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实体研究。为此,本团队建设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突破这些限制因素,学生除了可以在一个方便、安全的环境下完成必修实验外,还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4.6 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强调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50%,主要以学生学习与实践表现为依据,按照平时考勤、课内外提问和讨论、课堂小测、文献综述、教学实践、理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分。

5 结语

动物生产类课程创新的教学体系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专业学生的课堂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能较好地掌握畜牧养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具备在养殖生产线上顶岗工作的能力。在实施“专业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基地和企业”和“校内外双导师制”后,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完全对接,校外导师所在单位也积极对学生进行优先选择和培育,使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琤韡,张水印,欧阳婧,等.以学科前沿为引导的“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8):225-226.

[2]孙宝丽,谢青梅,付晓兰,等.以《養牛学》为例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8):234-23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知识体系教学资源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