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之旅

2020-08-23 07:45徐思璐
少男少女·校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沙山人想围城

徐思璐

我最喜欢做的事只有两件——阅读和旅行。

很小的时候,我就充满了对旅行的美好幻想。我常常爱一个人抱着一本厚厚的《海底两万里》跑到楼层最高的地方,踮着小小的脚尖,闭着眼睛想象着那一片辽阔的大海,一直向北延伸,直至水天相接处;头顶上方,是云雾刚刚消散了的蓝天;海水中无数美丽的霞光像光束般的放射出来;当然,鹦鹉螺号会神秘地藏在深深的海底。

小学,每到我放长假,爸爸就让舅舅把我顺路捎回老家去“旅行”。老实说,刚开始我并不喜欢一个人到老家去体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生活。幸好那时候,我最爱梁老那幽默辛辣的话语,他那深厚功底和积淀辅以小火煨炖出的世间百态,无论多么枯燥的故事,都能调出一番独特的风味。在老家,我常骑着单车,车篮里放着一本《雅舍小品》,哼着山村小调,在山林田野间溜达。这本有魔力的书让我的旅行充满快乐,我驻足凝望《树》—“树的姿态各有不同。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我想树林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我闭眼聆听自然的声音,“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木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

初中的生活是艰涩的,我被束缚在一个框架中,父母,老师,规矩,成绩在这个四四方方的框架上又编织出密密麻麻的线,我被拘束在那细密的网格里,喘不过气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在《围城》里,我难以外出旅行,只能偶尔进行阅读之旅。

中考后,我进行了从小到大最令我难忘的新疆之旅,因为它伴随着更难忘的一个人的阅讀之旅。“一路走来,每一块土地都是有表情的。”正是在《文化苦旅》中,新疆赋予我超越视觉的美感。这里的沙山,是最美的沙山: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赤者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这里的落日,是最美的落日: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在天山纯洁的冰山上撒下金色的余晖,在苍茫的大漠上染上炽热而狂野的红色,在山间的小木屋上,调皮地留下一道橙红色的身影。天空中,红、蓝、 紫、黄、橙、白不停地搅拌,不停地酝酿,最后,夕阳化作一条细长的线,天与沙漠浑然一体。这里的水,是最美的水:它从神圣的天山上流来,从坎儿井中渗出,用如丝绸般的纯净与冰凉,滋润沙漠人民的心。

回顾那从小到大,我一个人所经历的外出旅行,阅读之旅,人生之旅,是我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是那“勘破世网尘劳,回到湛然寂静的境界,需要极度坚忍的修持功夫才能亲身体验”到的归真返璞,是即便是围城人生,也要突破围城的豁达。是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历坎坷后看到的发自内心、最真挚的美。

猜你喜欢
沙山人想围城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晨早
跳槽
孤岛
社交电商的“围城”
大漠的呼唤
“跳兔”,我佩服你
突然来的风
围城之外
鸣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