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2020-08-23 19:18刘文峰
少男少女·校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祖宗祭祖族人

刘文峰

清明回家,有个在我家门口躲雨的路人朝我妈问道:“没去‘拜山(方言,意为上山扫墓祭祖)吗?”

我妈挥挥手,说:“疫情还没过,不能去。而且客家人‘拜山不看日子,有心就行。”

是的,客家人“拜山”,不重形式,只看心意。

我家在有着“客家侨都”之称的惠州,这里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对于惠州的客家人来说,清明并不是一个“拜山”的好日子。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加之农忙以及假期短,清明祭祖总会给人匆忙之感。前脚刚踏进家门,就要急忙准备祭祖的材料;然后上山扫墓、缅怀祖宗,回来聚个餐,接着就要匆匆忙忙赶去做农活或者上班。这样的祭祖太匆忙了,客家人在清明当天往往只会在家里给祖宗烧炷香,等到五一或国庆才会将在各地工作的家人亲戚唤回,携子女“拜山”。

客家人由北方而来。自汉朝起,汉人为躲避战争,寻找好的生存环境,带着祖宗的牌位,来到了南方。“客家”的“客”,便是他们千百年来颠沛流离的象征,他们自称“亻厓(ai)”,意为人到了悬崖边,无路可走,可见旧时客家人的生存状况。客家人“拜山”不重形式的部分原因也源于此,迁徙奔波,南下的客家人根本顾不上传统的祭祖节日,只能在寻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时,为祖宗立一座祠堂,表达歉意。

客家人“拜山”虽不重形式,但还是会有些流程。

“拜山”会从祠堂开始。祠堂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旧时婚嫁、丧事、祭祖、家族会议等都会在祠堂举行。如今祠堂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少,但祭祖这一功能却是不会失去的。

家族的长者会在假期前联系在外工作的族人,告知他们“拜山”的时间,并统计回来“拜山”的人数,提前准备好工具和食材。在“拜山”当天早上,长者会在祠堂安排人准备好早餐,等族人过来吃完,一同商量去“拜山”的路线。客家人的墓并不是集中在一起的,有在山丘之间,有在田间地头之间,也有在河流岸上。这或许就是客家人“客”的表现,从不同的地方来,带着不同的习俗,逐渐融合到了一起。

在商量好路线之后,族人会拿着开山刀、锄头、镰刀等工具,带上水和饼干,便浩浩荡荡地开始“拜山”。

因为身体原因,我“拜山”的次数很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求学时,上午八点出发,翻山越岭,扫了五座墓,有清末保留到现在的大墓,也有只剩个土包和墓碑的小墓。但无论是大墓还是小墓,我们后人的敬意都是相同的,正是他们为族人、为国家不计生死的奋斗和抗争,才会有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

“拜山”回来已经是下午两点,留在祠堂的族人早就准备好了饭菜,等我们回来一同享用。菜是“大锅菜”,东坡肉、白切鸡、酿豆腐……满满当当地端上餐桌。族人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述说“拜山”的趣事和祖宗的成就。

回望过去,自然也会展望未来。族人在回首祖宗光辉事迹时,总会勉励年轻人,既要祖武宗文,也要奋斗拼搏,光宗耀祖。

“拜山”一年并不只有一次,有时国外的族人回来,想上山扫墓,凭吊祖宗时,家族也会组织“拜山”。“拜”的是列祖列宗,是炎黄血脉,也是心中的根。

忽然想起宋朝王定国受“乌台之案”牵连,被贬岭南,其歌姬柔奴答苏轼问时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而对于客家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走得太远,无法再回到故乡,只能在南国的大地上,找一个“心安处”,在新的故鄉,祭奠列祖列宗。

猜你喜欢
祖宗祭祖族人
清明祭祖
学礼仪
绵 延
我的爱和恨
除夕祭祖
《钢琴课》中威尔逊的民族追寻
穿越时空探访“祖宗”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奶奶的宝贝鸡
我的同桌——“猫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