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8-24 11:29赵唯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角型小梁眼压

赵唯洁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苏州 215500)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属常见眼科疾病,发病率、致盲率较高,好发于老年人,多数患者不仅视力出现障碍,还伴有一些恶心、偏头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神经损伤,在短期内失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已成为常用治疗方法[2]。为提高治疗效果,笔者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例,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1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33~75岁;病程1~15个月。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34~76岁;病程1~16个月。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签署研究知情书。比较两组上述信息,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即:术前0.5h使用托吡卡胺(散瞳药)滴眼,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采用表麻加球后麻醉,做结膜瓣(以穹窿部为基底),烧灼止血后,作自闭式巩膜隧道(膜缘后2 mm,长5~6 mm)。作前房穿刺时,黏弹剂注入,连续环形撕囊,水分层并水分离,悬浮核,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将残留皮质吸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将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切除,残留物质(前房内残留黏弹剂)吸出,进行缝合复位等操作,并注射抗炎药于结膜,手术完毕。

1.2.2 观察组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操作同对照组,房角分离术如下:在乳化晶状体核,冲吸残留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去除黏弹剂,采用卡米可林缩瞳,黏弹剂注入虹膜根部,钝性分离房角(360°无死角)。人工晶状体和囊袋内部伸进I/A头,完全抽取出黏弹剂,分离色素和有机物,前房恢复,调整晶状体位置,水化后关闭切口,测量眼压正常范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结膜囊上,纱布包扎患眼,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术后眼压低于21 mmHg,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术后眼压控制在21 mmHg,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眼压、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眼压、视力比较:采用非接触眼压计、国际标准视力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高眼压、瞳孔散大、前房渗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当P<0.05时,表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疗效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4.168,P=0.041),见表1。

表1 疗效比较[n(%)]

2.2 眼压、视力比较

眼压、视力比较,干预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眼压、视力比较(±s)

表2 眼压、视力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眼压/mmHg 视力/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8 33.59±2.35 17.72±4.19* 0.28±0.06 0.48±0.12*观察组 68 33.51±2.42 13.59±2.67* 0.27±0.07 0.65±0.20*t-0.196 6.855 0.894 6.010 P-0.845 0.000 0.373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2例角膜水肿、3例高眼压、2例瞳孔散大、1例前房渗出、1例前房出血,总发生率为13.24%。观察组,1例角膜水肿、1例高眼压,总发生率为2.94%。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4.847,P=0.028)。

3 讨 论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导致患者视力急剧下降,致盲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超声乳化,属微创手术,对患者的结膜、巩膜刺激较低,手术风险较低,切口密封性较好,能够获得高灌注压效果,在手术过程中,有利于进行房角相关操作(包括:分离房角粘连、松解、开放)、重建房角水循环、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小梁切除术,是临床常见手术,在术中于眼部建立一条永久性房水过滤通道,能够降低眼压,恢复房水平衡,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病症。虽然应用小梁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成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但为创伤性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影响患者预后。而且,应用小梁切除术,常会出现眼压控制不佳的情况,导致患者需多次进行手术治疗。房角分离术,在手术中,从房角处将虹膜周边粘连分开,重建正常周边房角结构,恢复小梁网滤过功能,增加房水流出量,降低患者眼压,进而改善病症目的。而且,房角分离术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眼内压无影响,术后并发症少。故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眼压、视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推荐。

猜你喜欢
角型小梁眼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