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探讨

2020-08-24 00:53林学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德育教育

林学辉

【摘要】  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教育的重心越来越偏向德育教育。但是由于我国现状教育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在农村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德育教育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减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使农村学生能够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健全的人格成为了当今社会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教育新形势 农村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028-01

0

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落后,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开展,针对农村所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解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限制。通过改善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在农村学生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黄金阶段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农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教育内容已经转变为以德育教育为主,那在农村地区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针对于教育这种新鲜的教育理念,而是采取口头上讲述,但是没有落到实处的做法。教师没有对德育教育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农村教师看重的仍然是学生的分数和表现。

(二)德育教育的手段陈旧,不适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手段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用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明白德育教育的本质,让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

由于在农村学生的父母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教育方式上可能会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而且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有限,针对一些特定的问题,还需要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学校外面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

二、农村中学实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

教师作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思想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对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进行培养和锻炼,教师对德育教育有了正确的认知后,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够给学生正确的指引,是德育教育融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座谈会”,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可以是组织学校里的所有老师来畅所欲言,谈一谈德育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样能够针对那些对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知的教师,使他们形成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知。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请德育教育方面的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为本校的教师解疑答惑,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生的发展而言,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被应用到教学领域,国家为了能够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教学差距,针对农村的教育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也使得在农村中学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运用。因此在农村中学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信息技术,通过创新德育教育表现的形式来使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正确的认知,从而加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向学生展示PPT或者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学过程中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由于多媒体是新兴技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所以通过多媒体展现的教育能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中学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才能够有所收获。建立良好的人際关系,首先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亲密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尊重,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家访工作,由于在农村地区,学生困难不仅仅出现在学习上,也有可能出现在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如果进停留在课堂上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误解,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孩子长辈的口中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及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然后在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推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都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就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提供高素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李灏.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9,(33):155-156.

[2]刘军.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渊(中学版),2019,(4):439.

[3]史庆东.均衡教育背景下农村中学德育生活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周刊,2019,(15):173.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德育教育
数字资源在农村教学点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浅析怎样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