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

2020-08-25 01:33王永会李代文
关键词:八段锦阻塞性康复

王永会,李 雪,蒲 静,李代文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绵阳 62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呼吸道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在临床上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现代临床研究证实,中医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院将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到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有效解决了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的现象,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12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双脚平行开立后,与肩部保持相同的宽度,两臂缓慢分别从自身左右身侧向上居高超过头顶,在十指交叉后,缓慢翻转手掌并极力向上托,确保患者两侧手臂可以得到充分伸展,恰似伸懒腰状。②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平行开立后,成马步站式,两臂平曲;手握拳,食指与木质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慢向左平推,直至展直左臂,且右臂屈肘向右侧拉回,右拳听于右肋前。③第三段,调理脾胃臂单举。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之后左手拊掌于身前位置下落后,引气血下行,之后放松全身,自然站立;之后左右反复交替相同的动作。④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臂自然下垂,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合吸气;之后头颈部带动脊柱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后。⑤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呈马步站立,双手叉腰后,缓慢呼气并向左拧腰,缓慢下俯,吐出余气。整个过程中保证动作不停,头从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逐渐引导颈部伸缩,自右侧缓慢抬头,并配合吸气。⑥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双脚平行站立,并将双掌按在脐旁,双手沿脉逐渐分向后腰;之后身体缓慢前倾,保证膝盖挺直,且手掌沿着尾骨逐渐按摩至脚跟。⑦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呈马步桩站立后,两手握拳并分别放置在腰间,拳心向上,睁大两眼。之后缓慢向前伸出左拳,击拳时略微向右腰部拧,且左肩也要随着击拳顺展,顺展后抓回,呈仰拳状置于腰间。⑧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分开平行站立后,双臂从身侧聚过头顶,之后提起脚跟,配合吸气;双臂于身前自然下落,脚跟也随之下落,全身放松。

整个护理过程中,初期主要根据患者的自身体力、呼吸情况等量力而行,以身体不觉疲劳为标准,若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头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每次以运动略有累感、无呼吸困难为佳;之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调整运动量,至少每日锻炼一次,时间为30~45 min。

1.3 观察指标

按照文献[1]的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统计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s)

组别 PES FEV1 MMEF观察组 7.8±3.1 3.7±0.2 2.6±0.8对照组 5.4±3.2 2.1±0.3 1.4±0.5 t 4.15 3.92 2.29 P<0.05 <0.05 <0.05

同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更合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80.3±5.3 86.7±2.3 76.3±3.4对照组 65.4±4.8 80.1±3.4 65.1±3.7 t 9.05 2.18 4.22 P<0.05 <0.05 <0.05

3 讨 论

近几年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患者发病后面临着长期治疗,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已经成为每个护理人员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运动作为疾病康复的有效辅助手段,日趋受到关注[3],康复训练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殊性,此类病症患者的肺功能受损,所以一味的参与康复运动可能无法改善症状,甚至会加重疾病[2]。因此,在未来临床护理中,需要积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康复锻炼护理方法。

八段锦是中国古老的健身导引术,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调神、调息、调形的作用[4],在八段锦中,通过气、形、意的融合训练,实现了呼吸、意念、姿势等方面的结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保证了患者机体活力,还能持续改善患者具有,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传统的中医模式相比,八段锦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可以全面提高人体素质,并且锻炼过程不会受到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在经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后,患者可以在任何空间参与锻炼,保证了依从性。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所得的护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1资料可以发现,通过对观察组实施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这对于患者肺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表2资料中可以发现,对观察组实施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证明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还能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传统护理中所不具备的,因此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八段锦阻塞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