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0-08-25 02:47陈佳榕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图谱决策领域

陈佳榕

(华侨大学 福建 泉州 362021)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病”也层出不穷,如:医患紧张、仇官仇富,全民焦虑,这些“社会病”的背后,往往是人们的情绪在作祟。情绪对行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学者们已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张殿业等研究了情绪对驾驶的影响(张殿业,程静,&张艺,2018),何良兴等探讨了创业者情绪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何良兴,张玉利,&宋正刚,2017)等。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情绪与行为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内对行为领域中情绪的研究成果不断增长,这时候更需要笔者对过往的研究热点进行总结。基于现状,本文将对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检索条件为“篇名:情绪并含决策OR篇名:情绪并含行为”,文献只限定为期刊且在期刊类型里限定了CSSCI文献范围,因为相较于其他期刊,CSSCI的文献质量较高,且更具有说服力。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2020年,检索时间是2020年5月1日,共选中363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图谱法进行数据的挖掘。知识图谱法综合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侯海燕et al.,2009)。本研究使用的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工具为美国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平台开发的CitespaceV软件,已被广泛运用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学等几十个领域,它在可视化分析方面具有精确、高效的特点,因此本研究选取Citespace作为主要分析软件,对决策与行为领中情绪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后来致力于研究该方向的学者提供参考。

三、时空知识图谱处理结果及其分析

(一)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时间分布图谱

从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上看,国内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学术关注度在近年来总体上呈现出较大的进步。在2008年以前研究状态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在该领域的研究中,第一篇明确以“情绪与决策”为主题,发表在CSSCI刊物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庄锦英的《情绪与决策的关系》。该文在2003年发表于《心理科学进展》,其被引频次也是最高的,达到了299次。

在2009年时文献数量开始大增,可以判断2009年是掀起研究热潮的起点年。国内关于情绪在行为领域研究热潮兴起的主要原因与当时所处的宏观环境不无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滑。经济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市场中的现象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幅增加。由于实践对理论的需要,促使学者们加强情绪在风险决策、危机决策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力证情绪在企业经营风险决策与行为中的影响。

2014年至今,发表的文献数量虽然处于波动阶段。但在整体数量上还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2014至2018年研究发表文献数量呈现上下波动的迹象。最近几年国内在该研究领域所产生的学术关注度已经是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需要学者在相关领域发展基础上进行探索,挖掘出新的研究热点,找出突破口。

图1 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二)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空间分布图谱

1.机构分布

对国内现有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的核心学术团体和机构进行统计,制作出成果高产机构分布图(图2),国内现有在CSSCI中发表过该领域研究论文的单位共涉及414家。由图2观察可见,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共发文11篇;南开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紧随其后,均发文9篇位列第二;以上几家机构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及影响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排在第一阵营。从机构数量特征上看,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色局面。从机构中心度来看,除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的中心度为0.01外,其余高产机构的中心度均不到0.01,说明前述几家研究机构在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的中介作用较大,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较好。

在运用CiteSpace对机构合作情况分析时,笔者设置Top N=30,LRF=2,LBY=12,e=1.0的阀值,绘制机构合作图谱如图3,结果显示N=414,E=349,Density=0.0041。从机构合作图谱中看,已经呈现出几处相对集中的机构合作聚类。如浙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中科大管理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进行过合作,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则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等机构合作研究过。但是这些在该领域研究实力最强的院校尚未进行过合作,而是各立门户与一些科研影响力相对弱一些的院校进行合作。图谱反映出现有的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水平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广泛合作的空间仍然较大。

笔者按照以1年为时间切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选择在CSSCI中发表3篇及以上的机构,统计出机构时序图谱。经过Pathfinder进行剪枝后,下方显示为年代时序,节点落在某一年份间则表示该机构开始发文时间。最早在CSSCI中发文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表时间均在2000年,在该领域的科研影响力上看,前者比后者更胜一筹。浙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在2005年开始在核心期刊上崭露头角,而南开大学商学院的科研成果直到2009年才有所表现,但是其所表现出的科研影响力发展之迅速。这几家科研单位迎合了研究热点出现的时间,所取得的成就也较为突出。

2.期刊分布

共涉及164种刊物,期刊刊文最多的数量达到40篇,最少的是1篇。《心理科学》刊文最多,达到40篇,其次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文24篇、《心理学报》刊文22篇。可见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在心理学科范围当。同时,也有数篇论文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和《软科学》上,虽然占比不高,但说明现有研究中也已部分涉及到经济与管理科学范畴,发表文章主题主要围绕“投资者情绪”、“风险决策”、“创新行为”等关键词展开,这一现象反映出,在经济管理学科中,情绪对决策与行为存在影响力,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

四、研究内容知识图谱及其分析

为了更好的展示出近几年来在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的热点趋势,笔者对关键词的发展顺序进行了聚类分析,如图9所示,并结合Citespace的数据将研究时段划分为4个阶段,即:2000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8年,分别聚类关键词,分析该阶段的研究情况,取次数出现在2次以上关键词。

2000年-2005年时间段内,关键词不足15个,关键词集中在婴儿、情绪调节策略、社会行为、认知、中小学生、行为反应倾向、父母管教信息、情绪认知、横截面研究、幼儿等(见表3)。结合图10与表3可以看出,行为领域中,情绪的研究在起步阶段主要关注于一些社会行为对婴幼儿、中小学生或者成人情绪的影响,主要涉及在心理学领域中,在这一阶段中,大部分学者尚且仅注意到了行为对情绪产生作用,还未延展到情绪也会影响行为或者决策。

2006-2010年时间段内,除情绪、决策等关键词外,还集中在情绪智力、情绪反应、内在负面情绪、行为、攻击行为、问题行为、情绪启发式、情绪智力、积极情绪、投资者情绪、风险决策、企业投资行为等(见表4)。结合图11与表4可以看出,该阶段的情绪研究仍然主要聚焦于心理学,但从2008年后,情绪的研究开始涉足于经济与管理范畴,这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的时间也较为吻合,说明学者已经注意到情绪不仅在心理学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投资的行为与决策。

2010-2015年时间段内,除情绪、决策、投资者情绪、风险决策外,关键词集中为情绪劳动、抑郁调节、情绪智力、组织公民行为、亲社会行为、等(见表5)。结合图12与表5可以看出,在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继续应用于心理学,如研究情绪调节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对运动员决策的影响等,同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等。此外,研究者开始将情绪的研究引入组织之中,开始考察情绪对于企业员工及高管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2016-2018年时间段内,关键词集中在创新行为、风怒、问题行为、大学生、情绪劳动、情绪智力、青少年、情绪体验、负面情绪、消极情绪等(见表6)。结合图13与表6可以看出,该阶段在决策与行为研究中,学者相对偏向于负性情绪的研究,如负面情绪与消极情绪,同时,在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毕业生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研究群体开始重点转向大学生,着重考察大学生群体情绪对其行为与决策的影响。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到情绪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

综合来看,外化问题行为、负性情绪、亲子关系等在近期的情绪研究中比较活跃,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前沿趋势。另外,从研究历程来看,在决策行为领域中,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具体到组者和社会之中,并与大环境的发展越发紧密。由于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世界经济格局尚处于变化过程中,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情绪在经济与管理学领域的探索将会为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文的分析,综上所述,本文对国内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现状总结如下,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结论

从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图谱分析可得,国内的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成果呈现总体增长的态势。在2009年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量明显倍增,目前仍处于研究的稳定发展阶段,最近的十年中涌现出一批高产作者及强研究实力的科研机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于心理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刊物上,研究主题也在不断变化当中。研究机构当中,各内部团队进行研究的情况多,而跨机构的科研团队合作情况较少。尤其是第一阵营中的强有力研究团队均未达成合作,强强联手的局面并不存在,作者的合作情况与机构类似。

从研究内容知识图谱分析表明,在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的关键词前沿所涉入的领域较多,如亲子关系、创新行为等,学科交叉性非常突出,同时,每一个阶段的研究主题主要依托于当前的大环境趋势,具有较高的前沿性,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主题。

从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表明,在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的关键词前沿所涉入的领域较多,如亲子关系、创新行为等,学科交叉性非常突出,同时,每一个阶段的研究主题主要依托于当前的大环境趋势,具有较高的前沿性,例如,08年金融危机后,投资者情绪对投资影响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在近几年中,大学生群体学业和就业压力陡增,对大学生群体情绪对其行为与决策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等,因此,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展望

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负性情绪对决策与行为的研究较多且深入,而正性情绪的研究情况则相反。在往后的研究里,可以先厘清正性情绪中所包含的正向、积极情绪对各类具体决策与行为的影响、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从中入手,深入研究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在决策与行为过程中的影响差异,二者作用机制的差异点,乃至差异原因。

现有行为领域中的情绪研究主要落脚点在现实生活中,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隐私保护问题颇受关注,个人情绪在众多的网络平台应用过程中,与隐私披露相关的决策与行为关系尤其值得研究。例如情绪在个人的网络社交账号里的相关隐私披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情绪对网络平台个性化推荐中个人行为领域中的影响研究等,值得在后续进行研究。当下,国内行为领域中情绪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学科,部分涉及经济与管理学科。该领域中学科之间有存在交叉研究的可行性,今后的研究里可以注重交叉学科研究,借鉴相关社会热点信息,尝试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对该领域里的研究应用范围进行梳理,拓展研究范围,寻找新的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图谱决策领域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绘一张成长图谱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