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7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2020-08-26 10:33宋一源陈开花李广意鲍美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易感性多态性敏感性

刘 璐,宋一源,王 婷,陈开花,李广意,2,鲍美华,2

1.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2.长沙医学院科研中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因非酒精因素造成的脂肪大量积聚于肝细胞中的一类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单纯性脂肪肝、NASH相关性肝硬化。NAFLD在国内成人中的发生率为10%~45%,紧随排名首位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之后。研究表明,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如高热量饮食及缺少运动、遗传基因的变异等[1-3]。

以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和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7(MBOAT7)的遗传变异与NAFLD相关[3]。MBOAT7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上,主要编码溶血磷脂酰肌醇的酰基转移酶活性,参与磷酯类和溶血磷酯类之间的脂肪酸转化。2016年瑞典学者Mancina等[4]在欧洲人群中发现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641738与NAFL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然而也有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发现,MBOAT7的rs641738突变与NAFLD无关[5]。对于MBOAT7基因多态性同NAFLD的相关性,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因素可能发挥着协同作用,在研究结果上,各类群体间存在一定区别。因此有必要对rs641738与NAFLD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进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关联性数据,从遗传学角度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病例-对照研究;(2)研究内容为源于MBOAT7多态性与NAFLD易感性的关系;(3)NAFLD同诊断标准相符或同其类似;(4)分析所用数据充足。排除标准:(1)未设置对照组、交叉研究及队列研究;(2)原始文献存在数据错误或缺失问题;(3)综述、摘要或一稿多发类。

1.2 检索策略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或“MBOAT”、“多态性”或“突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NAFLD”。英文关键词为:“membrane-bound O-acyltransferase”或“MBOAT”、“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或“NAFLD”、“polymorphism”或“mutation”。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截止时间为2018年4月20日。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全部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估工作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果双方意见不统一,则通过第3方组织协商会议方式给予解决。对下述资料进行提取:发表日期、第一作者、国家与群体、基因型分布。以相关标准为根据,对纳入文献质量实施评估。

1.4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Revman 5.3与STAT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把比值比(OR)及95%CI当做效应量开展合并分析,显著性关联对应的标准为P<0.05。对纳入研究的基因型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当P>0.05时,则对照组基因型分布服从HWE定律。检测的遗传模型有:CvsT、CCvsTT、CC+CTvsTT、CCvsTC+TT。纳入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测采用Q检验。以I2作为异质性大小的定量标准。I2≥50%则可判定具备明显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实施Meta分析;将I2<50%当做无明显异质性的标准,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施分析。借助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对异质性来源加以确定。采取单因素法开展敏感性分析,即通过观察每次对一项研究进行剔除后的结果稳定性方式来评估敏感性。用于评估发表偏倚的工具为Begg’s漏斗图及Egger’s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待系统性文献检索结束,合计得到19篇文献,对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采取去除处理,最后获得6篇纳入文献,其中2 365例为NAFLD,9 058例为病例对照。具体的文献筛选步骤如图1所示。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Meta分析结果此次Meta分析实施统计分析的对象有加性模型(CCvsTT)、等位基因模型(CvsT)、显性模型(CCvsTC+TT)及隐性模型(CCvsCT+TT)。共纳入6个研究,病例数为2 365例,对照组9 058例。该位点多态性与NAFLD发病风险不相关(CCvsTT:OR=0.93,95%CI:0.77~1.14,P=0.50;CCvsTC+TT:OR=0.96,95%CI:0.86~1.07,P=0.43;CC+CTvsTT:OR=0.92,95%CI:0.77~1.10,P=0.38;CvsT:OR=0.96,95%CI:0.88~1.04,P=0.31)(见表2、图2)。

图2 MBOAT7因子rs641738多态性同易感性森林图(CC vs TT)

表2 MBOAT7因子rs641738多态性同发病风险关联性Meta分析与异质性分析结果

依据种族不同进行亚族分析后发现,在高加索人和亚洲人中,MBOAT7 rs641738多态性与NAFLD发病率均无关联(P>0.05)。

2.3 异质性与敏感性分析如表2数据所示,本Meta分析所纳入的研究之间无明显异质性(Q检验,I2均<50%)。结果可以合并。

经敏感性分析可知,对任一研究采取去除处理未见显著性影响,只有OR值有所变化,提示此分析结果具备稳定性(见图3)。

2.4 发表偏倚分析Begg’s漏斗图检验结果显示,各种遗传模型下的漏斗图近似对称形状。Egger’s直线回归方程检验,各遗传模型均未见显著性发表偏倚(见图3)。

图3 敏感性分析和Begg’s漏斗图(CC vs TT)

3 讨论

NAFLD与多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以往GWAS研究表明,多个关键基因的SNPs,如PNPLA3、GCKR、TM6SF2、MBOAT7等联合作用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与NAFLD的易感性密切相关[3]。MBOAT7位于染色体19q13.42位点,主要参与花生四烯酸辅酶A的酰基转移作用,从而在磷脂重塑途径中发挥磷脂再乙酰化的作用[10]。rs641738分布在基因MBOAT7的3′-UTR区,C—T的突变可使此因子表达及蛋白活性皆减弱。MBOAT7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了脂肪在肝脏的堆积[4]。以往研究发现,MBOAT7等位基因T与血清ALT和PNFI水平升高,及肝脏脂肪变性升高显著相关[11]。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rs641738与NAFLD易感性无关[7-9]。本研究发现,MBOAT7的SNP位点rs641738与NAFLD的易感性无明显的关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族差异和试验设计等导致。如Mancina等[4]研究发现,在非洲裔美国人中,rs641738与肝甘油三酯含量(hepatic triglyceride content,HTGC)有关,但肝脏脂肪化与rs641738的关系在欧洲裔美国人中发现,说明纳入人群可能在这里面起重要作用。另外,也有可能是因rs641738确实并非NAFLD的关键诱发基因,其他与rs641738连锁不平衡的基因如rs8736、rs626283等可能才是真正其效应的关键因子。

本研究在某些方面尚需要加以完善。首先,此次研究的纳入文献均属于随机对照试验。但所检索的文献中多数为队列研究,因此类型研究未设对照组,故应作排除处理;其次,在纳入文献数量方面,此次研究有所不足。在本Meta分析中,总共纳入6篇文献,共含NAFLD患者2 365例,病例对照9 058例,研究数量偏少;再次,未进行NAFLD分型分析。NAFLD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ASH及肝硬化。本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多数未进行分型,因此不能区分rs641738与各个亚型之间的关系;最后,NAFLD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未考虑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和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基于以上局限性,不排除本结果为假阴性的可能。

综上所述,MBOAT7基因rs641738突变可能与NAFLD的易感性无关。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分亚型的数据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数据报告,将有助于提供更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从而为NAFLD的临床治疗和病因学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易感性多态性敏感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