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郁发之”法论治小儿慢性唇炎思路

2020-08-26 13:1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唇炎苦寒口唇

张 荧 王 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南京市 210023

慢性唇炎属中医“唇风”范畴,其发病原因和机理现代医学尚不明确,治疗仍是临床难题。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收集和整理,及大量临床经验的总结,认为小儿慢性唇炎的病机为上焦之热郁闭。治则为越而发之,同时兼顾小儿脏腑气血未成特点,主用钱乙泻黄散加减,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

1 慢性唇炎的中医溯源

唇炎是唇部一系列炎症性疾病的总称,西医学将其分为慢性唇炎、腺性唇炎、光化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其中慢性唇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多样,以干燥脱屑及渗出结痂为主,甚至因反复咬唇而造成唇部肿胀、化脓、溃烂,病情缠绵,于秋冬季节多见,好发于青少年,易影响容貌,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目前,唇炎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主要认为与遗传、微生物感染、日光的直接照射、接触易过敏的物质、免疫系统调节失衡,以及局部理化刺激、精神因素等有关[1]。国内外在慢性唇炎的治疗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没有针对性、可长期使用的治疗方案[2]。

慢性唇炎,相当于中医“唇风”,由于本病易导致口唇肿胀、增厚,故有医书称为“驴嘴风”“鱼口风”等。关于唇风病名,首次见于《外科正宗》卷四,曰:“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宜铜粉丸泡洗,内服六味地黄丸自愈。”其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脾胃有热,气发于唇,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年累月,谓之唇紧,亦名沈唇[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由于伤于乳食且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脏腑特点,脾胃虚弱则湿邪内生,脾之清阳不升,郁伏于内而生脾火;胃气不降,则胃火内生,火郁伏于脾胃,谓之“脾胃伏火”。又因肺卫不足,卫外不固,且内火易招引外风,内外之邪合而引动内热,循经上发于唇部。正如《疮疡全书》中所阐述道:“唇风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周继刚认为口唇疾病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本病发病多与心火上炎、脾胃蕴热及风热之邪侵袭有关[4]。概而言之,唇风病位在上焦,结合小儿脏腑气血特点,脾胃易被湿困、易生伏火;外感风邪,孔窍闭塞,热无以透散,损伤阴液,上蒸发于口唇。因此小儿唇风治疗原则为发于上焦之郁热,应越而发之,兼清心脾之火,滋阴凉血。以钱乙泻黄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1.1 “火郁发之”的理论认识 “火郁发之”来源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郁”是指郁闭于内,不得外泄;“火郁”乃火热被郁伏于内不得透发而形成的病理改变;“发”是指因势利导,用宣散,透达的方法使郁闭的火邪向外发散。“郁者抑遏之谓,发者发越之意,即火热之邪被郁遏于内,当发而越之,以返其本然之性。”这种向外发散的方法并不只是局限于发汗,张景岳形象地比喻为:“如开其窗、揭其被,皆谓之发。”如治疗温病时用透热转气法,阳郁厥逆之四逆散皆为火郁发之法的应用。费伯雄云:“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何郁之有。”因此发散郁火之时兼疏调气机,气行则火不自聚。赵绍琴也曾说:“治火郁,要想法抖落开,郁结一解,其热自散。”这句话形象体现火郁证的治疗特点:发散与理气。

本病案中的脾胃伏火属于郁火,不同于阳明实火。因此不可用苦寒清热药,当顺其本性而疏散之。譬如堆积之麦垛,久之其内腐热,此时若一味浇注冰水,则其内霉腐、积热更甚,应挑散晾晒,则霉腐可去[5]。

1.2 “泻黄散”与“钱乙泻黄散”类比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是由北宋“儿科之圣”钱乙所创立, 首载于《小儿药证直诀》, 钱氏云:“脾脏微热,令舌脉微紧,时时舒舌。”《医方考》云:“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泻黄散主之。”方中重用防风,火郁发之——疏散脾经伏火为君, 辅以甘草解毒和中, 藿香芳香化湿;佐以少量石膏、栀子清泻脾胃之火;清散并用,升降结合,是后世治疗脾胃伏火的基本方。但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提出:小儿“阳常有余”“脾常不足”,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宜均可导致小儿“脾不足”,则水谷运化失常,湿邪内阻,而小儿“阳有余”致湿邪易从热化, 湿遏热伏, 伏邪化火, 加重脾中伏火。且虽然方中石膏、栀子虽然量少,但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苦寒直折之药易败胃,导致腹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使原本在表之邪入里。因此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在泻黄散的基础上修改原方而成钱乙泻黄散,去除石膏、栀子之苦寒药而重在运用火郁发之法,以治疗脾胃郁火。方用升麻、白芷散胃经风热,防风祛风而散脾火,为君;臣以黄芩泻中上二焦之热,枳壳行中上二焦之气,石斛清热养胃,甘草和中;佐以半夏、生姜调和胃气。这二方中都蕴含火郁发之的思想,不同的是钱乙泻黄散除去苦寒药,重在发散,兼养阴清热。

2 验案举隅

患儿女,10岁,于2017年2月25日首诊。主诉:唇部流脓1年余。现病史:患儿1年余前起病,颏下唇部皮肤干燥开裂,色红,结痂伴蜕皮,痒甚,流脓;曾外用各种膏药(具体不详)未效。患儿易过敏体质(牛奶、鸡蛋类),鼻炎反复发作,心律不齐,舌红苔薄。诊断:西医临床诊断:唇炎;中医临床诊断:唇风(脾胃伏火)。方药:黄芩10g、白芷8g、荆芥10g、防风10g、浙贝母10g、百合10g、麦冬10g、生地黄10g、土茯苓10g、车前子10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连6g、生白术10g、生甘草6g。方义:火郁发之,滋肺阴,润肤燥,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2.1 诊治思路 该患儿病位在上焦,邪在肺卫,热毒灼伤肺阴,肺金不足,卫外不固,热毒不散,唇风迁延不愈。唇为脾之外候,唇红发干是为脾有伏火,脾失健运,津液无法上承致口唇濡养失宜则干燥开裂,湿聚脾胃致伏火不消则反复发作。痒甚责之于脾胃伏火上蒸与风邪不散。同时心为脾之母,心火亢盛易下移子脏,导致心脾积热,发于口唇。正如《口齿类要》中论述道:脾之荣在唇……若唇情动火伤血,或因心火传授脾经,或因浓味积热伤脾。由此可见患儿有心律不齐也并非偶然。患儿对牛奶、鸡蛋等高蛋白类食物过敏说明脾胃运化之力不足。

治疗邪在卫分证者,常运用汗法,遵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但汗法之本在于宣通肺卫,调畅肌表,透邪外出,而不是仅仅是指辛温发汗发散之意。因此火郁发之并不拘泥于外感寒热病,需将邪从肺卫驱除皆可用之。治则主要为疏散风热、滋阴降火,辅以清热解毒利湿。

2.2 方药分析 方中君药白芷、荆芥、防风宣发肺卫,均为风药。脾胃伏火发于上焦,应越而发之,用药性轻灵以发散热邪,此为本方的核心思路,配伍黄芩清上焦之热。臣以浙贝母清肺热,配伍百合、麦冬、生地滋阴凉血降火。佐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皆为常用的祛风止痒、解毒利湿药,配伍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去热消。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肺之风热,在仙方活命饮中用大量银花、连翘为君,治疗痈疡肿毒初起,亦是取其辛凉疏散之义。“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因此黄连的作用有二,一是因为患儿心律不齐,再结合唇红而干,是心脾积热所致,用少量黄连稍清心脾之热;二是清中焦之火,但不可用量大,苦则降泻,易引邪入里。生白术健脾燥湿,恢复脾胃升降,使中焦气机调畅,进一步宣散伏火,生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重点在于用轻灵之风药疏散发于口唇之脾胃伏火,清宣郁火,可避免直折火势之苦寒药损伤患儿脾胃,再佐以健脾燥湿利水,滋阴以固肺卫。

3月11日复诊:患处结痂,蜕皮减少,已不流脓,时有心律不齐,上方改黄连8g,土茯苓12g。见图1。3月25日复诊:范围缩小,口唇皮肤较上周好转,上方。见图2。4月8日复诊:好转,蜕皮明显减少,上方。见图3。4月22日复诊:好转,只余少许结痂,上方。见图4。5月6日复诊:好转,已无明显蜕皮及瘙痒,随访。见图5。9月23日复诊:近3个月来未见复发,服药巩固一次后随访。

3 讨论

脾有火,不可苦寒,苦寒则伤脾胃,幼童更甚。火曰炎上,患儿唇红肤干燥流脓是脾有伏火,应区别于单纯胃火之牙龈红肿且口有异味。脾有火也应分虚实,小儿为纯阳之体,多为实火。

图1 3月11日复诊

图2 3月25日复诊

图3 4月8日复诊

图4 4月22日复诊

图5 5月6日复诊

用苦寒,当阳明有实热,若热不甚,则应清而非泻。若邪热在太阳卫分,当散而发之;《伤寒论》第184条指出:“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经多气多血,若有阳明腑实则当苦寒直折以泻火。

三焦热邪,各有其路,皆归其途,变则迫血妄行。上焦有热,越而发之。中焦有热,清而和之。下焦有热,通而泻之。一般情况下,上焦实热多在卫气分,中焦实热多在气营分,下焦实热多在营血分。

唇风主要是由脾胃积热,肺卫外不固,内外合邪,循经熏灼口唇所致,病久耗气伤阴。用火郁发之法疏散脾胃伏火,兼以清热利湿,养阴凉血。治疗小儿疾病不可苦寒直折,其在上焦之邪,则因势利导,发散而解。总结来看,方中治疗小儿唇风的药物可分为四类:一是疏散风热类,二是清热解毒类,三是健脾化湿类,四是滋阴润燥类。具体运用因人而异,如痒甚则疏散风热, 疼甚则清热解毒, 唇肿流汁则化湿运脾, 干裂出血蜕皮脱屑则滋阴润燥,根据感邪程度及种类的不同而调整用药。

中医治疗唇风与西医相比有一定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减少不良反应。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使邪去而不伤正。因本病容易复发,通过中药调理,达到阴平阳秘,减少复发,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唇炎苦寒口唇
唇炎诊断性新分类及其临床诊断路径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冰糖葫芦
观菊赏鹦有怀
说说嘴唇皮上的那些事儿
咏棕树
唇炎为何长期不愈?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苦寒吟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