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是修身的过程

2020-08-26 07:43樊奎
中华书画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书小楷书家

樊奎

常春

1981年生,陕西西安人。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美术学书法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陕西省青联委员、西安市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出版有《中国古代女性书法文化史》《中国古代书法观念研究》等。

回顾常春的求学历程,从汉语言文学,到现当代文学,再到书法博士,她不紧不慢地绕了一个大圈,最后才回归书法。在急功近利者眼里,她似乎耗费了不少时光,但对常春而言,这些不呈直线的履历,如弯曲的弓背,收敛着蓄势待发的力量。

常春眼高,手也高,她八岁学书,临写经典文本,多年后,将研究重点,落于小楷和章草。

常春小楷取法魏晋,对钟繇、王羲之等魏晋诸家研究颇深,其小楷风貌,体式平正又富有姿态。魏晋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了一种精神风范,常春骨子里向慕魏晋气格,作品有难得的风雅隋致。他的章草,从“法帖之祖”《平复帖》人手,自晋人本境出发,未入汉以后流习,下笔老重,书风苍辣,毫无女性书家的轻靡之弊,观之疑出翁臾之手。

明人周臣,曾言为何不及弟子唐寅时,有“但少唐生三千卷书”一说;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亦云:“学技必先学文,天下万事万物,尽有开门之锁钥,锁钥维何?文理二字是也。”——君不见,串起书法史的代表人物,—直以文人為主线,故提倡读书,虽为老生常谈,但绝非空洞之论,实乃一条无法绕开的学书正途。不少书法家在写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时都能出现错字,常春很气愤,她认为书法家对文字要怀有敬畏之心,书法作品要藏进书家的思想和志趣,心手一致是最基本的门槛,那些浮滑之作,注定短命。

常春迂回至书法背后用工,以文学“保养”书法。这半年来,她回溯诗词源流,写能打动自己内心的词句,以心手合一的训练,写出欲罢不能的享受。在多变的书法声势里,她的书法格调,自然多了一抹他人未及的精神底色。

常春说,写字,是修身的过程。她是执着的,她将同龄女性逛商场、做美容、和闺蜜喝茶的时间,都用于文学和书法,她不憧憬早日创新,也不怕过程迂缓,她期望通过修身,将自己的书法人生演绎得更加恒久。

一棵大树,其生长迹象,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若干年后自会根深叶茂。常春于书法,一如大树成长。

责任编辑:韩少玄

猜你喜欢
学书小楷书家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学书有感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钟繇学书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