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8-27 02:12林成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伪影植入术管腔

林成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等疾病的有效方法,且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比单纯球囊扩张术更低,因此在临床应用较为普及[1-2],但是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症状,影响临床疗效。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该病症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其应用在冠脉狭窄评估中的效果良好,但临床关于该检查方法应用在评估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无较多的报道,本文进一步对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正文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共有支架数量144个;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1.85±6.20)岁。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至复查时间为3个月~5年内者;存在胸闷、胸痛症状但无创检查证实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者。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疾病的患者;存在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仪器选用Aquilion one 320排CT扫描仪[由日本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及Excel支架。检查前对所有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查,针对心率>80次/min的患者,在检查前30~60min时予以美托洛尔25mg口服,硝酸甘油0.5mg于检查前5min舌下含服,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和屏气的方法。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层厚、层距、球管旋转时间、螺距分别为120kV、350~500mA、0.5mm、0.5mm、0.33s/r、0.2~0.43mm,探测器及Z轴扫描覆盖范围分别为0.5mm、160mm。采用双通道高压注射器及18G静脉留置针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370mg/ml)50~65ml,再注入生理盐水30~40ml,流速均为4.5~5.0ml/s。连接心电监护仪,开启surestart对比剂示踪技术自动模式,将降主动脉设定为触发位置,阈值设定为150HU,采用volume采集模式扫描,获得最佳的R-R时相,重建层厚、层距均为0.5mm。

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具体步骤为:应用西门子Artis DFA血管造影X线机进行检查,经Sedinger法对桡动脉进行穿刺,以3~5ml/s的流速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置入5F到功能导管,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后处理:将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应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技术重建图像。

1.4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评估冠状动脉支架重建像的图像质量。评估标准:优:图像质量良好且无伪影,支架和支架内管腔情况清晰显示;良:图像质量相对较好,支架和支架内管腔情况显示清楚,有少量伪影存在;中:图像质量一般,图像显示模糊,伪影多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腔的观察;差:图像质量差,伪影较多且明显,不利于观察管腔情况;极差:图像质量差,无法观察管腔内情况。成功显示率为(优+良+中)/总例数×100%。(2)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狭窄程度判定标准:无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即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1%~75%即为中度狭窄;狭窄程度76%~99%以上即为重度狭窄;狭窄程度100%为管腔闭塞。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直径支架的图像质量比较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直径≥3cm的支架成功显示率比直径<3cm的支架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直径支架的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图像质量比较[n(%)]

2.2 不同检查方式的支架再狭窄情况比较 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支架内无狭窄、再狭窄的检出率分别为38.89%(56/144)、61.11%(88/144),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支架内无狭窄、再狭窄检出率分别为43.06%(62/144)、56.94%(82/144),支架再狭窄诊断准确率为63.64%(56/88)。其中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48/56)、53.33%(24/45)、72.73%(16/22)、76.19%(16/21)。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的支架再狭窄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心脏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但支架内再狭窄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3-4]。血管内超声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等在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临床中应用率不断提高,但由于价格昂贵,目前无法在基层医院中普及应用。

本文中所采用的320排CT的Z轴覆盖范围广,且数据处理终端比较先进,其容积时间分辨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采集完成必要数据,减少移动伪影的产生,且能够使320排CT的临床检查适应证扩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选用非螺旋扫描模式,可避免产生阶梯伪影,具有扫描及成像各向同性、各时同性的特点,另外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低,并采用多种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加工处理,能促进图像质量以及影像诊断性能的提高[5]。本文中,直径≥3cm的支架与直径<3cm的支架相比较,成功显示率更高,但总成功率为81.25%(117/144),说明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较高。另外与冠脉造影相比,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支架再狭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说明该检查对支架再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总而言之,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筛查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辅助手段。

猜你喜欢
伪影植入术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