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外德语听力理解研究比较

2020-08-27 09:36郑彧许诺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比较综述

郑彧 许诺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界2009至2019年对德语听力理解的研究情况。随后,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的数量、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果后发现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 实证性研究较少;2)研究内容单一,选题多有重复;3)研究结果较为宏观,无法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文章对今后国内德语听力理解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德语听力理解研究 综述 比较

一.引言

随着中德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德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无论是外语学习还是日常交流,听力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语言迁移等原因,听力一直是德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文章旨在通过了解近十年来国内外德语听力研究的成果,探讨两者间的异同,以期为未来的德语听力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国内外近十年德语听力理解研究综述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国内2009年至2019年间德语听力理解研究的状况,所用文献为我国外语类杂志上发表的德语听力研究。第二部分介绍德语区国家同期德语听力研究的情况。第三部分着重在数量、选题和结果上对比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 国内听力理解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分别输入“德语”、“听力”,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行分组,在结果中选取2009-2019年间符合标准的24篇文章进行文献综述,即从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听力教学(10篇)、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3篇)、听力应试策略(9篇)及听力教材(2篇)。虽然近5年国内研究内容有所拓宽,但仍以教学法和应试策略研究为主。

在研究方法分类标准上,文章参考高一虹等(1999)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性研究和非实证性研究两类。以此为据,对文章进行了整理分类。经统计,过去十年中国内德语听力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仅占总数的25%。

德语听力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大多以实践教学经验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总结(王秋懿2016),并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后所产生的效果,提出改革传统的听力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图式理论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策略教学法,(吉本斯)支架式教育理念,鼓励多教育手段、多模态培养德语听说能力(李婷婷2015),并探究德语听力教学的最佳方式,为德语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听力理解效率。

外语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在线信息处理过程,造成听力障碍的因素有很多,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两方面开展,探索影响德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并试图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魏琦2010)。此外,部分研究还关注文化障碍、文化内容及其中德文化差异等影响大学德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刘颖2010)。

何春艳(2013)通过阐述听力理解的过程和目的,分析了普遍存在的听力理解障碍。李智(2018)等以实际教学和培训经验为基础,介绍、比较了德福考试、德语专业八级、DSH等考试听力理解部分的试题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措施和策略,为考生的应试准备给出建议和帮助。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亦鸿(2018)等对德语课堂教材的选择、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难点、德语新闻听力训练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目的都在于尝试从提高听力材料的真实性、适用性入手,来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

(二)国外听力理解研究综述

文章对近十年德语国家有关德语听力研究的48篇文章进行了考察分析,从研究方法看,实证性研究35篇,非实证性研究13篇;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类别:听力教学法(14篇)、训练材料(8篇)、听力策略(8篇)、导致听力水平差异的因素(4篇)、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8篇)、听力测试(5篇)及其他(1篇)。

针对听力教学法,Behrens & Krelle (2014)等分析了听力理解的教学要求,探讨如何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系统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听力练习、听力日记等辅助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认知及元认知策略的使用(Cross 2009)。Marchenko (2015) 总结了目前主流的两种听力教学法:一种是基于知识型的,主要用于课程和教科书中;另一种是基于任务型的,通常用于支持教学讨论的交流练习。此外,作者还提出,课堂中应该训练学生转变角色,只有学生理解了老师,听力课堂上的所有交流和训练才能成功且有效。

以Juhásová (2019)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指出,音频、电影、电视剧和流行歌曲等适合用于德语听力教学。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训练的效率。但这类材料娱乐性较强,也可能会对听力训练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不同的视角,听力理解策略可以划分成不同种类,如:教育心理学将其划分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借助这些策略,学习者可以更快而有效的学习。被引用较多的是Solmecke提出的听力理解策略,指导学习者要专注于听懂的内容,作预判,通过下上文作推断等(Marchenko 2015)。

听力理解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听觉、认知、动机和交流因素等(Neumann2012)。Hassan & Manap (2014)认为生活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发现,说话者的口音,听力内容的难度和背景也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Heppt et al.(2014)等经实验发现,家庭语言也会对德语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使用于听力课堂上。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播客(Podcast)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播客可以提供真实、丰富的听力语料、能满足不同主题和语言程度的要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是训练听力理解能力的绝佳语料(Stork& Adamczak-Krysztofowicz 2011)。Wagner & Heckmann (2012) 認为音频和视频能充分还原真实目标语言的交际场景,对听力理解教学的优势明显。此外,Bastian(2014)提出有声读物或广播剧非常适合训练德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德国文化。

三.国内外听力理解研究对比

本章节将探讨国内外德语听力研究在数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上的异同。对比发现,虽然国内外德语听力研究的选题有相似之处,但研究仍然各有侧重,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尽相同。

(一)研究数量

总体而言,国际上对德语听力的研究多于国内,各个选题分布合理、数量平均。而国内的研究则显得集中且视角单一。其中,对听力教学的研究数量最多,远超其他选题。

(二) 研究方法

经统计,国内实证性研究仅占总数的25%,而国外实证性研究则占总数的67%。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的听力研究都缺乏数据支撑,僅为经验总结,缺乏说服力,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国内实证性研究中还存在样本小、周期短、共时研究居多、跟踪调查式的历时研究少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三)研究内容

通过上文对国内外近十年研究状况的综述与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在我国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听力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从听力教学法、听力策略、听力训练材料等多方面对德语听力进行了探索,推动了德语听力研究的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外语听力教学的发展和变革。但与此同时,国内的听力研究与国际学界仍有一定差距。首先,国内外虽然对于德语听力研究选题相似。但国际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更为广泛,涵盖听力测试、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等,对德语听力研究也有较为详尽的综述(例如:Behrens & Krelle 2014),而我国在这方面有些欠缺。此外,在对比同一选题的研究时,发现国际学界对单个选题的研究通常更为深入且细致。比如研究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时,国外学者通过实验分别从说话人与听者角度展开研究(Heppt et al. 2014; Hassan & Manap2014)。另一方面,国际研究选题切入点更小,更具针对性。例如Neumann(2012)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中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四)研究结果

因国际学界对单个选题的研究通常更为深入且细致,因此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更加具体,读者往往可以将研究结果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Emde (2012)在研究借助多媒体素材训练听力理解能力时,总结了3点非常具体且实用性极强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使用播客来训练听力理解。反观国内,研究结果往往只能作为教学思路的参考,或是对教学研究的流程给出一定指导意见。

四.对国内德语听力研究的建议

由上述问题看来,当前的德语听力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等方面都有待于更多样化和科学化。但是,国内听力研究的发展也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方法和方向,仍要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来开展研究。在此,笔者仅赘述几个自己的浅薄观点。

首先,基于目前全球化大趋势以及中国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和学习环境等特点,研究者要将目光拓宽,不应仅局限于大学生,必须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纳入研究范围内。另一方面,我国德语听力研究急需综述性文献,能清楚罗列已经取得的成果,从而使今后的研究能够避免选题重复,并指导拓宽研究领域。此外,多媒体技术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已经广泛引起关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尽管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良莠不齐,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又避免其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不同形式的视觉支持的效果优劣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在研究方法上有待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要更加注重实证性研究。目前许多德语听力研究仍然停留在个人凭借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的探讨,并且统计方法也比较单一。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运用更多更为细致的统计学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王秋懿.基于多种教学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德语听说能力[J].亚太教育,2016(15):31.

[2]李婷婷.综合式教学法在德语基础阶段听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39-40.

[3]魏琦.结合语言特点浅析德语听力“难”[J].德语学习,2010(06):70-73.

[4]刘颖.试析影响德语听力训练的因素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05):146+152.

[5]何春艳.提高学生德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德福考试与德语专业八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的内容介绍与比较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5(02):62-69.

[6]李智.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听力理解测试的效度验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8.

[7]金亦鸿.探究真实材料在德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 文学教育, 2018 (06):130-131.

[8]Neumann D. Schwierigkeitsbeeinflussende Merkmale bei Aufgaben zum H?觟rverstehen im Fach Deutsch in der Sekundarstufe I[M]. Gilles und Francke Verlag, 2012.

[9]Stork A, Adamczak-Krysztofowicz S. Eigenst?覿ndige Verbesserung der H?觟rverstehenskompetenz mit Podcasts-Entwicklung von Bausteinen zur Sprachlernberatung im Bereich H?觟rverstehen DaF[J]. Sprachlernberatung für DaF, 2011: 107-122.

[10]Wagner J, Heckmann V. Web 2.0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J]. Ein Praxisbuch für Lehrende in Schule und Hochschule, 2012.

[11]Emde F. Podcasts und Audiodateien zur Schulung des H?觟rverstehens: Beispiele für die Verwendung von H?觟rtexten im Englischunterricht[C]. Web. 2012, 2: 65-7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比较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