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万里茶道茶砖图像与文化交流

2020-08-28 11:18唐世坪
美术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砖茶跨文化交流外观设计

唐世坪

【摘要】以砖茶为代表的物品在有关万里茶道的历史叙述和研究中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从物质文化角度,以社会技术脚本理论为支撑,通过17至20世纪中俄万里茶道贸易下的砖茶外观设计和特点分析,探讨其如何从视觉形象等方面体现社会历史风貌,并带动跨文化交流传播。

【关键词】中俄万里茶道;砖茶;外观设计;跨文化交流

中俄茶叶贸易在明清之际已经开始,17世纪到20世纪初是中俄两国间通过“万里茶道”商路频繁交流往来的重要时期,两国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又借此创造了国家间跨文化的联系交融。

湖北汉口作为茶叶集散和加工中心,是目前学术界基本公认的万里茶道起点,而湖南、福建、安徽等茶园所在地一般被视作茶产区,茶道沿途城市也在茶叶贸易与文化交流过程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晋商、俄商是茶道上的两大主力军。山西虽不产茶,但晋商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中国南方开发产区、加工运输。晋商造就了茶道的辉煌,并由此产生了诸多茶号和知名商标。俄国人对茶叶的需求刺激了当地茶叶商的萌芽,而外来侵略背景下的汉口开埠则为俄商提供了在中国内地开设茶厂的条件,既造成中俄间商业博弈,也为双方茶叶公司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中俄万里茶道这条世纪动脉上,砖茶不仅是主要贸易品,同时还承载和蕴含了中俄两国跨文化交流互动相关的丰富信息和非凡意义。中国的砖茶通过独特的口感和饮茶习惯传播到国外,而作为俄国重要的砖茶产地,中国也在西方近代商业模式冲击下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俄国茶叶商获得在中国直接采购茶叶的特权,“先是在羊楼洞开设茶厂压制砖茶,直销俄国;十年后,将砖茶厂迁往汉口,而将羊楼洞变成了汉口的茶叶供应地”。汉口作为当时可与上海比肩的大都市,是中俄间商业竞争、文化传播的重要见证。而当地有关砖茶外观的设计也像一面镜子,成为中俄间以万里茶道为媒介,以砖茶为重要载体,相互观察、解读、交流的写照。

“双锚”商标(图1)为俄国大茶商古宾创建,茶砖上以两个交叉的轮船铁锚为主要形象,棱角分明又写实的船锚即使被印在茶砖上,其工艺的细致也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钢铁质感。沿圆形外轮廓排列的一排小字“торговыйзнак”即“商业标志”。商标下方整齐的长方形边框中两侧圈内是中文“新泰”,中间的两行俄文“чистыйцейлонский”意为“纯正的锡兰/印度茶”,四周还添加了简洁的线形装饰。另一面则像巧克力砖一样被分为等量的八块,每一小块都印有“双锚”商标和数字,且分割棱角整齐,可能是为了分解砖茶时更加方便,可以徒手掰开而省去了用茶刀撬动切割的麻烦,这种分割设计也是当时其他地区少有的。

“双锚”茶的外观图像风格简洁,以商标为重点突出形象,其余信息则使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摒弃了冗杂繁复的装饰。新泰洋行是其在中国的委托商,作为汉口四大俄商洋行之一,有着当时非常先进的蒸汽压砖机器和砖茶加工技术。茶砖上为何印着中文“新泰”二字却打着正宗锡兰茶的旗号,由于涉及因素较多,依然有探索空间。根据俄文资料显示,近代俄国对印度、锡兰(斯里兰卡)茶的需求也非常大,并为此经历了与英国的商业竞争。锡兰茶叶经常会在中国进行初加工和转运,这或许是“锡兰茶”几个字出现的理由。但转运至中国加工与在锡兰或印度生产加工的成本孰高孰低,俄商是否以中国茶和锡兰茶相互代替,抑或茶砖模具转印制作时出现差错,都需进一步考证。

砖茶对中俄双方的交流和串连作用不只通过商业贸易间接显现,还作为官方交流的纪念物,出现在中俄官方往来的历史中。1891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汉口是近代中俄茶叶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的清廷对此极为重视,制定了极高的招待规格。访问期间恰逢俄国茶商新泰洋行举办纪念庆典,新泰砖茶厂为俄国皇太子的莅临特别制作了一款纪念砖茶,“砖茶最上面的两排俄文翻译成中文,分别为‘皇室殿下和‘国家继承人……砖茶下部压制有三排俄文,译成中文分别为‘汉口,1891年4月9日‘工厂和‘托克马可夫、莫洛托可夫和公司”。这块砖茶的前后图案文字及编排均为俄式风格,醒目的沙俄王冠更暗示了接受者的来历、地位和权力。这次自上而下、由官方到民间的活动推动了汉口茶叶贸易的发展,其“东方茶叶港”的称号也在俄商中逐渐流传。

这块砖茶的表面装饰具有西方海报设计的基本形制和审美,与中国砖茶的形象大相径庭。文字排布有几何化倾向,虽繁多却不显凌乱;图文大小错落有致,编排位置和形态富有变化,俄式风格鲜明。砖茶的防腐性较好,能够长期保存,长方体形态加上纪念性的文字和图案,使这块特制砖茶带有一种微缩的纪念碑性质和意义,记录着两国政商之间经济文化的互通。同时,这也成为俄国太子访华史料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体现了以俄商為媒介,政府自觉与民众自发共同作用下的中俄交流状况。

晋商作为万里茶道贸易的主要力量,不仅在商业经营中勇于拓新,对砖茶形制、包装等也十分重视。近代以来,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外来思想文化的渗入,出现了颇具时代性的砖茶外观形制,体现了中国茶商对外来文化有意或无意的回应、融合与自我消化。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依然稳固,砖茶图像的中式风格和样式依然突出。

中国传统图案与俄文字结合的形制在中国砖茶中十分常见,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外销茶的一种典型风格。“兴隆茂”是山西祁县商号永聚祥创立的一个茶叶品牌,相当于永聚祥设在安化的分号。在其监制的砖茶(图2)表面,岁朝清供式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前部盆景中松梅相映,花盆上是颇具古意的篆书“兴隆茂”三字;后面果篮中是象征福寿三多(多福、多寿、多子)的佛手、桃子和石榴;右上角有竖排“兴隆茂监制”两行字。图案下方有四行俄文,分隔图文的凸起横线像窗框一样为整幅画面制造出仿佛从窗内向外望的错觉。砖茶表面的浅浮雕图案颇具吉祥清新的氛围。

同样有此特征的还有“中国长裕川监制”砖茶(图3)。此砖茶依然是中国传统双喜字和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图案为主体,双喜字居中,牡丹左右对称。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样式,图形上下为中文书写的茶号与俄文的产品宣传。与兴隆茂茶砖相似的构图、题材和吉祥寓意,使茶砖的视觉意象具有传统的中国风格,只是由于消费者的不同,搭配了帮助理解和推广产品的俄文内容。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这类砖茶具有一定普遍性。首先,茶砖表面的图形为中国典型的传统视觉符号,蕴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即使在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西方消费观念的冲击和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后,在外销砖茶外观形制设计中依然扎根中国本土,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题材和视觉形象,例如园林风景、吉祥图案、历史人物、传统纹样等,并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诸如对角线、远中近景分割、对称等构图形式,成为从砖茶到茶叶包装的一种设计风尚。

一方面,带有生产地本土特色的要素常常被应用于外销商品的外观设计中,这是出于对出口地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对于俄国等西方国家来说,“他者”显示出的差异甚至神秘感本身即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鲜明的异域风情不仅满足了俄国人对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好奇与幻想,迎合其欣赏趣味和探索欲,带来新奇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昭示着产品由地理优势带来的过硬质量。就像中国人对俄罗斯的皮毛、欧洲的奶粉有着潜意识的信任一样,当时的俄国消费者同样信任来自产茶大国的砖茶。所以,暗示着产品来源的中国特色图样成为茶叶商赢得消费者信任、增加销量的手段。

而同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新生事物终究会被引入并体现于中国人的生活当中,砖茶的生产和销售也不例外。恢复生产至今的“火车头”砖茶即来源于俄商运至羊楼洞加工茶叶的旧式蒸汽火车头,这类图像的出现不仅为纪念新机器的到来,也拉近了与俄国消费者的欣赏距离。从冒着浓烟的火车头、飞速旋转的车轮、长长的铁轨和标准的五角星等要素中,可以想见外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国人带来的冲击和震荡。这种预示着一往无前、对时人来说充满未来象征的符号,足以表达人们对于近代化工业文明的好奇与渴望。

砖茶无论是作为一种商品还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中西文化符号混杂体现于其中或许更利于交流双方的接受和认同。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的经典茶品——聚兴顺茶号监制的“牌坊”牌茶砖生产于1910年左右。中部装饰性的牌坊图案显然是中国传统题材,但部分细节的处理可能蕴含了欧洲建筑风格的特征。比如牌坊中的几个雀替,不排除图像简化可能带来的不严谨判断,但来回反复的刻线和匾額上方的花草并非中国传统形制和样式,并且“当时的茶叶包装中也曾出现西式卷草纹与中国传统纹样混杂的情形”。如今仍在生产的“牌坊”茶砖,图案基本形式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将“聚兴顺监制”和牌坊中央的匾额改成了五角星。而在百年前的“牌坊”茶砖上,装饰的细节处理连同四行俄文介绍从视觉上直观地显示了特别的销售地点和面向人群,以及欧风美雨在砖茶视觉形象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不同的商业背景、文化氛围和技术支持,17至20世纪的万里茶道上,中俄茶商的砖茶外观设计也存在着各种规律性的异同,并集中体现在除装饰内容、意义以外的视觉形式中。

在漫长的砖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茶商逐步确定了砖茶的大体形制,可以说形成了行业中特定的外观设计准则。首先,以上罗列的外销砖茶中,长、宽、厚度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数值和规格,这说明砖茶的大小设定是根据长期实践,即商业竞争和消费者反馈总结出的总体规律。此外,在万里茶道蒙古市场中,青砖茶即有两种较普遍的“39号”和“24号”茶砖,两者的大小在不同地区的受欢迎程度均有不同,因规格固定,还可以作为货币使用。那么由此可以推断,中俄贸易中的砖茶形制可能也存在大小规格的限定。

其次,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俄双方的砖茶装饰都醒目地标明了自家茶商的茶号或商标。相比之下,俄商所制砖茶的装饰构图更为随意多变,而中国制造的砖茶在图文的布置上更具程式化。砖茶正面预先划分严整的方形框,相当于限定图文编排的范围,在其中继续分割,大多为二段或三段式,中间依旧以方框隔开。主体部分多位于中上部,放置具有代表意义的图像或符号,而上下方则多为商号、商标、外文宣传。

在中国人固有的设计理念中,也许砖茶的长方形形制和表面的压印技术与传统包装纸结构及其木版印刷方式有共同之处,画面构图、题材、文字宣传等方面也类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砖茶表面的图文装饰也起到了与商品外包装相似的宣传推介作用。在包装纸较为简略或可能存在商品伪造的情况时,如果砖茶表面压塑有代表性纹样,则可以进一步宣传商号或帮助消费者鉴别产品真伪。

德国学者雷德侯先生在其著作《万物》中提出了关于中国艺术品“模件化”的生产体系,似乎也可以应用于中国万里茶道砖茶设计中。大体固定的规格和相似的分隔布局使印模压塑制作的标准相对统一,构件基本类似,只是将装饰的画面内容、文字等进行改动,使得砖茶既遵循作为消费品的相似形制,也能因地制宜、相对自由地改变外观设计,突出茶商自身的特色。砖茶是中俄两国茶叶贸易及文化交流的反映,也体现了异域文化与本土环境的碰撞和交融。其外观设计更是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中国对异域文化的借鉴,以及俄国人对东方世界的猜想和解读。

概括地说,砖茶外观设计无非是中俄茶商为推广品牌和商品做出的努力,但作为商品的砖茶连同其携带的视觉符号一同传入千家万户。万里茶道上的大量中俄砖茶以物品的真实性和视觉形象特有的直观性,向我们展现了中俄两国交往历史以及文化交流的图景。

参考文献:

[1]万建辉.万里茶道在两湖地区的茶源地——安化和羊楼洞[J].武汉文史资料,2016(5).

[2]蒋太旭.百年老砖茶见证羊楼洞辉煌[J].武汉文史资料,2016(1).

[3]黄艳华.晚清汉口茶叶竞销中的俄商茶叶包装设计研究[J].装饰,2018(11).

[4][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张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猜你喜欢
砖茶跨文化交流外观设计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首例“GUI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案”被受理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国内主要生产厂砖茶中氟化物含量调查与分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新款赤足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