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博弈

2020-08-28 11:33陈雪夏琼
新闻爱好者 2020年7期
关键词:博弈新冠肺炎话语权

陈雪 夏琼

【摘要】2020年初延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场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疫前线危险重重,而国际舆论场中也是暗潮汹涌、形势严峻,污蔑中国、破坏国际合作抗疫的言行层出不穷,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博弈从未停止。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博弈策略主要有四:及时传递准确信息,尽力推动国际合作;尽力讲好疫情故事,展现中国真实细节;行动传递国家态度,突出民族精神内核;积极应对恶意攻击,坚定表明中国立场。

【关键词】新冠肺炎;国际舆论场;话语权;博弈

自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2020年2月11日,这种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面对疫情的袭击,我国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全体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迅速行动,上下一心,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在付出了封城、民众自觉居家生活,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GDP下降6.8%等巨大牺牲的情况下,中国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争取了近一个月的应对准备时间。目前,中国疫情相对平稳,疫情主战场已由国内转向了国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4月28日北京时间16时,全球确诊新冠肺炎2954222例,死亡202597例,中国以外确诊新冠肺炎约287万例。[1]

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国际舆论场及争锋焦点

本次疫情从出现至今,一直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迅速形成了相关的国际舆论场。长期以来,因为中西方传播力量之间的悬殊,在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舆论场中的焦点在不断变化,但场中各种力量的博弈却没有停止过,始终充满了争议和冲突、对抗与较量。中国作为此次疫情国际舆论场中的重要一方,面对国际舆论场中的复杂局面,采取了多种方式,灵活应对、主动出击,与各方势力进行了争夺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的艰难博弈。

(一)疫情以来的国际舆论场走向

总体而言,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及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我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2]由此可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舆论场的主流走向表现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为抗击疫情付出了极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给予中国应对疫情以正面评价为主,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尽力互助,共同抗疫是主流叙事。

然而,国际舆论场中不利于中国的强劲势力及其声音的存在也不容忽视,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舆论场中始终存在诸多恶意抹黑中国、破坏我国国际形象的声音,带着强烈的双标色彩,混淆着国际社会视听。这样的不和谐之音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惯常的歧视和敌视,疫情在国外迅速蔓延后,这种恶意言论目的则在于减轻国内对政府抗疫不力的政治压力,即通过诱发全球对中国的追责,达到国内的政治卸责。[3]全球抗疫还远未结束,这样的声音即使不能改变合作的主流舆论走向,也确实造成了国际社会大量局部的冲突和关系破坏,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并随时做好准备去揭露和纠正,争夺应有的国际话语权。

(二)疫情以来国际舆论场中的焦点议题

中国出现疫情的同时,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恶意言论和行为就没有断绝过,具体而言,根据疫情发展时间线,此次疫情中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场主动挑起的争端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疫情处理的嘲讽指责

无论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疫情,国外敌对势力都会带着偏见,极力歪曲解读,将矛头指向我国的国家制度,有的甚至自相矛盾。例如对于武汉封城,有些外媒指责武汉封城过晚,封城具体措施不当,留出了人性化机动时间,不仅让病毒肆意滋生蔓延在武汉,还将病毒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有的外媒还指责中国的强制隔离措施侵犯了民众的人权和隐私,认为中国政府用刻板严苛的手段虐待民众,民众因强制隔离而流离失所。[4]很多国家的媒体在报道里冷嘲热讽,借此恶意破坏中国的对外形象。

2.对全球疫情蔓延的荒谬归咎

疾病在国外诸国蔓延开后,尤其是在美国呈迅猛上升之势之后,国际舆论场出现了将疫情蔓延失控归咎于中国的恶意言论,尤其以美国政客、媒体为主。这种归咎首先表现在疾病的称呼上,2020年3月6日之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总统特朗普先后多次在公开场合使用Chinese Virus一词,多次散布所谓“新冠病毒源于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言论,称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借此不停煽动针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敌视和仇恨,引发了美国本土多例针对华人的攻击行为。这种将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国挂钩的言论出现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其提出的“中国负责论”和“中国赔偿论”,即认为中国有隐瞒疫情信息之嫌疑,导致疫情在全球蔓延,要求中国为此负责并赔偿,对中国进行莫须有的攻击。2020年4月14日,特朗普又将矛头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世卫组织存在管理不当和掩盖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上的责任,同时宣布停止对其资助,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而这一焦点贯穿了疫情开始以来的整个过程,始终是争论的主要议题。

3.对中国援外行为的惯性误读

中国向多国援助了大量的医疗物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依然有诸多刻意误读、断章取义存在。3月26日以来,针对中国援外行为,国际舆论场中出现两种荒谬论调:其一,中国作为新冠肺炎病毒的发源地和疫情蔓延的罪魁祸首,妄图通过援助他国来赎罪,并通过强权政治美化自己为世界的救世主,以提高国际影响力。接受中方支援的英国官员公开宣称:“对中国应对疫情的方式表示愤怒,中国在通过救援破坏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也先后作出类似的表态,无耻和双标暴露无遗。其二,从中国进口的试剂盒准确率低,口罩为次品,被包括西班牙、菲律宾、捷克、荷兰多个国家拒绝使用或丢弃。通过对完整报道的片面截取,將这些国家不顾中国提醒,从没有资质的渠道购买医疗物资的不良后果强加于中国政府。

二、中国在全球抗疫舆论场中的传播策略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就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疫情的应对是对中国实力的全方位检验,其中也包括对国际舆论的引导能力。此次疫情中,中国以三个传播主体为轴,分别负责建立不同的话语叙事:第一,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如外交部、各级政府,负责建立国家叙事;第二,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机构媒体以及《三联生活周刊》《财经杂志》等市场化媒体,负责建立媒体叙事;第三,庞大的自媒体,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虽然也有信息传递,但主要还是负载信息背后的个人情感,建立起个人叙事。

通过这三部分传播主体,疫情以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建立话语权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正面出击,主动发声,开放外国记者采访权,向全世界传递真實的国内抗疫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并积极对外援助,竭力推动全球合作抗疫,充分展现我国对内护民、对外助力的大国形象;其次,迎敌反击,通过各种渠道,有理有据地对恶意、无端攻击中国,故意破坏国际合作抗疫等言论和行为予以强有力的驳斥,充分展现中国面对国际舆论场中的阴谋论时从容不迫、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一)及时传递准确信息,尽力推动国际合作

经历了最初阶段的混乱和一些负面操作后,中国由上至下确定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定位,即面对天灾,不能再发生人祸,要不惜一切代价,战胜疫情。反映到对外传播工作中,则是保障信息透明化、公开化,让全国人民了解疫情,获取专业的指导和解读,科学防疫,也让全世界及时了解中国的抗疫举措和形势,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参考和信息帮助。

为了保证疫情信息公开透明,中国及时启动了新闻发布机制,向全球记者开放,公布最新疫情,由主政官员、相关部门专业人士解答记者关于疫情的疑问。新闻发布的主办单位主要有各级政府部门,包括各省区市政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及国家卫健委。最早的疫情相关记者会于1月20日召开,钟南山院士在记者会上证实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以此为分水岭,我国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控措施开始转变。从1月22日开始,疫情新闻发布工作开始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之一实施,疫情期间,保持着每天一场的频率,进入3月后,大部分省区市的新闻发布会时间间隔拉长,但湖北省政府、国新办以及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依然保持高频高效状态,全方位发布国内外关心的疫情信息。

为了满足民众多渠道及时了解疫情信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以及媒体三方紧密合作,向民众多样推送疫情相关信息。2020年1月19日,国家卫健委与专业的互联网医生App“丁香医生”合作,将官方疫情信息进行汇总,制作推出了中英文双语“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专栏。截至目前,该专栏持续实时更新国内外的疫情数据,通过各大平台,主动推送至受众眼前。该数据包括疫情地图、辟谣曝谣、实时播报以及疾病知识四大板块,帮助民众在自己获取的官方信息之外,直观了解疫情动态,并获得科学防疫、抗疫的专业指导,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百度、新浪、今日头条等互联网App也有类似的专栏,以满足不同受众的抗疫信息需求。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通过全媒体方式,将权威的疫情信息传向国内外,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充分发挥了作为一档访谈类节目的功能,从2020年1月20日,主持人白岩松采访了钟南山院士,在专家新闻发布会的基础上再次向公众明确新冠肺炎具有“人传人”现象,引发了公众对疫情关注的第一个峰值,之后该栏目直播对话国内外各界专家、政府官员、医务人员、普通民众等,选取疫情中最新、最快、受众最关心的新闻话题,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受众解读国内外疫情形势,获得了极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和舆论影响力。

疫情发生至今,从中央到地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抗疫工作的部署和进展,疫情期间多次召开政治局及各级重要会议,及时总结并部署抗疫举措。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多次发声,向国际社会不断重申我国对疫情的态度。3月26日晚,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5],强调合作、反对阴谋论。

中国疫情渐趋平稳之后,我们及时总结抗疫的经验,无条件地将这些重要信息分享给全球,以帮助其他国家尽早战胜疫情。2020年4月21日,由《中国日报》主办的“抗击新冠病毒的中国方案”主题网站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的中英双语报告,该报告由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在采访征询60余位公共卫生专家和中外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联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共同完成。[6]报告分为社会共识和全民动员、社会隔离和交通管控、排查检测和动态监测、诊疗方案和救治能力、资源调配和物资保障、指挥体系和战略方针六个部分,总结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梳理了中国采取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以及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的做法,希望能为国际科学界和国际社会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提供参考借鉴,以期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7]

(二)着力讲好疫情故事,展现中国真实细节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全民参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服从安排,居民自觉在家隔离生活,全国资源紧急调动,社区、医护等人员长期奋战在一线,为我国疫情尽早得到缓解,为抑制全球疫情扩散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从前线到后方的抗疫故事,都成为展现中国精神、文化的窗口,我们也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以及境外媒体向国内外呈现那些令人感动、激动、触动的真实细节,既不回避监督也不吝惜赞美,在这些深度报道的传播中实现全人类的共情。

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总台为核心的中央媒体,以《财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界面》新闻和《南风窗》《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纷纷推出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专题,挖掘了一系列深度报道,通过传统媒体端和“三微一端”“YouTube”等海内外的全媒体矩阵抵达全球受众。这些报道聚焦普通个体,记录真实情感故事,更能引发共鸣。机构媒体中,《人民日报》以图文及视频的融媒体报道,记录了《习近平的战“疫”日历》,《北京青年报》3月27日的报道《一个武汉社区副书记61天的内心抗争史》,直面一线工作者抗疫期间的心路历程,而中央电视总台于1月28日上线《疫情24小时》,为网友提供疫情相关的最新实时动态。央视网发布《战“疫”最前线》,以“每个人都在最前线”为定位开展共情报道,汇集医、患、研、防、VR、播6个专栏,集中展示疫情中的医患故事、实验研发进展等内容,有效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8]此次疫情中,表现最亮眼的市场化媒体属《财新周刊》,它在1月20日之前就保持著对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的高度关注,报道量持续上涨,不仅对官方公布的消息和海外的消息进行传递和采集,更推出了多篇极具影响力的独家报道,如《武汉肺炎答疑: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疫情重压下的武汉社区:老人高烧死在家里之后》《新冠治愈者自述:请不要歧视我们》等,每篇报道在其新媒体客户端一推出便达到阅读量峰值,读者动辄以百万计,并通过网络传播至全球,被称为在疫情中“打满全场”的媒体。

数量庞大的自媒体则更多从普通大众的身份和立场,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在经历此次疫情中本身的事实和新闻,成为中国对外发声,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力平台之一。这些普通大众包括新冠肺炎患者及其亲朋好友、医护人员、记者、作家以及千千万万自觉居家生活的民众,他们从各自的视角,更多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的经历,涌现出诸多“买菜日记”“看病日记”,如自媒体“兜爷麻麻不睡觉”作者麦兜妈发表的自身作为疑似患者,战胜病毒的全过程,包括《居家隔离12天,我想我战胜它了》《我在塔子湖方舱的7天真实经历》等文章,鲜活而真实的经历通过朴实的语言呈现出来,特别能引发共鸣。

除此以外,我们以开放的态度,让外国记者入场采访,借国外媒体发出中国声音。如3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布抗疫群像,通过6张不同的封面图,展现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其他5张封面图中呈现的对象不同,美团外卖骑手高治晓因“非凡的使命感”入选,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封面,展现了疫情之下的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客观上让西方社会了解到中国人在面对灾难性疫情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行动传递国家态度,突出民族精神内核

对外传播的形式除了文字、语言,其实还能通过行动的方式进行,让对话的另一方“听其言,观其行”,以达成互相的了解和沟通。中国对内保护民生、对外尽力帮助的态度贯穿于中国政府从上至下的诸多行动之中,这些行动让全球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和平友好的精神内核。

国内疫情严重时,国家采取多种手段,对不幸患病者全力救治并减免费用,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一批批地驰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神速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收治所有疑似患者,调动社区、小区物业等一线工作者保障民众的生活不受影响,对渎职失职者及时追责,大力投入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等。虽然其间也会有工作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国家的举措给了中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和安全感,尤其是在4月4日农历清明节当天,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举行了全国性的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我们以国家级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抚慰全国人民在新冠疫情中遭受的伤痛。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3月2日,有71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支援了大批防疫物资,而当国内疫情好转、国际疫情逐渐肆虐之时,中国又以实际行动帮助其他国家,推动全球合作抗疫。如前所述,中国在国内抗疫期间就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之后持续不断地共享抗疫成果和经验,自2020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防控一线的专家多次与美国、爱尔兰等国的医疗卫生领域专家举行视频会议,就新冠肺炎防控与诊疗进行交流。除此以外,中国派出多个医疗队伍对意大利、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国进行支援,还支援各种抗疫设备,如病毒检测试剂盒、防护服、口罩等紧缺物资,捐款捐物,倾力相助,仅对世卫组织,就捐款5000万美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等工作,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和全球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积极应对恶意攻击,坚定表明中国立场

面对国际舆论场中那些无端指责与恶意言论,中国的对外传播体系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以强有力的证据对谣言各个击破,揭露国外敌对舆论的“反华”阴谋,坚定地表明了中国对内护民、对外助力的立场,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外交部发言人及时辟谣,对外反击常态化

在来自国际的污蔑和诽谤面前,国家的外交部门作为对外传播体系的重要前线,通过华春莹、耿爽、赵立坚这三位新闻发言人,以中国的抗疫政策和一贯立场,在外交部例行发布会和个人发声渠道,严辞反驳,精确表达国家立场,对厘清真相、打破国际舆论一边倒的局面,发挥了极其突出的作用。

疫情以来,只要国际舆论场中出现抹黑中国的言行,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都会及时在公开场合对这些来自他国的恶意攻击予以驳斥,并多次出现一些精辟的话语。2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恢复在蓝厅举行,外交部第31任发言人赵立坚亮相蓝厅,主持了首场记者会。赵立坚首次出场,就《华尔街日报》拒绝为辱华标题道歉一事作出犀利回应,他指出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中国不做“沉默的羔羊”,而该报以新闻报道和评论相对独立为由百般推诿是没有道理的。此前,2月19日该报的相关辱华标题出现后,我国立即吊销了《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认为这是中方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而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则反击称,此事本质上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公然歧视,而非言论自由问题,被辱骂者应该拥有“还击的权利”。4月2日,针对国外采购口罩的“质量问题”,华春莹陈述了事实原委,再次重申我国的口罩质量是一直被严格监测的,并谴责了个别媒体在未弄清事实之前就不负责任地炒作,认为这种行为显然不利于国际抗疫合作。她也多次发推文,为美国抗疫加油,也不断地反击美国“甩锅”中国的行为。4月28日,耿爽针对澳媒记者围绕中国大使接受采访的内容进行的六连问见招拆招,做出了犀利反问与精彩回答。

三位外交部发言人背靠祖国,以坚定的态度、缜密的思维和犀利的语言,向全世界持续传达着中国的声音,展现了中国的气度与智慧。

2.媒体合力,以公开信息内容揭露真实情况

除了外交部发言人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外,媒体作为面向受众最广泛的信息传播渠道,则成为传递准确消息,批驳谎言、披露真实情况的主流阵地。一方面,它们及时报道真实信息以正视听,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巧用传播方式批驳恶意言论。当有此类言论出现时,中国媒体不会立即发文反驳,而是收集各方观点,利用国际上各大媒体的公开信息,通过直接发布、整合、对比国际消息源内容等方式进行报道,让谣言不攻自破。如4月26日《中国日报》经过收集国外各大媒体的公开报道资源以及特朗普的推文原文,精心制作了视频《特朗普的抗疫日历:看新冠疫情如何在美国走向失控》,客观呈现了疫情发展事实:中国及时共享信息,世卫组织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管理并一步步提高全球疫情风险系数,而特朗普则从前期的刻意忽视、轻视,发表各种不以为然、盲目自信的言论,再到后来认为自己不应为此负责任,直至疫情失控后再不择手段转移国内矛盾的全过程,让其谎言、谬言自行暴露,前后对比,自然瓦解。

三、结语

这场始于2020年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远未结束,而疫情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不光是对各国民众生命的威胁、生活习惯的改变,还有对每个国家应对的考验,更有国际舆论场中的激烈斗争。面对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影响,中国始终秉持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发挥了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既积极自救,也不懈援外,更是充分发挥国家对外传播体系的作用,既及时跟进全球疫情进展,报道真实准确的信息,也对国际舆论场中那些不利、恶意的言论予以坚决的驳斥和反击,表现出了中国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话语权策略。正如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我国围绕疫情进行的国际舆论工作作出的评价:“我们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9]。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传播形态与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研究”(17JJD860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胡洪江,郑薛飞腾.美国确诊病例突破百万,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死亡病例已超20万[N].人民日报,2020-04-17(1).

[2]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23/c_1125616016.htm.

[3]赵燕菁.尽快建立中国抗疫的核心叙事[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0808.html.

[4]德外五号.2020年主流媒体战疫报道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报告[EB/OL].http://news.cctv.com/2020/04/03/ARTIVTEycy3mF4tMxX4E4vCh200403.shtml.

[5]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是,2020(8):1-3.

[6]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报告原文[EB/OL].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004/21/WS5e9e45afa310c00b73c786ed.html.

[7]中國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报告原文[EB/OL].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004/21/WS5e9e45afa310c00b73c786ed.html.

[8]人大新闻社.2286篇肺炎报道观察:谁在新闻里发声?[EB/OL].https://www.sohu.com/a/372911735_716096.

[9]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23/c_1125616016.htm.

(陈雪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三峡大学副教授;夏琼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20年5月22日)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博弈新冠肺炎话语权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