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8-31 14:57何望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土地规划问题对策

何望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社会基础建设对于城市化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不断扩展自身的面积,以此来适应国计民生的基本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土地资源所面临的压力和负担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实现城市与乡村布局的科学化发展,对于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011-01

1 现阶段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供需存在严重不足,土地规划任务十分繁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土地保障。与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下土地资源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统筹协调好各个行业的用地矛盾,解决好“四子”(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好房子)问题,统筹土地利用与布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必须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以及国内外发展的相互关系,保障发展的协调性、科学性、合理性。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必须体现国家的主体地位,加强宏观调控,根据现有的发展状况,将土地和金融作为调控经济发展方向和结构的两个重要手段,加强土地规划。

2 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规划与其他方面规划缺乏联系

土地资源规划涉及的内容较多,大到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有紧密的联系,小到与居民住宅、农村耕地利用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时,没有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当前我国缺乏土地资源管理与其他领域之间明确的协调方案,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与其他领域出现矛盾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2.2 土地管理和规划制度的完善问题。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视域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也应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协调城乡差距,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当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这些新问题时,土地管理规划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出现了——土地管理和规划制度的完善问题。

2.3 行政保障手段不完善,过多人为干预

在编制土地规划方面,通常需经历前期准备、实地调研、拟定具体方案、论证、批复及公示等环节。在此期间,需要耗费十分庞大的人财物力,但一些地区会出现规划落后于项目的情况,此外还存在规划听从领导意志的状况。比如为了能够真正落实某个招商引资项目,或是基础设施项目,再或者是一些形象、政绩工程,如果所选择的地块在具体位置上,与土地利用规划不相符,就申请对规划进行调整,此乃造成上轮规划在局部调整上尤为麻烦的因素所在。因为土地规划调整缺少制度及利用评价方面的约束,使得在实际规划调整时,易受人为影响与干扰,有着较大的随意性。

3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 健全规划实施的相关机制

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进行合理编制与严格执行。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可围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建设用地实际情况等来开展,其不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预审、土地整理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新增用地的基本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土地开发管理、新增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引导与控制,尤其是新增建设用地的各项计划指标,需实施目的性的指令性管理,规范与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工作。针对建设项目用地来讲,对其进行预审,除了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主动参与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环节之外,还是国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得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因此,需结合相关法律条款或政策,审查所有建设用地项目,如果不合规需给予制止。

3.2 优化控制

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在整体土地资源的利用上仍受到明显的约束和限制,整体建设规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扩张。并且,由于我国城乡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因此,其相应目标的设定也与土地规划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土地规划管理要实现工作的调整和优化。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要想实现土地资源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对有关主体的思想约束,只有让相应的工作人员在意识上树立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协同发展的理念,才可以真正提升实际行动的效益。

3.3 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用地的补贴投入

农村土地发生大规模流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利用农业用地从事农业生产无法获得理想的经济收入,因此,很多农民积极转让土地外出打工。政府需高度重视此现象,积极对农业生产用地增加补贴投入,这样既能有效保護土地资源,又能适当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最终有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3.4 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

通过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能够有效保证农用地不被侵占,并且能够满足农村建设项目的需求。同时,通过审批也能对农村各个种类用地的总量进行控制,保证土地规划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合理性。另外,加强用地管理及审批力度,还能避免土地管理人员忽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长远发展,并且在保证农用地面积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也有显著作用。由此可见,在开展用地管理及审批工作中,需避免顾此失彼问题的出现,要仔细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保证用地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生态发展规律以及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并为土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5 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以保护农业生产为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空间限制和用途限制问题,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有效解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规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但在深入推进、落实农村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改善农村土地规划现状,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协调配合,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和建设土地,将大大加快土地规划的实施步伐,不断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尽快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意茹.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18.

[2]葛陈国.浅谈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20):220-221.

猜你喜欢
土地规划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四象限分析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研究
探讨基于经跻转型背景土地利用的规划筐理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时期乡镇土地规划管理的探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