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8-31 09:33巴桑拉姆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巴桑拉姆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目标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证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提高其语文素养。但是小学生天真活泼,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因此,需要教师探寻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课堂专注力,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239-01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自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好语文这一重要科目。而针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一问题,教师应“对症下药”,提高课堂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1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虽然各学校都遵循新课改要求,在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我国大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应试教育问题。普遍表现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滔滔不绝讲述知识点,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中,久而久之就会注意力分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自然无法提高;另外,还表现为“死记硬背”,教师通常会帮助学生划分考试高频知识点,让学生在并不理解文章意思的情况下阅读、背诵知识点,从而得到好成绩[1]。殊不知,这些方式都从根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扼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被动性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低下,既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又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1 教师加强其自身素养,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

小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喜欢学习某一学科,除了学科自身特点,还有喜欢学科教学老师的原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积极加强自身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时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课间生活中关爱学生情绪、心情,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从而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其实,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伟大,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喜爱,就是学生最大学习的动力,另外,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应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加强提高自身技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与崇拜,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对原本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备课时充分发掘课本内容的趣味性,使其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而教师负责适当的对重难点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真正做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比如,小学五年级课本中的《猴王出世》一文,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旨,从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根据电视剧《西游记》或根据看过的相关动画片,说说自己对美猴王——孙悟空的理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同时,又将课本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

2.3 合理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尤其突出,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课文情境体验,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发生背景里故事细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备,播放电视剧中草船借箭片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梳理清楚人物关系及故事发生背景和展开情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2.4 创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不以成绩评判学生好坏,对学生一视同仁,真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秉持“因材施教”教学理念,针对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多布置一些基础训练任务,提升其语言基础能力;针对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尽量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表扬学习好的学生,使其努力不松懈;鼓勵学习中等的学生,促使其更上一层楼;发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避免学生自暴自弃现象;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优劣互补,共同成长,鼓励学生思考语文课本之外更内涵的知识。

2.5 增强课后作业趣味性。

课后作业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检验,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巩固,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薄弱之处。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后作业,大多通过书面形式体现,这种形式枯燥、无聊,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仅起不到知识点巩固、检验作用,反而给学生增加负担,学生长期以往处于不情愿、被迫完成课后作业的状态,使课后作业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失去其存在意义[3]。基于此,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原本的课后作业布置形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课后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国语学习课程对小学生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在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师要想方设法的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小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切实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自身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芸.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农家参谋,2020(11):244.

[2]王文敬.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86-87.

[3]杜海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教育革新,2020(07):37.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