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思考

2020-08-31 14:57赫令伍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

赫令伍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倡导与推崇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了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能源消耗方面都要体现生态化的特征。在建筑领域当中,工业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各个环节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些资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较低,但是在施工现场当中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工业化技术和监督机制都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型建筑;建筑工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061-01

1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1.1 设计标准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应用了标准化的设计,它实现了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同时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筑产品的预测性更高,产品存在的各种缺陷与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所获得的利润也变得更高。

1.2 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构件部品的生产向着工厂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使得构件的质量得到了改善、标准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构件部品还可以通过预制的方式被生产出来,这有效提升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现场施工的环节减少、工程量也得到了降低。除此之外,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还有效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同时也使施工过程有效摆脱了各种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具有较强的环保效果。

1.3 生产经营信息化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设计、生产、制造还是运行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是由于每一个建筑都包含了大量的构件,而每一个构件的生产和制作过程都是不同的,每个环节都包含了很多信息。而新型建筑工业化可以充分掌握这些信息,并实现了信息的高效利用,使工业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 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化技术不达标

当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当中,设计环节的各种关键性的技术发展速度都比较慢,在建筑一体化发展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这导致各个施工环节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当前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系统集成度仍然比较低。具体来说,企业只关注装配结构的研究,忽视了其中建筑围护结构、内建系统的完善,同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匹配也并不关注,这导致整个工业化设计技术的创新性仍然比较低,当前并没有形成高效组装、性能优越的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当前建筑的装配结构主要是依赖于现浇设计而产生的,通过内部构件的拆分的方式来实现“等浇”的目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最终的工程目标,但是无法将工业生产的优势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当前工业建筑在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2 工业化监督不配套

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来说,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当前很多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都没有建立起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同时也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创新。具体来说,由于缺乏一体化的招标机制,导致工程的设计、生产以及装配施工都无法相互配套,其中的很多环节甚至出现了脱节的问题,无法使整个产业链实现整体的效益。与此同时,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对新型工业化建筑质量检验和竣工验收的完善机制,这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面临着明显的不确定性。

3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先从设计入手,对那些影响建筑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完善,无论是建筑的加工、装配还是使用过程,都要对构件的标准化和多样化进行研究,在其中建立起与工业建筑有关的建设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在其中建立起完善的技术管理体制,对主要建筑类型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形成装配式的混凝土和钢结构体系,不断提高新型建筑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研发全产业链等相关技术和继承技术,在研究方面,从设计到装配施工、装饰装修、质量验收等产业链技术进行集成发展。在研发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装配式结构,并且进行智能化生产技术,制定生产新等智能化生产控制体系和规模。

3.2 创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监管机制

首先是加强工业项目总承包投标管理。装配式施工项目经初步设计批准后,施工单位可实施总承包一体化招标。在推进建设项目总承包一体化招标模式示范阶段,建设产业化招标项目可建立具有类似工程经验和全产业链资源的招标资格要求,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参与投标。二是优化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施工图会审、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管理流程。采用总承包模式的工业项目纳入专业化管理渠道。简化工业项目的相关程序,建立工业项目综合监理制度,重点加强总承包方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全面责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控制,从而有效的对新型建筑工业化进行监督管理,实施有效的关系体现和管理模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标准化的设计,可以实现构件部品生产的工厂化和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实践当中还存在技术不达标和监督不配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未来新型建筑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促进相关技术的發展,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邱琦,姚琳,郭红超.筑梦十五载 建造新时代——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大会暨2018装配式建筑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住宅与房地产,2018(29):12-38.

[2]文林峰,冯宜萱,黄瑞强,刘东卫,朱林辉,曹彬,李建树,魏琨,高宏杰,曾松,李景峰,童悦仲,孙克放,王芳,刘水,徐喆.住宅建造与品质保障——2012可持续居住与住宅产业化技术发展论坛[J].城市建筑,2013(01):6-15.

[3]刘东卫,开彦,张宏,刘美霞,刘吉臣,吴涛,曹炜,万成兴,郭晋生,陈喆,尹学斌,加藤多加年,李文军,陈志宇,蔺志杰,靳坤.“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与建造”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8(01):6-19.

猜你喜欢
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