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体建筑冰蓄冷模式适用性

2020-08-31 21:37胡茂才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电力能源

胡茂才

摘 要: 综合体建筑对于制冷方面的需求往往较大,在现代空调系统发展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冰蓄冷模式来满足制冷要求。冰蓄冷模式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同时也更加符合国家节能要求,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综合体建筑;冰蓄冷模式;电力能源;制冰

【中图分类号】TU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069-01

冰蓄冷模式中可以通过电力负荷优势、用电价格优势、设施投资优势和空调设备优势等方面,来展现冰蓄冷模式的较强适用性。冰蓄冷空调不会增加电力运行压力,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大规模的综合体建筑空调应用,对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1 综合体建筑冰蓄冷模式适用优势

1.1 冰蓄冷模式的电力负荷优势

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在现代综合体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冰蓄冷模式具有显著的适用性优势,可以通过制冷体系来完成冰模式的制造。这种冰可以存储于冰蓄冷空调内部,在综合体建筑电力负荷出现明显增加时,利用储存的冰来实现建筑空间的制冷需求,从而能够避免给综合建筑体增加电力负担。冰蓄冷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用电高峰的电力负载情况,平衡综合建筑体整体电力能源的消耗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冰蓄冷模式具有较好的电力负荷协调管理性能。在综合体建筑的用电低谷阶段,冰蓄冷空调系统会启动,使用系统的电制冷机来完成制冰作业,在用电高峰阶段则可以缩短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开机时间,利用已经制好并存储的冰来进行控温[1]。通过冰蓄冷模式的制冷原理分析可以可看出,冰蓄冷模式主要是利用能耗转移来稳定电力负荷,这对于综合体建筑的用电规划和整体电网负荷管理而言有着较好的适用性。

1.2 冰蓄冷模式的用电价格优势

我国电力能源价格制定中考虑到了用电高峰和低谷之间的电价调配需求,电价也根据用电情况进行了差异调整,在用电高峰期的电价会高于用电低谷期的电价。综合体建筑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主要利用用电低谷期进行制冰,用电高峰期的电力消耗并不多,这就大大降低了综合体建筑整体的用电成本,使得冰蓄冷模式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用电价格优势[2]。与传统的中央空调制冷模式相比,冰蓄冷模式的空调系统更好地享受到了国家电价方面的优惠措施,使得整体综合体建筑的经济效益水平得以提高。

1.3 冰蓄冷模式的设施投资优势

综合体建筑中采用冰蓄冷模式进行空调制冷时,空调设施投资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冰蓄冷模式的空调设施中,由于采用了错开用电高峰的方式,因此在选择整体的空调制冷机组设施时,就可以选择功率相对小一些的设施。对于制冷机组而言,一般是功率越大价格也就越高,冰蓄冷模式的制冷原理优势可以大大降低综合体建筑的空调系统设施投资成本。

1.4 冰蓄冷模式的空调设备优势

冰蓄冷空调设备从系统性能方面,有着较好的适用性优势。冰蓄冷空调由于能够更好地实现满负荷运转这对于空调设备制冷效率来说非常有利。传统的中央空调设备由于不是连续性的满负荷运转,这对于空调制冷资源来说会存在一定的浪费[3]。冰蓄冷模式的空调设备中,制冷机组的运行状态非常稳定,避免了运行波动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冰蓄冷空调设备 长期处于这种运行状态下,对于延长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也有着重要作用。

2 综合体建筑冰蓄冷模式发展途径

2.1 优化冰蓄冷模式的蓄冷介质

冰蓄冷模式的运行基础是蓄冷介质,在对综合体建筑的冰蓄冷模式进行发展时,需要从蓄冷介质层面进行优化。目前的冰蓄冷机组中主要使用水合物等作为制冷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快速散热并接近冰状,但这种介质的冰转化稳定性还有待加强[4]。在冰蓄冷模式的优化过程中,应当对原有的介质性能进行加强,进一步提高冰蓄冷制冷效果。

2.2 完善冰蓄冷模式的蓄冷设备

冰蓄冷模式中需要依托于蓄冷设备来完成工作任务,蓄冷设备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蓄冷设备一般根据工艺特点,可以分层不同的材质以及形态。制冷设备与制冷介质共同发挥冰蓄冷作用,对于制冷设备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区别于传统金属和塑料材质的新型工艺,即相变材料的材质,这种材质有助于提高冰蓄冷设备换热性能,进而能够提高冰蓄冷模式的整体功能。

2.3 升级冰蓄冷模式的蓄冷系统

冰蓄冷系统作为一个集成的体系,需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功能。冰蓄冷模式的系统,对于制冷机组等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在传统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中,主要是利用低温送风来实现制冷目标。在升级冰蓄冷系统时,需要从制冷系统容量方面入手,通过增加冰槽结构来增加冰蓄冷系统的温差,这样可以减少对冷水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制冷能耗。

结束语:

综合体建筑中的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冰蓄冷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好的适用性。冰蓄冷模式的空调制冷方面,可以通过错开用电高峰进行冰制作和冰储存。冰蓄冷对于解决综合体建筑电力能源节约问题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

参考文献

[1]贾珍,申肖肖.综合体建筑冰蓄冷模式适用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6):102-103.

[2]吴虹,黄山.部分负荷蓄冷方式下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选型[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论文集.2017:404-407.

[3]邓琬子.某商业综合体冷热源系统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32-133. DOI:10.3969/j.issn.2095-2066.2017.12.087.

[4]陳非.三亚某商业酒店综合体的冷热源对比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1708,1715.

猜你喜欢
电力能源
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创新与应用
浅谈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研究
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深度调峰分析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
供电企业岗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电力新能源的发展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适用性研究
电力工程建设领域法律风险及对策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