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保护修缮方法探索

2020-08-31 21:37胡馨丹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胡馨丹

摘 要: 民国建筑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对其加以保护与修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见证了历史事实,还是城市发展的特色部分,与其他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相比,民国时期的建筑规模较大,且风格类型多样,具有更为重要的保护价值。修缮是保护民国建筑的最常用手段之一,本文便以南京的民国建筑为例,探讨相应的修缮方法。

关键词: 南京建筑;民国建筑;建筑适应性;保护修缮

【中图分类号】 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078-01

1 民国建筑修缮的准备工作

具体进行修缮操作之前,应首先对民国建筑类型以及状态进行全面的勘察与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

(1)主要勘察方法为,收集大量的建筑资料,了解该建筑的维修历史以及建筑内部的结构细节。

(2)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对建筑构件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主要是对房屋主体构件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测,并且查验相应的设备使用情况;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并且对各类结构构件进行物理学分析,研究其力学属性;查看建筑結构有无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现象;查看屋面有无渗漏情况。最终给出详细的评估报告。

2 民国建筑的适应性保护修缮方法

从早期的工作经验来看,民国建筑的修缮作业相对复杂,从建筑构造方面可以将其分为结构修缮与建筑修缮两大类。其中的结构修缮是目前民国建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对其加以修缮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而建筑修缮则是对除结构以外的各部分的修缮操作,可以使建筑结构保持良好的功能性。

2.1 结构修缮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可知,南京民国建筑中的结构以木结构,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其中,木结构的使用年限在40年左右,砖混结构的使用年限在50年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在70年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结构材料性能降低。尤其是部分民国建筑的使用寿命已经超出80年,其主体结构性能已经很难承载建筑结构的压力。为此,对其进行修缮极为重要。

2.1.1 木结构修缮方法

在针对民国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时,需根据木结构的损坏状况选择对应的修缮方案。对于破损严重没有修复价值的木构件可以换成新的结构构件。而对于破损率较小的构件则可以采取嵌补法、化学加固法和纤维复合加固法等对其进行修缮。其中的嵌补法主要是借助木条和胶黏剂对结构出现的缝隙进行粘接,并且采用金属构件和螺栓加固的方式增强结构的荷载能力;化学加固法指的是,借助化学药剂将已经被腐蚀的木结构加以修复,使其保持稳定的性质,常用的化学药剂为环氧树脂,将其直接注入破损位置即可。而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法则是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木质结构的拉应力区域,借助碳纤维布来抵消部分拉应力,增强木结构的抗拉性能。相对来说,耐久性较好,且具备自重轻的优势。

2.1.2 砌体结构的修缮方法

由于新的建筑标准中对建筑结构的砌体结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部分民国建筑的砌体结构均与新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修缮方法,提升民国建筑结构的砌体结构性能。常用方法为低压注浆法,采用该种方法可实现对墙体裂缝问题的有效修复;植筋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在墙体内部增加钢筋来增强墙体结构稳固性;对于厚度较小的墙体结构可以通过砌筑新墙体的方式。在方案选择时应根据砌体结构的现状,并且考虑到建筑美观性的因素。

2.1.3 混凝土结构修缮方法

由于早期建筑中所使用的钢材及混凝土性能偏低,在投入使用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威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因此在国民建筑修缮中,混凝土结构修缮属于常见内容。主要修缮方法为植筋法,增大截面法和碳纤维布粘接法。

2.2 建筑修缮方法

2.2.1 屋面修缮方法

民国时期的建筑屋面形式存在一定的特性,在针对屋面结构进行修缮时,应尽量选择一致的材料和样式,保障对屋面结构特性的有效修缮。常见的屋面形式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种,其中对于平屋面的修缮可以视屋面勘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通常需要重新修缮防水层以及保温层。对于坡面面来说,因其风格形态较为特殊,可根据瓦件的破损状况选择对应的屋面修缮方案,常用手段为选择与屋面构件相一致的材料替换构件即可。具体见图1:

2.2.2 门窗修缮方法

民国建筑的门窗形式具备一定的历史风格,由于门窗以木质材料为主,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常见风化、松动和开裂等问题。通常需要按照建筑原本的门窗样式进行修缮,对于破损严重的门窗结构,可以直接选用同类型的门窗结构替换。

2.2.3 地面修缮方法

民国建筑的地面以木地板为主,主要修缮方法为将木地板撬开,检查木地板的结构状况,视木地板的结构现状选择对应的修缮方法。对于结构良好的木地板,可以做防腐,防潮处理后,重新涂抹油漆。而对于损坏严重的木地板,则需进行更换。对于部分采用地砖的民国建筑,如出现破损严重的现象,则需要从市面上找出整体颜色和纹路大致相同的地砖替换安装。

结束语:

由于大部分民国建筑距今已有80年左右的历史,其建筑结构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极易出现结构破损的现象,如不能进行及时修复,很可能造成结构坍塌的问题。作为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国建筑的勘察与评估力度,及时掌握民国建筑结构的使用状况,并且采取合理的修缮措施对其加以保护,以免出现大范围损坏的现象,增加结构修缮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张四维,王雪寅.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法初探[J]. 建筑与文化,2015,000(004):123-125.

[2]吴锦绣,董卫,李永辉,et al. 保护再利用视角下南京民国建筑性能调研与提升方法研究[J]. 南方建筑,2012(0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