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020-08-31 13:36王利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王利

摘 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在生产、施工以及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材料配比不合理、温度差异以及混凝土自缩性等问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单位缺少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会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整體效果。因此,在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建筑部门应该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认识,按照明确性的施工依据,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以及施工技术的完善等,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128-01

引言

混凝土在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之中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因为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当代的建筑工程之中,基本上都会有它的存在。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土木工程而言也会产生非常直观的影响。可以从中看出,要想保证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相关质量,就必须确保混凝土有非常高的质量。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期间,所使用的混凝土数量众多,其配制成本较低,且不受场地局限,而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应用也与此有关。具体而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主要有: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等几个方面。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抗载荷能力,其强度能够充分满足土木工程建设使用需求,且可以保证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不因外力出现内部结构破坏问题。混凝土结构相较于钢结构、木结构的结构类型,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地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在混凝土中合理增添材料,由于裂缝的产生与传统材料的使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新型材料,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还有一些金属纤维等增强型材料。第二,加入一定数量的添加剂,要控制好加入的量,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直接控制整个混凝土的自缩值,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第三,合理运用一些科学的计算手段,对整个混凝土建设工程进行相关计算,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辅助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人员的相关工作。第四,在整个施工开展前期,应该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实验与研究分析,选择最佳的原材料配比,以此保证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2.2 钢筋模板技术要点

混凝土结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钢筋模板作业的影响。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重钢筋模板的技术要点。在进行钢筋模板作业前,需要检查钢筋模板的质量、洁净程度,以保证钢筋模板的表面负荷混凝土结构成型的需求。同时,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测。

2.3 混凝土运输技术要点

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与泵送技术的应用同样是决定整体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此施工过程中不仅应考虑泵送技术的应用时间与材料的和运输距离,还应将其与施工环境以及多种影响材料应用效果的情况相结合,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对其配合比强度进行合理调整,为提高结构刚度与应用合理性做好铺垫。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其运输环节同样会影响施工质量,无论是路程还是方式都应作为技术人员提前考虑的主要内容。在做好此项工作时还应从以下角度展开工作:在确定运输工作内容后,根据路程的具体情况整理混凝土运输距离以及时间等数据,制定完善的混凝土运输方案。并以方案为基础进行模拟实验,确定最短的运输距离,以避免对材料本身产生较大影响。混凝土运输应以避免材料频繁转移为基本原则,并在混凝土材料到达现场后保证与现场管理人员联系的及时性。只有做好以上几项工作才能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的现场科学合理应用,为保证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细化混凝土浇筑程序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建筑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应该认识到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细化以下浇筑工序:第一,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工程标准,确定混凝土教育结构,并保证浇筑工序的规范性,避免浇筑遗漏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反复抹压的方法,并在施工完成之后利用保鲜膜进行保护,以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工程产业的运行及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三,结合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混凝土浇筑程序确定中,应该定期进行洒水,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而造成的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第四,对于专业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专业施工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充分满足建筑行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需求。

2.5 混凝土的养护

当混凝土配制期间,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若处理不好,这部分热量会在混凝土结构当中进行聚集,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温度应力。在具体的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可以选择减水剂,将混凝土内部热量释放出来,在浇筑过程中,为降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要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时进行混凝土施工,若不得不在特殊天气环境下开展工作,要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洒水降温,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及时开展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提升。具体是要借助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防止内部应力造成的开裂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蓄水池的形式来保持混凝土温度,或借助暖棚,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温度,确保混凝土结构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固结完成后,再开展下一步工程建设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以及工程施工的特点,细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施工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材料配比、裂缝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控制等,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工序的稳步进行,为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雪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2428.

[2]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135-136.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开发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