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测量技术应用的探究

2020-08-31 13:40于德刚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勘察设计测量技术技术应用

于德刚

摘 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优化提供极大的助力,而新型技术应用能够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勘察设计的效果,该文首先就当前电力工程勘察工作推进中常用的新型技術进行了分析,而后探讨了在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测量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190-01

引言

很多电力线路工程路径一般都远离居民聚居区域,往往沿着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地区布设,尽可能减少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因为征迁引起的工程造价、时间成本的巨幅上升。这就造成了工程地形条件复杂,勘测设计难度大等现实困境。如果采用以往输电线路勘测作业方式,需要大面积砍伐路径通道,既不环保高效,也不符合政府关于“青山挂白”整治的要求。同时,由于非航测的作业方式,路径方案需要在获得现场测量数据之后才能确定,造成现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定下的路径方案缺乏全局观和整体性,往往会随着线路往前推进,新出现的种种障碍因素对前面已选定的方案造成颠覆性的影响,最终造成重复工作量巨大、效率难以提升、工期滞后。所以采用航测手段辅助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设计已是大势所趋。

1 电力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背景

电力工程测量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学科,它在工程规划、施工控制、运营管理以及勘察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电力工程在测量中存在许多问题,这对电力工程的质量及建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新的测量技术应运而生。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电力工程测量技术的新依据,各种科学技术的创新及改革推动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因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测量已经成为电力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工程测量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除了电力工程,它还能对地形进行测量,而这亦能促进电力工程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数据的精准度,必须选择与其最相符的方法进行测量,使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避免问题的产生,能够减少工程中不合理的损耗。

2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测量技术应用

2.1 探地雷达法

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具有高频电磁波的雷达对所探测区域进行深度扫描,探测地下物质相关信息。应用此方法时不仅要对地下待测物质进行扫描同时还要探测其周边物质,以此确定物质之间存在的电磁差异。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是,目标实体发出波段脉冲波被检物接受后反射一定的波段,由探地雷自动收集并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具体被检物质的数据,通过分析整合,获得检测的详细情况。在应用此方法时,其形成的雷达图通过脉冲反射波进行展示,以黑白色或灰阶方式表示波形的正负峰值。电磁波传递路径、电磁场强弱情况、存在波形等在传播介质发生电性质几何形态变化时而对应做出改变。由此可知,根据雷达图的波程走时、波频振幅可对地下管线的位置进行探测。

2.2 在电力勘察运用多种勘察试验与技术模式

在电力工程的勘察设计中,主要应用静载荷试验、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多功能静力触探头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但有效提高了地质勘察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提高了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地质勘察手段不能准确获取相应的地质与设计参数问题,在现阶段的地质勘察中加强了实地勘察与实验室检测中的新技术应用,有利于设计人员准确获取设计参数,而且可以科学判定岩层的性质、变形特征、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以及桩基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进而科学进行电力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

2.3 非开挖技术

将特征点全部埋在地下是地下电缆的主要特点,想要将地下电缆的特征点数据反馈到地面上则需采用物探的方法,并且查清地下管线的深度、位置及走向等其他数据,对其特征点制作专业管线图或综合管线图。非开挖技术主要包括探地雷达法、磁梯度测量法、人工地震波探测法及陀螺检测仪。①探地雷达法指的是通过装有雷达的高频电磁波对探查区域的地下物质进行扫描探测的方法,不仅要扫描需检测的物体外,还要对其周围的物质扫描,进而发现物质间电磁存在的区别。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一段脉冲波发送至被检测的物体上,通过折射回来的波段确定被检测物质的具体情况,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获得被检物的详细信息。②磁梯度测量法主要是探测被检物的相对物体获得磁梯度数据,再对被检物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能够对管道形态和深度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是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测量方法。非开挖技术可以在地下管线附近产生强大的磁场,磁梯度探测的原理是,在探测时其磁力探测头会通过狭窄的空间进入探测区域然后进行数据采集,为工程的实施带来了方便和快捷。③地震波人工探测法可以从事地上和地下两种检测方法,在地上检测时工作人员通过设备创造出类似地震波的信号,信号在各物质间抗阻抗值的不同,形成一个波动性薄面,当具有弹性的抗组值及震动速度达到临界点时,就能够得到测量结果。在地下检测时,通过不同物质产生不同的波段进而折射产生震动博远,将反馈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物质情况。④陀螺检测仪是测量角偏差及敏感角速率的传感器,其种类主要包括光纤陀螺、机械陀螺及激光陀螺等,目前在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光纤陀螺。光纤陀螺在光学赛格奈克效应的基础上对角速度进行测量和传感的器械。机械陀螺和激光陀螺因高速度旋转质量或材质构造等因素,导致自身动态性能降低,而光纤陀螺能完全克服机械陀螺及激光陀螺的缺陷,广泛应用在飞机、车船、卫星及导弹的定位或导航。

结语

对于电缆工程来说,测量技术作为电缆工程的基础,它对施工全过程、成本、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发展,电力工程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希望本文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力工程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李鹏,刘健.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和测寻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0):61-62.

[2]朱超,任艳霞.电力电缆故障暂态信息测量技术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7,33(1):51-52.

[3]孙泰龙.敷设电力电缆长度复测[J].农村电气化,2016(8):13-14.

猜你喜欢
勘察设计测量技术技术应用
勘察设计企业保密工作精细化管理措施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公路测量中基于CORS的高精度GPS测量技术探讨
GPS高程测量技术航道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思考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