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在油气田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31 14:03彭益明刘鑫曾伟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油气田

彭益明 刘鑫 曾伟

摘 要:油气田的井下作业施工涉及到固井施工、压裂作业、试油气作业、油气井的大修作业以及各种特殊的作业施工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结合油水井的实际的运行状况来进行大修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合理的实施HSE管理体系,加强对井下作业施工的监督和管理,能有效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特性,保证达到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标准,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井下作业实际的施工效率,有效的避免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为油田节约大量的作业成本,满足油气田高效生产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井下作业施工过程;HSE管理;油气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272-01

1 HSE管理体系概述

HSE管理体系属于国际石油天然气企业的行业管理体系,将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联系起来,形成安全稳定的生产运行环境,针对井下作业施工的特点,实施HSE管理,达到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的标准。HSE管理体系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措施,避免发生各级各类的安全生产事故,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的一项管理措施。体系完全实现了全员参与的氛围,领导承诺制度,并结合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井下作业施工企业竞争力,促进井下作业企业安全平稳地运行,更好地完成油气田的修井施工作业,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2 井下作业施工实施HSE管理的必要性

井下作业是对油气井的维修作业技术措施、油气井的增产增注技术措施的结合。通过对井下管柱的起下作业,及时修复油气井的故障,恢复油气井的正常运行状态,不断提高油气田的生产效率。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固井施工,通过固井管柱的设计和安装,严格执行固井施工工序,通过水泥浆体系的优化,使其在套管和井壁之间形成稳固的水泥环,保护套管,延长井简的服役年限,达到固并施工的质量标准。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优选最佳的压裂液体系,使井下的油层部位形成新的裂缝,依靠支撑剂的支撑,保持裂缝不 闭合,达到压裂的施工效果,达到增产增注的技术要求。对压裂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才能降低压裂施工的成本,提高压裂施工的效率。

3 井下作业实施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3.1 通过建立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业务环节工作内容与职责,加强了过程控制,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各项工作的运行质量。

通过编制 《工序质量责任跟踪卡》、《作业完井质量跟踪卡》,对每一道施工序进行严格细化管理,做到了 每一道工序都有责任人进行质量验证,确保了每一道工序的正确无 误,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返工和返修,作业综合返修率比实施HSE管理体系前有了明显降低。

3.2 通过建立与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减少了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提高了职工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树立了队伍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信誉和知名度。

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每一口井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整治,为每一个施工现场部配置了垃圾箱,分为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箱,对施工现场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现象,使生产、生活现场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规范了固体废弃物和作业废液的处理。对有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识别,编制环境影响评价计划,成立了专业的环境 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小组,编制了环境因素清单及重要环境素清单,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因素下发到各施工单位进行控制。使环境管理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3.3 推行HSE管理体系,使职工提高了安全与健康意识,同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 了安全施工与健康危害发生概率

针对施工作业安全隐患多,施工风险大的特点,编制了 危险源辨识计划,成立了风险隐患、危险源辨识小组,对施工过程可能带来安全施工的危险源点一一进行辨识,并编制了危險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为了更好的对施工风险隐患进行控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作业方法,编制了《井下作业施工作业风险控制措施》、《井喷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和《伤害应急预案》等对可能造成重大伤害的事件进行应急控制,并强化了监督检查力度,对发观的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隐患的发生。

4 井下作业推行HSE管理的优化措施

4.1 进一步健全优化井下作业施工企业的HSE管理制度

制定符合油田井下作业施工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提高井下作业施工人员队伍的素质,使其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各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应对安全隐患问题,确定安全隐患排查的周期,对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动 态管理,及时解决安全风险问题,防止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4.2 进一步加强井下作业施工过程的体系监督管理

为了达到预期的HSE管理的目标,在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甲乙方设置专门的安全体系监督检查人员,实时深入到井下作业施工的现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督促岗位员工立即进行整改并进行现场考核,防止由于安全隐患的存在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的损失。

4.3 进一步推行HSE管理 “三化”

在井下作业现场将HSE管理体现出“三化”,所谓“三化”即制度化、标准化及网络化,通过“三化”反映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的工作质量、档次及效率的高低。换言之,“三化”管理思想有助于改进和提高HSE管理水平,丰富HSE管理内涵。

5结束语

通过对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HSE管理措施的研究,在井下作业的固井施工、压裂技术、试油试气技术以及大修作业等事故过程中,均采用HSE管理的模式,不断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环保性能,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效率,尽快恢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状态,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平平.井下作业HSE管理体系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12 (6):240—241.

[2]陈丽梅,方建新.油田井下作业QHSE管理创新做法初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8,19(2):105-108.

猜你喜欢
油气田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涠洲油气田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智能油气田生产管理系统
南海西部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新进展与思考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海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专家 张金庆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境外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HSE监管实践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