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2020-08-31 23:47廖栋诚杨震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水工灾害裂缝

廖栋诚 杨震

摘 要:在现代化建设于发展过程当中,地质灾害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要依照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下面以水工环角度,对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描述,并对其如何有效治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287-01

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危害性较大,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必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给予充分重视。在地质灾害管理工作当中,水工环地质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地质灾害管理工作实际应当重视水工环地质应用,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水平,减少损失。

1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1)地震灾难。地震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这种地质灾害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导致,突发性和破坏性使其具有的典型特征,对灾区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地震灾害很难预测,虽然当前地质勘探技术水平日渐提升,勘探技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精准的预测地震灾害还困难重重。

(2)塌陷、山体滑坡与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于改变当地地质结构,引发的地质灾害,保质土壤变得松散,而引发坍塌,加重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由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注重资源保护,导致这些灾害时有发生。

(3)地面坍塌。这种灾害造成破坏性也十分突出,而且这种灾害的发生和人类工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地质结构造成很大扰动,引发土壤坍塌,对于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没有有效及时的恢复与治理,使土壤结构稳定性被打破,引发此类灾害。

(4)地裂缝。裂缝灾害主要在一些断层发育区域较为多见,裂缝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破坏性也非常的巨大,而且地裂缝的发生和地下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长长一些地区过度的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原有的地层结构被打破,引发地裂缝问题发生。

2 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的主要策略

(1)在管理地震灾害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地震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破坏性十分突出,同时,地震灾害发生时还会引发火灾洪灾等次生灾害,影响自然平衡。在管理地质灾害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必须要对上述地质灾害具有的特点充分了解。及时掌握地震灾害迹象包括宏观和微观信号,更好的指导地震灾害防治。如可以参考动物异常反应,加强水工环监测,还可以通过磁场和重力变化等全面研究,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地震灾害,以便做出准确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治理,控制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2)治理塌陷,滑坡,泥石流灾害。这些灾害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比较常见,尤其是山区地带更为多发,造成的危害性十分巨大。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灾害必须要将预防工作充分做好,控制和减少发生几率,在自然资源开采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以免人为工程对地质构造造成不利影响,打破原有的地质构造稳定性,造成灾害的发生。森林树木砍伐过程当中必须要有计划的进行。在灾害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必须要对土壤坍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和相应的预警监测同步进行,这样能够针对区域具体实际构建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同时在这些灾害高发区域提高监测设备应用率,提高监测水平,及时掌握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通过详实的数据,针对性地构建应急预案,来科学应对各类地质灾害问题,减少这些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损失。

(3)土体塌方处理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在治理塌陷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水工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详细了解与掌握,及时有效的控制土壤塌陷,这样才能将及预见性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土壤塌陷灾害主要多发于岩溶地区,必须要对水工环地质勘探给予充分重视,对该区的地质变化特征有一个更加充分详细的了解,掌握土壤塌陷灾害可能发生的概率,发挥水工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优势,针对性的,全面的开展调查以及测量工作,了解和掌握地質构造特点,对灾害作出准确,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治理地面塌陷灾害问题。

(4)在处理土体裂缝过程当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地裂缝问题的发生和区域地质结构断裂问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也是造成地裂缝问题常发生于地质结构断裂区的主要因素,为了控制和减少地裂缝问题的发生,应当对其影响因素以及诱发机制展开全面的监测与控制工作。特别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控制地下水,保证地下水合理开采,不仅满足人们用水需求,同时,还应当有效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缺乏足够重视,对水资源过度的进行开采,造成一地裂缝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地质勘查技术,对地下水的变化及其规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下水资源现状,并准确预测预报土壤裂缝问题,控制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5)提高周围水文环境工作。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危险性评估工作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项工作开展程当中,必须要深入的研究水文环境问题,以便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水文环境,全面详细的评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科学划分地质灾害等级,以便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

(6)加大先进技术应用

在市场金济体制完善发展的背景下,水利工业地质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评估和发展。首先,通过使用 GPS 技术,可以在观察基站设置 GPS接收器,观察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传输。最后,根据相对 GPS 位置原理,可以获得基准站站 84 的坐标系的基线向量,并通过计算返回相应的精度和三维坐标。其次,PTK 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计算用户天文台的 GPS 采集数据来实现整周的模糊性。使用 GPS 相对定位原理获得用户站的精度和三维坐标,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观察任务的范围和时间,并显著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芳.城市建设中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理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8(04):174-176.

[2]郭栋珂.遥感测量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应用 与创新[J].世界有色金属,2018(06):175.

[3]宋宝军.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194-195.

猜你喜欢
水工灾害裂缝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的裂缝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