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02 12:39贾书伟
现代计算机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分配题型听力

贾书伟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郑州450046)

0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认可度高,是用人单位评价应聘者英语听说读写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也备受大学生的关注。而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大部分学生,通关率却很低,进而影响了毕业前夕的求职,其自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通过对学生的多次访谈,发现听力题型得分率低是其通关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早在2006 年,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将听力部分从20%提升至35%,加大了听力部分的比重,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口能力、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运用水平。自2016 年起,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听力部分的测试内容再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新增加了新闻听力和讲座听力部分,取消了之前的复合式听写和短对话,在测试内容上更接近国外的考试标准,如托福、雅思等,进而引导大学生多关注英语学习的实际交际能力。

在此背景下,大学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进。例如部分学者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低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模式,采用“视听”双通道输入模式,试图提高学生的精听、泛听能力[1]。另有部分研究者针对新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内容,提出了一些教学改进策略(如翻转课堂模式),以此来改善学生的听力水平[2]。郑淑芳则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了新闻听力题型的特点,并制定了一些应对策略[3]。

然而,多数研究者忽略了学生在课下备考中的实际学习状况。例如理工科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平均花在听力部分的时间却很少,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备考时也十分关注听力部分的训练,甚至有些学生将“得听力者得天下……”之类的豪言壮语作为座右铭,但却未能持久地坚持,最终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非听力题型的准备中,忽略、甚至后期会放弃听力部分的学习,该现象让人十分不解?对此,本文利用计算机仿真思想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中长期的动态仿真来探索这种“富者愈富”现象产生的根源,并剖析了该效应所引发的“知觉适应”效应。最后,制定相关政策建议。

1 系统动力学建模

该部分首先利用因果回路分析,找出产生非听力题型偏向的原因,其次,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对该模型中关键变量的结构行为模式进行测试和检验。

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系统动力学的英文简称SD,是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仿真技术与系统论的有机结合,研究系统结构内部的不同行为模式及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通过对不同策略下系统的行为模式的动态仿真,以此来探寻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系统问题的相对满意的方案。该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5]、环境管理(如“雾霾”污染治理)[6]、建筑废弃物管理[7]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应用研究为本文SD 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2 因果回来分析

针对理工科学生非听力题型偏向的问题,本研究以听力题型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为核心,因果回路图如图1 所示。

图1 因果关系图

Loop 1 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在起初分配时间资源时,因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略占优势,使得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升高,于是分到较多的学习时间,较稳定的学习时间又使得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更好。因此,在该回路的作用下,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将会越来越好。相反,听力题型学习时间的减少,将导致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下降,进而在第二次分配时间资源时再次处于劣势,被分到更少的资源,长期将会产生“恶性循环”(Loop 2 为反方向的正反馈回路),最终使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越来越差。

1.3 模型构建

根据图1,结合富者愈富[8]原理容易构建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2 所示。假设距离下次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6 个月,每个月实际学习英语时间为20天,即有效备考时间为120 天。设非听力与听力题型学习表现的初始值分别为x和y,起初二者表现程度之和为100,并假设x≥y,来探索在该假设情况下,听力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模型运行参数:INITIAL TIME=0,FINAL TIME=120,TIME STEP=1,单位:天。

图2 系统动力学模型

图3 现实性测试和极端条件测试

主要参数和方程如下:

(1)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DELAY3I(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1.2,时间延迟1,x)

(2)时间延迟1=5,单位:天

(3)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DELAY3I(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1.2,时间延迟2,y)

(4)时间延迟2=5,单位:天

(5)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学习总时间*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单位:天

(6)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学习总时间*(1-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单位:天

(7)学习总时间=120,单位:天

其中:x≥y且x+y=100。

2 模型测试

系统动力学模型需要进行结构行为等方面的测试,才能保证模型的合理性。因此,本部分以极端条件测试、现实性测试以及敏感性测试为例,对模型进行测试和检验。

2.1 现实性测试和极端条件测试

一方面,图3 的曲线1 至曲线4 说明,随着初始值x的不断增大,起初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较好,因此,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该结果与现实情况一致。

另一方面,当x=y=50 时,曲线1 呈直线型发展趋势,即听力题型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初始值分配相等,呈均衡发展时,二者随后所分配的学习时间也一致。当x=99 这一极端值时,曲线4 的值趋于1,该结果也满足实际情况。

综上,该模型满足现实性测试和极端条件测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图4 敏感性测试

(x,y)分别取(51, 49),(52, 48),(53, 47),…,(65,35),即(x,y)以步长为1 进行敏感性测试

2.2 敏感性测试

图4 左半部分为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右半部分为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随着(x,y)的不断变化,曲线的变化也略有不同,但其大致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图5 不同方案下主要变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3 动态仿真分析

3.1 不同方案对主要变量的影响

图5(a)和图5(e)相比,随着x的不断增加,非听力题型起初表现较好,因此在刚开始的时间分配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如图5(c)所示),进而强化了非听力题型部分的学习,使其表现越来越好,从而在第二次分配时间资源时又再次占据优势(如图5(g)所示),从而优化了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见图5(e))。特别的,图5(a)和图5(e)相比,随着起初分配时间的增大,其最终的表现也占据一定的优势。

相反,图5(b)、5(d)、5(f)和5(h)表明,因听力题型在起初分配时间资源上的劣势,限制了其随后的表现(见图5(b)和5(f)),使得在第二次分配资源时再次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产生了“恶性循环”,直到仿真末期,分配的时间资源趋于零,导致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也逐渐趋于零。

另外,图5(e)还能观察到仿真后期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进而产生了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抑制了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的增长,与此同时,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在仿真末期逐渐趋于零(见图5(f))。因此,起初分配时间的略微差异,导致几个月后,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几乎为零,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的增长也受到增长极限的影响,最终二者的综合表现走入了“窘境”。

综上,资源在起初分配时的略微不均会导致最终的“巨大差距”,使听力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陷入“两极分化”的状态,进而影响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3.2 “富者愈富”效应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6(a)可知,曲线1 与曲线2 相比,变化幅度更大,并使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更早达到峰值(第88 天左右)。同时,图6(b)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大约在第88 天之后,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逐渐陷入“零极端”——后期的放弃状态。

图6 不同方案对时间资源分配的作用效果分析

图7 表明:大约在第90 天之后,听力题型与非听力题型的表现差距逐步达到“最大化”(左图),而右图在仿真末期的差距仍在扩大,并未达到最大化。以上仿真结果表明:资源在最初分配时差别越大,就越能加速二者“两极分化”的进程,进而产生“富者愈富”效应,愈发加剧了最终的恶性循环。

图7 不同方案对听力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表现的影响

表1 不同方案对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在区间[80,90]之间首次超过0.99,在第90-120 天当中,变化十分微弱;由表2 可知: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在区间[80,90]之间首次低于1 天,在随后的30 天当中,逐渐趋于零,且变化幅度也不明显,对该区间的详细仿真结果见表3。

表2 不同方案对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的影响(单位:天)

表3 “富者愈富”效应中蕴藏的“知觉适应”效应

由表格3 数据易知:分给非听力题型的时间所占比例在第87 天达到0.9905(几乎达到最大化),分给听力题型的时间在第88 天降至0.97 天(几乎降至最小化),并且二者在随后30 多天的变化甚微,呈现出“知觉适应”效应。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备考中出现的问题,以听力题型和非听力题型分配时间上的差异,利用“富者愈富”原理分析了部分学生通关失败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

(1)时间资源在起初分配时倾向的略微不均会导致最终结果的显著差异,进而使听力题型和非听力题型的学习陷入“两极分化”的状态。

(2)资源在最初分配的差异越大,就越能加速二者“两极分化”的进程,进而延长“富者愈富”效应的持续时间。

(3)富者愈富程度达到“相对最大化”之后,又逐渐衍生了“知觉适应”效应,从而弱化了备考的效率。

为此,针对结论(1)中“两极分化”的窘境,建议在最初分配资源时,应该更关注中长期的均衡发展。针对结论(2)中两极分化进程的加速问题,建议,尽量削弱二者使用有限时间资源的竞争关系,从而缩小时间资源在起初分配时的差异,延迟听力题型与非听力题型的表现差距达到“最大化”的时间,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全面发展。针对结论(3)中的“知觉适应”效应,建议调节学习兴趣,认真分析“瓶颈”因素,并重新完善中后期的合理规划。

猜你喜欢
分配题型听力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