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心尖部起搏升级为His束起搏改善心功能一例

2020-09-02 07:09黄亚华姜东炬
关键词:右室心尖双下肢

黄亚华 姜东炬

图1 右室起搏前心电图

图2 右室起搏后心电图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6 年,加重2 天”于2019年6月12日入院。2003年始,于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气短,无胸痛、头晕及黑矇,曾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明显心动过缓,未予诊治。此后患者活动耐量逐渐减低,1年前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30余年,平均20支/日,已戒烟15年,否认饮酒史。2018年5月3日患者曾在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搏节律(图1),24 h总心搏数为42 485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房内径52 mm,左室舒张末内径57 mm,左室射血(LVEF)0.50,化验检查N 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9 300 ng/dl,考虑为心动过缓心肌病并行右室心尖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图2),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规律服用厄贝沙坦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3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再发胸闷、气短,入院前2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夜间睡眠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入院查体:血压150/70 mm Hg。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率60次/分,律齐,心前区可闻及3/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心室起搏节律(QRS 波时限186 ms),频率60 次/分。超声心动图示左房59 mm、左心室收舒张末内径79 mm,LVEF 0.40。化验检查NT-proBNP 3 200.00 ng/L,测外周静脉压27 cm H2O。拟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患者拒绝。初步诊断:①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VVI型);②心动过缓性心肌病,NYHA IV 级;③冠心病待除外。患者右室心尖部起搏后1 年,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加重,左室进一步扩大,LVEF值明显降低,考虑与右室心尖部起搏造成心室收缩不同步有关,故决定将右室心尖部起搏升级为His束起搏(HBP)以恢复双室同步化收缩。采用Seldinger法行左腋静脉穿刺术,沿输送鞘(C315,Medtronic,Inc.)将Select Secure 3830电极(Medtronic,Inc.)头端送入His束区域,腔内心电图记录到His波后随即起搏,见起搏图形与自身交界区逸搏图形完全相同(图3),此时QRS波时限为100 ms,测试起搏参数:起搏阈值0.8 V,起搏阻抗750Ω,感知幅度>22 m V,将电极旋入His束后重新测试各参数均无变化,将His束电极与原右室电极分别与双腔起搏器心房、心室接口相连,右室电极作备用电极。术后将厄贝沙坦改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 mg,每天2次,口服,术后3 d恢复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术后次日自觉症状即明显改善。术后40天时随访结果:患者无胸闷、气短症状,夜间睡眠可平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HBP,QRS 时限118 ms,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46 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2 mm,LVEF 0.58,化验检查NTproBNP 1368 ng/dl,各项指标均较HBP前明显改善。

图3 His束起搏后心电图

讨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右室一直是最常用的起搏部位。然而长期右室起搏可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造成瓣膜返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实现双室同步化的理想起搏部位、起搏方式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1967年,Scherlag等[2]首次在犬心外膜插入电极进行临时His束起搏,2000 年,Deshmukh等[3]在房室结消融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首次证实了永久性HBP 在人类中的可行性。由于HBP的电激动沿正常心脏传导系统下传,可保持相对正常的心室电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同步性,被认为是更具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Bhatt等[4]探讨了在真实世界中实施HBP可行性和有效性,国内Shan等[5]也报告了LVEF<0.50的慢性起搏患者将先前存在的起搏器升级到HBP的安全性、可行性、成功率和益处。迄今为止,最大的比较永久性HBP与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研究表明,HBP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死亡、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显著降低,这种差异在心室起搏>20%的患者中显著[6]。但HBP 技术要求高,手术和透视时间相对较长,可能存在起搏阈值高,电极不稳定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BP 的广泛开展[7]。

本例患者HBP术后1个月随访各项起搏参数良好:起搏阈值0.75 V,阻抗418Ω。本例患者起搏部位改变所带来的明显临床效果,进一步说明HBP对于保护或改善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性,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猜你喜欢
右室心尖双下肢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对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应用价值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右室功能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超声诊断右室心尖发育不良并室壁瘤形成1例
欢乐过大年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