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2020-09-02 08:38文_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特色体系

文_ 张 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严峻挑战。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决定》)鲜明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指出,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之所以决定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可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同上,第27页)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成熟的制度体系。

二、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作为一个战略任务提出来,将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先后提出336项重点改革任务,经过6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各项改革任务正在着力推进。应该说,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在我国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成就,认真谋划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全面概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优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快速持续增长,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确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中全会《决定》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四中全会《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概括再一次证明,世界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社会制度是用来调整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同,其中会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不顾本国实际,认为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就能解决本国存在的各类矛盾,就能协调本国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必然会以失败告终。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的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就在于这一制度是立足中国实际,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逐渐完善、内生性演化而形成;是在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应对国内外纷繁复杂挑战,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得来的,而不是照抄照搬教科书或他国模式和经验得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法律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一定的制度体系总是服从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服从于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阶层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断充实、调整、发展和完善。

制度建设,就是要把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积累的成熟经验、经过实践证明的、看准的事情上升为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有序、规范,有章可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化制度建设,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如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要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要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等。制度建设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狠抓落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三、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这个制度如何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当今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我国周边局势复杂敏感,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风险挑战越是巨大,我们就越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越要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建立健全各方面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一是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我们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三是发挥我国强大的社会动员优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在推进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社会合力。

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要把加强制度建设与提升治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改善治理方式,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的转化和融合。应该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0—2021年)就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施工图。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谋划,做好改革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对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和风险挑战作前瞻性的研究和谋划,抓住时机,主动作为,正视不足,不断提升应对化解风险的本领;另一方面,要狠抓落实,既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要深入研究各个领域风险挑战的特点,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猜你喜欢
现代化特色体系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