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赢高水平全面小康“收官战”

2020-09-02 07:11蔡丽新
唯实 2020年7期
关键词:淮安防控消费

蔡丽新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经过艰苦奋战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淮安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既保持战“疫”力度不减,又保持发展步伐不停,想方设法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力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战。目前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巩固向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六稳”“六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用电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到账注册外资等先行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定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精心谋划、果断决策、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研究发布疫情防控“淮十条”,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四包一”机制,创新“六个工作法”,细化实施来淮返淮人员健康状况申报制度,社区实行“五化”封闭式管理,全面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扩散态势,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全、社会安定。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常态化精准防控的要求,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

全力稳住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支撑、吸纳群众就业最重要渠道,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经济、稳住就业、稳住民心。我们坚持把保企业主体作为稳产业链、供应链和就业增收的关键环节,搭建“党政亲商会”平台,探索开展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组织市县领导干部采用“四不两直”“家家到”方式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制定出台一揽子惠企政策措施,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3条“抗疫惠企”措施、金融扶企10条政策、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11条措施、帮扶旅游企业10条措施、推动省市政策落实细则等,尤其是全国首推的“惠台企9条”推出不到两周就产生效果,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台湾南宝集团碳纤维项目通过“云签”落户淮安。畅通企业融资帮扶渠道,印发《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纾困帮扶实施方案》,与江苏银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未来三年江苏银行将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1000亿元,精准助力淮安发展。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无论是从淮安当前发展阶段特征看,还是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扩大有效投资始终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我们坚持以稳投资保增长,持续开展招大扶强项目攻坚,创新项目招引方式,前期采用“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推进招商引资,之后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长三角兄弟城市对接企业、洽谈项目,利用食品博览会平台线上签约外资项目10个、总投资7.66亿美元,推动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加快推进在手在建项目落地建设,举行全市县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610亿元的150个项目集中开工,以新增长点的成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3月31日,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淮安举办,淮安集中开工项目41个,在全省各市中最多。2020年全国两会刚刚结束,我们就在北京与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暨中国水工科技馆规划咨询会,第一时间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力提振消费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超越投资和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稳定器”。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对于落实“六稳”“六保”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坚持把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到饭店品尝淮安特色小吃,释放拉动消费的信号。研究制定促进消费实施方案,聚焦汽车、家电、餐饮、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七个方面消费促进行动,出台20项真金白银的消费措施,筹措安排财政资金1.07亿元,其中支持汽车销售补贴、“淮味千年”等商品消费促进资金3800万元,支持养老家政服务资金5290万元等。开展“春暖淮安·消费促进季”系列主题活动,举办“点亮淮安”美食市集、领导直播带货推介淮安特色产品、“淮味千年”线上促销等系列活动,现场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近1.2亿元,力推消费迅速回温。

全力促进群众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群众的饭碗,一头连着企业的发展。无论“六稳”还是“六保”,都把就业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中央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导向。我们坚持把稳岗就业摆在“六稳”“六保”工作首要位置,超前关注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创业需求,重抓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致信全市外出務工人员,真金白银地出台九条促进就业政策措施,支持在淮各类企业吸纳本地群众就业、畅通企业发展与百姓就业“微循环”、提出并推行“以工代赈”等举措,及时兑现企业应急稳岗返还政策,全面启动线上招聘求职,留乡就业“两补助一补贴”政策被学习强国平台推介。在抓好群众就业的同时,积极办好其他民生实事。前不久,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目前初步排出5大类44个方面的问题,并制定问题清单,逐一明确整改时限,特别是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短板,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把“民生底线”兜牢托稳,真正以“民生之暖”保稳定促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两会”部署要求,在坚持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扣“六稳”“六保”工作,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苏北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突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聚力生态文旅水城、现代产业新城“双城同建”,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更大淮安力量。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淮安防控消费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朱俊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游淮安府署